這人釣魚還分公母,母魚入魚護,公魚曬「泥猴」

2020-12-23 河北鄉土

5月24日,位於河北滄縣農村的一條河溝旁,兩位釣友正在溝邊垂釣。按理說,釣魚不算什麼新鮮事,但其中一位釣友處理魚獲卻比較奇葩。

奇葩之處不是釣獲有多少、魚獲有多大,而是該釣友每次釣獲魚兒後,都先拿在手中分辨一下,然後做出不同的處理方法。

起初,包括筆者在內的人不明白,這是分辨啥?經過觀察了解後得知,原來這位釣友在給魚兒分公母。至於魚兒如何分辨公母,這位釣友說:一般肚子大的是母魚,肚子小的是公魚,因為這個季節,一般母魚肚子裡有魚籽才肚子大。

魚獲經過分辨公母后,對於母魚,這位釣友直接放入魚護中;而對於公魚,則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公魚都被扔進這位釣友旁邊的一個泥坑中。筆者注意到,這些被扔進泥坑中的公魚,已經在泥坑中翻滾成泥猴,直至曬死。

而且,這位釣友還介紹,這些公魚不會帶走,「就扔這」。而對於如此處置漁獲,該釣友不以為然,「這些小魚誰要、誰吃?」顯然,「釣大放小」這句釣魚人所遵循的「垂釣真諦」在他這已經失去意義。廣大網友怎麼看待這事?【文/圖|河北鄉土】

相關焦點

  • 觀賞魚怎麼樣區分公母?
    許多養魚、養寵物的人有個通病,就是沒有養它們之前就在想,我要將它們進行繁殖、賣掉了「增值」,好歹也要降低一些玩的成本!包括我也是會有這個想法的。那麼講到這裡,你先要能辨識觀賞魚的性別,免得買的一批魚都是「兄弟連」,我就教你一點通用的技巧。
  • 水庫釣魚卻被魚護坑了,上百條魚就這樣跑了,這算是樂極生悲嗎
    在眾多的魚種中,小編在冬季垂釣時也更偏愛鯽魚一些,鯽魚們在經過一年的生長之後,寒冬時節也是它們最為肥美的時候,因此能在寒冬釣獲一些肥美的鯽魚是一件能讓人感到很滿足的事情。算了一下時間,小編也是有些時日未能外出垂釣了,這次剛好遇到周末休假,自然是要外出垂釣一番。
  • 餘月分享催產方法,母魚順產成常態
    我告訴他可以採用催產的方式,讓到了產期的母魚順利產下魚寶寶。他很疑惑,問我怎麼做?今天就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孔雀魚的幾種催產方法。我把孔雀魚催產方法分為三類:初級、中級和高級,下面我就一一講述。這兩個方法緊密相伴,也可以算作一個,操作簡單,也很有效,是我一直使用的催產方式。這裡的隔離不是用隔離盒在魚缸裡隔離,而是將待產母魚用單獨的容器飼養在角落裡,或者是光線較暗並且相對安靜的地方。隔離的容器全部採用晾好的新水,溫度要和隔離前母魚生活的缸水溫度一致,這樣既可以防止母魚生病,也能給剛出生的小魚仔一個乾淨的場所。
  • 玻璃肚蛇王白子孔雀魚,母魚懷孕可以看見小魚的眼睛
    這篇文章,養魚說要和大家介紹一個比較振奮人心的孔雀魚。關於鱂魚家族孔雀魚系列裡面的,孔雀魚品種。它的名字叫,玻璃肚蛇王白子孔雀魚。為什麼要說這是振奮人心的呢?因為這個品種的孔雀魚是由我們中國人自己改良出來的品種。這個孔雀魚的特點,大家可以仔細看圖片,基本上看不到它的鱗片,所以為什麼叫它玻璃肚就是這個原因。
  • 新手養觀賞魚養不活,養過這簡單好養又好繁殖的魚嗎?附飼養攻略
    然後我們先提前將公魚放入缸內讓他熟悉一下環境,差不多2天後用隔離盒將母魚放進去,讓他們隔著隔離盒「打鬥」。其實不算是打鬥,可能兩方都會展鰭豎鰓,這是本能表現。而公魚會在這段時間一直展現自己的英姿,吸引母魚,並且發情。一般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會看見公魚用泡泡築的泡沫巢。放魚,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