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電一郵」是指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三所學校是我國信息技術領域的著名高校,三者都為「211」建設工程高校,其中電子科技大學為「985」建設工程高校。此外,在社會中還享有較高聲譽的信息類高校有南京郵電大學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南郵和杭電雖然不是「211」,但在生源質量、學校綜合實力上是不亞於許多「211」高校的。即便這樣,這兩校也並沒有歸類到「兩電一郵」中去,也沒有所謂的「三電兩郵」新說法出現。
事實上,人們在評價一所學校的時候,往往還是參照學科實力來說話的。
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南郵和杭電在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學科上的評估等級都為B+,而北郵則為A-,「兩電」都為A+,並列全國第一。
在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評估上,北郵和電子科技大學都為A+,並列全國第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A;南郵為B+、而杭電則為C。所以,實力對比下,南郵和杭電就沒有那麼出彩了,與「老大哥」們相比,兩校的實力相對薄弱。
但是,我們也看到另一個現象。在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評估等級上,南郵、杭電與天大、北航、華科等諸多985屬於一個檔次;在信息和通信工程學科上,南郵依舊與北大、大工等985一個檔次,而杭電也與復旦、南開等985歸屬一個檔次。
當然,「田忌賽馬」固然不可取,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兩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超強實力。如果它們本身是「211」高校,取得這樣的成績無可厚非;但是這兩所高校都是「雙非」,在支持力度明顯不如「211」高校的情況下還能取得如此不俗的成績,值得尊敬。
兩校的錄取分也是相當高的。在省內,兩校的錄取分都是向「211」高校看齊。在鄰省安徽,2018年南郵的理科錄取分數線為600,杭電的錄取分為595,而安徽的「211」高校安徽大學的錄取分僅579。差距之大,讓人詫異。
這說明,兩校對考生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兩校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也是相當高的,南郵就業質量多年在江蘇排名靠前,而杭電則入選浙江省省屬重點大學,待遇等同於外省「211」高校。所以,不難理解考生們做出的選擇。
2017年,南郵更是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工程,多年的建設成績不僅獲得了考生的認可,更獲得了國家的認可。由於江浙的考生普遍有不愛出省的習慣,所以兩校不愁招不到優質學生。
最後,雖然不是「兩電一郵」中的一員,但兩校的成績有目共睹。它們為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