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和烈酒,你聽故事我飲酒,願我的故事綠水長流,敬你的孤獨擇日而終!
–舍心
從古至今,人們向來在乎六十,古語有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
對於一個人來說六十是耳順之年,是花甲之年,也就是意味著一個人步入了老年階段,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
按照國人的傳統,只要家裡有父母長輩到了60周歲,子女晚輩們都會為其辦一場體面的壽宴,邀請親朋好友來祝壽。一來可以紀念老人的出生日和向老人表達孝心,二來衝衝喜,為老人驅驅晦氣,圖個好彩頭。
但往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並不是人人都會有一顆孝心,願意為自己的父母長輩操辦一場讓外人讚揚的壽宴的!
一位鄉下讀者劉大哥給我發私信傾述,他說他家前一段時間給他老母親辦60歲壽宴,結果不僅沒得到親朋好友的讚許,反而背了一個離經叛道的罵名。
原因呢就是他大哥在壽宴上給客人擺的全是假煙假酒,還被自己的長輩當著面揭穿,落得一家子人抬不起頭來。
具體的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劉大哥傾述: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對一些傳統的文化和觀念從小看的就比較重。尤其是像60歲辦大壽這樣的事。從小到大我就去過很多人的家裡幫忙「祝過壽,蹭過飯」,每次都是高高興興的去,開開心心的回來。因為每次看到祝壽人家裡歡聚一堂的畫面,都會忍不住感嘆這就是世間的真情所在。
所以,很小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以後自己父母老了過60大壽,我也要給他們辦一個風風光光的壽宴。
轉眼過去了這麼多年,前不久看黃曆,得知老媽的60歲生日快到了,心中頓時五味陳雜。一時間有喜也有悲,喜的是自己從小的願望可以得以實現, 悲的是自己的父母已經進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能享受幸福的日子也不多了。
本來我打算自己掏錢給老媽擺酒祝壽的,但被我老婆否定了,因為我家裡是兩兄弟,我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我老婆一向都是那種不願意吃虧的人,她並不反對給我老媽過壽,只是她覺得,既然老媽有兩個兒子,為什麼盡孝就我一個人。
我也明白她說這話的意思,畢竟親兄弟也得明算帳,何況我既然不是獨生子,就沒有必要一個人攬下盡孝的義務。
但我心裡其實是不願意讓我大哥在這件事上插足的,因為他的人品不僅僅是我自家人,連鄉裡鄉親都是看透不說透。
就拿我老爸老媽而言,自從身體不在支持起自身行動起,他們夫妻倆就很少管過他們的生活,平時他們的衣食住行大多數都是我和我老婆在照顧。雖然我和我老婆私底下也有很多怨言。但明面上敬重他是我大哥,一些難聽的話還是沒有跟他挑明了講。
但是沒辦法,其他地方我還能說動我老婆妥協,但在這件事上,她就咬定了要兩家人平攤,我實在是坳不過她,只能去找我大哥商量。
去到我大哥家,剛開始他和大嫂不願意分攤,後面我實在忍不住說了我大哥幾句。說「父母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一生也就只能過這麼一次大的壽宴,別讓外人笑話」。
然後跟他商量了好久,最後答是答應了,不過我大嫂要求,先預算好大體的消費 ,然後把我家出的錢交給他家,他家負責操辦。我當時就不同意他們這個說法,讓他們辦,指不定會弄出什麼么蛾子來。
但他們就死咬著,要他家平坦就只能這樣,要不他家就不管,我也實在是沒辦法,一邊是老婆的固執,一邊是大哥大嫂的不讓步,沒辦法,我也只能無奈的同意了他家的這個要求。
之後,他果然沒有讓我「失望」,本來一場好好的壽宴,硬是被他家兩口子攪黃了!
辦壽宴那天,本來剛開始好好的,親戚朋友們都有說有笑的聊著天喝著茶。到了晚上飯點就出事了,我一個叔吃著吃著的就在飯桌上發起了「牢騷」,拼了命的在飯桌上喊著我的名字讓我過去,我當時沒多想,以為只是他喝高了,就趕忙跑過去問他什麼事。
結果,剛過去我就被他劈頭蓋臉的說了一頓,他說:「小劉啊,做人做事不能不厚道,在座的哪位不是你的親人長輩,你搞這些假貨來辦壽宴,還有沒有公德心」。他就這樣一邊說,一邊拿著桌子上的煙和酒問我。
我當時都被他說蒙了,也不敢吭聲,只是把他手裡的菸酒拿了過來。然後打開煙盒抽了一支,說實話,就拿我這個不常吸菸的人來說,一口下去,也能斷出那就是假煙。當時我就急眼了,又把酒拿出來喝了一口,還是一口就喝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我當時腦子裡一熱,直接在親戚朋友的圍觀下,直呼我大哥的名字,然後讓他過來解釋。他搖搖晃晃的過來,只是一股腦的低著頭不說話,留我一個人在那裡給親戚朋友賠不是。
就這樣,原本打算辦到很晚的壽宴,就因為大哥大嫂鬧的這一出,親人朋友湊合著吃完飯就一個接一個的走了,晚宴也只能被迫草草收場。直到現在我還忘不了我老媽坐在大廳裡那份深邃的表情。
對此,舍心想說,劉大哥是一個正直無私孝順的人,就是他大哥心眼太多了,就為了一己私慾,甘願用自己的名聲做賭注。最後落得臭名昭著,連劉大哥也深受其害,得免費為他的無知買單。
百善孝為先,一個人連做人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有了,談何為人。辦壽宴,雖然不是唯一能體現出子女孝道的一種方式方法,但最起碼也能測出一個人是否真的心存善念。人,別把人間最起碼的東西丟失了!
END~
~ [今日話題,你覺得孝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