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李白在擔任翰林待詔時,為楊貴妃寫的《清平調》三首中的第一首中最出名的一句。不過,這兩句中有兩個字「裳」和「檻」,我們應該怎麼讀呢?
首先看第一個「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他有兩個讀音:shang和chang。要弄懂這個讀音,我們就要先搞懂兩個不同的讀音各自的含義。
什麼時候要讀chang呢?古人的衣服並非是一體式的,而是分為兩部分:古時上曰衣,下曰裳。《詩經·邶風·綠衣》中有:「綠衣黃裳」的詩句;《毛傳》中也有:「上曰衣,下曰裳。」「裳」也寫作「常」,《說文》:「常,下帬也。」這裡的「帬」是裙的古體字。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種類似裙子一樣的「裳」。所以,衣裳的「裳」在讀chang的時候指的是兩種衣服,上衣和下裳。而讀作shang的時候,衣裳就成了一種意思,也就是衣服。
對於古文,一般都是讀作chang的,因為他們都是指的是下衣。比如屈原《離騷》中的「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這句詩的意思:我要把菱葉裁剪成上衣,我並用荷花把下裳織就。在這句詩中,裳的意思就是下衣,所以要讀作chang。再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裡有一句是「風吹仙袂飄颻舉,猶似霓裳羽衣舞」,這裡的「霓裳羽衣」是一個曲名也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以雲霓為裳,以羽毛作衣;所以這裡我們要讀作chang。
而shang的讀音一般只在「衣裳」這個詞中做「衣服的通稱」時才會出現,而且讀作輕聲。比如白居易《賣炭翁》「賣炭得錢何處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從他的意思: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麼?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裡吃的食物。我們可以看出,這裡的「衣裳」是衣服的總稱,所以讀作shang。
所以,「雲想衣裳花想容」應該讀作:衣裳(chang),而不是衣裳(shang)。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春風拂檻露華濃」中的「檻」,他有兩個讀音jian和kan。根據《說文解字》:「檻,櫳也。從木,監聲。」可以得知,讀jian的時候是欄杆和囚籠的意思。比如唐代王勃《滕王閣序》:「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中的「檻」就是欄杆的意思,所以讀作jian;杜牧的《阿房宮賦》中也有「直欄橫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的句子,這裡也作「欄杆」講,所以也讀作jian。那麼什麼時候會讀作kan呢?當作「門下的橫木」意思時會這麼讀,比如門檻。
在這句詩中,「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意思是「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這裡的「檻」作「欄杆」講,所以讀作jian。
綜上,這句詩應該讀作「雲想衣裳(chang)花想容,春風拂檻(jian)露華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