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裝修的朋友跟飛墨君說:「裝修真是太燒錢了!!!就一個雙十一,買了些電器,就花了3萬多,已經在考慮帳單分期了,一開始預算10-15萬,現在反正是已經花超了,不花也不行。接下來要一直吃土了...」
很多朋友裝修,都是只能預算定的高,不能花的比它少...對於超預算只能說,裝修一定要先做預算!!!裝修的第一步,先確定自己家裝修的總預算,10萬、20萬、還是30萬。
如果錢特別多,不知道花多少的情況下,飛墨君推薦:
50-80㎡的房子,10萬朝上;90-120㎡的房子,20萬朝上;130-150㎡的房子,30萬朝上。可能有朋友覺得太貴了,但是,裝修就是這麼貴...
然後堅定信念:
我一分錢都不會多花!!!
我一分錢也不會多花!!!
我一分錢也不會多花!!!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確定好自己家的裝修總預算,並不是就做好了預算了,做預算第二步,學會劃分預算!我們在裝修之前,肯定就會考慮好裝修方式的選擇,然後我們再根據裝修方式來劃分預算。
全包大家也都知道,就是設計、硬裝、軟裝,全部交給裝修公司,自己準備好錢,拎包入住就好。很多朋友選擇全包,可能就覺得萬事大吉了,價格都談好了,錢都交了,不用操心了,那還會超預算嗎?
裝修增項,為了讓價格更有競爭力,可能會有一部分不正規的裝修公司,在報價時故意漏掉某些費用,後期再加。全包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裝修質量,價格變不了怎麼辦?那材料買差一點。選擇全包的朋友們,不用自己買材料了,但是一定要學會看裝修公司的報價單。
①一份完整的報價單,應該包含材料費、人工費、管理費、總價。
②對於材料,應清晰備註規格、品牌、型號、單位、單價等,謹防後期以次充好。
③對於人工費,應該清晰明了,特殊工藝另外費用,應該在報價單內說清楚(比如貼六角磚比正常規格的磚貴,貴多少應該註明)。
④管理費總價多少應該標註清楚。
小夥伴如果選擇全包,在下不定決心的情況下,可以多看幾家對比一下。
半包裝修,是現在選擇最多的一種裝修方式,它是:裝修公司負責設計+輔材+施工,業主負責購買主材及家具家電;它的優點是責權分明,易於平衡預算與裝修質量。
對於半包裝修,費用應該分為:設計+硬裝施工費、主材費用、家具家電軟裝費;常見比例是3:3:4。假設你家房子90㎡,預算在20萬,那你的硬裝費用,應該在6萬上下,主材在6萬上下,家具家電軟裝費用在8萬上下。
當然,這是非常理想化的一種算法,因為在真實的裝修中,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情況。
比如,你選擇木工現場打柜子家具,那裝修公司的費用上,就要增多,上面的算法比例就不適合了,因為家具已經有一部分在硬裝施工中解決了,而自己需要購買的部分減少了。那假設,還是剛才的情況,但現場打了2萬的柜子,那我們就預估硬裝花8萬、主材花6萬、其餘家具家電花6萬。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預算,然後將自己需要花費的部分(主材+家具家電費),製作表格按項列舉費用,看這個比例是否是合理的,再做細節上的調整。裝修預算表應該包含型號、數量、單價、總價;並分為預算開支及實際開支,且備註差價。
做表格時,先在網上查價格,預估每一項需要花的價格,再去市場對比一下,根據實際情況對一些不合理的部分進行調整。不要滿打滿算,預算時儘量壓低,留一部分錢作為差價備用金。
當然,如果你選擇一個好的裝修公司及設計師,設計師也會給你在主材及家具購買上提供意見,有利於把控預算。雖然看著要做表格頭疼,但是購買的材料都可以問設計師,然後自己比價格就好了。
清包不找裝修公司,裝修的全部流程(設計規劃,找工人、買材料),全部自己把控,在不考慮時間精力成本的情況下,這是最省錢但也最容易超預算。因為,計算量真的驚人!每一個材料都得自己買,所有環節的工人都得自己找,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業主裝修知識豐富、還需要有超強的把控能力。
所以建議:清包裝修除了做好預算表格,建議拿出總預算的20%作為應急備用金。人工費方面千萬不能貪便宜,以防後期工人不靠譜,返修造成的增加預算。重點!一定要多了解市場價,再做預算。
很多時候,關於一些主觀想買的東西,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大多數朋友都是能控制的,更多的時候,超預算,都是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比如:由於材料原因造成的人工費上漲。由於沒有對比市場,造成的價格預估錯誤...
控制預算,飛墨君建議:輕硬裝,重軟裝;即在保證硬裝質量的前提下,減少硬裝配飾,儘量用軟裝體現風格。風格按預算選,預算不多應該規避輕奢風、中式風、美式風等略微燒錢的風格。不盲目跟風,一些特殊設計,一定要確認有用再選擇。選硬裝主材,要連同它的人工費一起考慮。買材料一定要多對比!多對比!多對比!
跟你說了多少遍,裝修要做預算!這下花超了,接下來不花也不行了。在飛墨君看來,做好預算才是控制預算最關鍵的一步,當然,算錢肯定會有些頭疼,但跟賺錢相比...飛墨君選擇不眠不休做預算。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