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就是我們種在子宮裡的一顆種子,經過孕媽媽的細心呵護,滋養灌溉,很快就到了孕35周,再過三周胎兒就足月了,正是等待瓜熟蒂落的時候。
經過這麼久,等的就是這一刻,可如果外面環境真的很不好,可真叫孕媽媽為難的。
懷孕35周了,在這種情況下還定期去醫院產檢嗎?
年輕人都知道,孕婦到了孕晚期,產檢的次數有增無減,在剛進入孕晚期到36周這段時間,正常的產檢頻率是兩個星期一次,到了最後一個月的產檢頻率是每周一次,並且不是每一次產檢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懷孕36周以後,產檢的項目會加上胎心監護,主要是監測胎兒的胎心,胎動和宮縮的情況,從而得知胎兒有沒有缺氧。
並且在36--38周這段時間,孕媽媽還需要做一次b超,詳細了解胎兒的情況,比如說胎兒的體重,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胎盤成熟度,羊水量等等,這是沒辦法避免的。
但是目前的情況顯然不適合總往醫院跑,所以孕媽媽不妨和產檢的醫生商量一下,怎麼安排最恰當。
1.在家自我監測胎心
如果可以的話,孕媽媽可以在醫院租一個胎心儀,或者直接買一個,平時沒有什麼大的檢查的話,就在家裡自己監測胎心。如果遇上一些必須要來項目,那麼孕媽媽還是要到醫院去檢查的。
2.堅持數胎動
孕媽媽還是需要每天堅持數胎動,通過胎動來了解胎兒的情況。要是遇上胎動異常或者其他突發情況,一定要及時趕去醫院。
期間,孕媽媽一定要和醫生保持聯絡,並且就算自己在家自我檢測,也不能長時間不去醫院檢查,應該聽從醫生的建議調整好產檢的頻率。
孕媽媽去檢查應該注意什麼?
1.預約好時間
孕媽媽去醫院之前,最好和醫生預約好時間這樣就不用提前去醫院等那麼久,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接觸。
不過孕媽媽也應該有心理準備,無論什麼時候去做產檢人都是比較多的,所以,預約時間,這個可能不太現實,畢竟到了醫院之後還要開單交費等等。
2.做好防護
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防護,比如說帶上口罩,帽子,手套等防護工具,確保自己安全。
3.選擇好交通工具
出行的時候儘量使用私家車,這樣能夠減少很多接觸,大大地增加了安全性。
4.檢查過程中儘量少與人接觸
到了醫院之後也儘量少和他人接觸,不要在醫院到處逛,可以的話,連廁所都不要上,儘量只在小範圍內活動。排隊繳費這種事情就讓準爸爸代勞好了。
5.到家後洗頭洗澡
回到家之後做好消毒,包括衣服,鞋子等,最好去洗頭洗澡。
孕媽媽在家裡要注意飲食均衡,葷素搭配,提供足夠的營養。多休息少熬夜,做一些室內可以做的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不管什麼時候,孕媽媽都應該以自己和胎兒的安全和健康為上,儘量做好各種防護,並且細心觀察胎兒,有需要的話還是要定期去醫院檢查的。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