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發榜,來自淮口中學網班的範恆以總分687分奪得今年金堂縣高考理科第一名。其各科成績為語文119分、數學146分、英語141分、理科綜合280分。
範恆
還在讀高中時,範恆就對自己以後想學習的專業有著自己的想法,他對建築學和計算機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夢想著進入大學後可以就讀自己喜歡的專業,並為之努力。
範恆中考時以592分的成績考入淮口中學網班,開始了他的高中生活。三年高中生活中,除了完成每天學校制定的早午晚讀和晚練計劃,他還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著自己:首先要保證自己的作息規律,讓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去接收知識;學習之餘要讓大腦和眼睛有時間休息,懂得安排自己放鬆的時間,勞逸結合。今年疫情期間,只能在家裡自主學習的範恆依然沒有鬆懈,他依舊按照在學校上課的時間按時起床早讀,認真學習老師上網課時所講的知識點,遇到不懂的問題,在課後反覆鑽研並請教老師。
在學習方面,範恆每一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數學題要把每個題型的知識點學懂學透學精,掌握公式運用和解題方法才是得分的關鍵,刷題只是有利於對知識點的鞏固。英語方面,範恆認為興趣很重要。他初中剛正式接觸英語時,對英語非常感興趣,正是這份濃厚的興趣為他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基礎,空餘時間他也會看一些英劇美劇、聽英語歌曲,來鍛鍊聽力、培養語感。物理對於每個理科生來說都是不易攻破的難關,但是範恆卻有著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他說:「物理就是學會運用公式套題解題,其實很簡單,把基礎的課本知識掌握並熟練,解題時多想想該套用什麼公式,會不會有什麼陷阱,還存在哪些幹擾信息,將這些排除後,就很容易了。」
高考成績公布後,範恆的分數達到了北大醫學部和浙大竺可楨學院計算機專業的錄取線。北大是莘莘學子夢想的大學,對於範恆來說也不例外。一邊是北大醫學部的吸引,一邊是自己夢想的專業,兩所大學都發著光似的朝範恆招手。範恆斟酌再三,最終選擇浙大竺可楨學院計算機專業。他說,他想堅持自己的夢想,進入大學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開始人生又一段新的路程。
範恆和他的父母
學霸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嚴肅拘謹、不苟言笑,反而他們活潑有趣、談吐不凡。而他們的父母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佛系」。
範恆的媽媽告訴記者:「做父母的就是無欲無求,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用的人就行了。」其實不然,「佛系」的背後,是這些父母早已明白了教育的本質:教育的因在家庭,教育的根在父母,父母做更好的自己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範恆的父親是淮口中學的一名老師,從小就生活在教育家庭的範恆很少讓父母對自己的學習費心。這樣一個省心的孩子,是多少父母的驕傲。可是只有範恆的父母知道,他們是幾十年如一日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思想方式、世界觀去影響孩子、感染孩子。高考前,他們不對孩子有任何的思想強加;高考後,他們選擇去發掘他的各種興趣愛好,讓他學習書法、吉他,培養他成為一個充實有內涵的優秀的人才。
範恆和班主任王光明老師
對於範恆成為金堂縣高考理科第一名,他的班主任王光明老師表示很高興,說這是意料之中的驚喜。
王老師說,班主任的最大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學習、樹立目標。王老師作為班主任的同時也是班上的英語老師,他的上課方式很特別,他自稱為「課堂茶館模式」,為學生營造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學會合作共贏、共同進步。課上課下的王老師都很嚴厲,他說:「只有學生對老師懷有敬畏之心,才能更好地學習。」
疫情期間的王老師沒有停下對學生們的關心,每天除了完成線上直播教學,還會給學生發消息督促學習,不定期打電話家訪。
在遇到學生學習狀態不好時,王老師也會很貼心地面對面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範恆學習不在狀態時,王老師還開玩笑地對他說道:「金堂歷年高考第一名的名字都是兩個字,你就是今年註定的第一名,放鬆心情,加油考。」雖是玩笑話,但是也對範恆寄予了無限的期待。最終,範恆不負眾望,在今年取得了全縣第一的優異成績。
範恆表示,學習必然是一條艱苦且漫長的道路,然而這條道路將我們與遠方相連。當我們感到疲憊和迷茫時請牢記: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既然不能一路順風,那便嘗試著乘風破浪。一路的顛簸將成為路程中最珍貴的回憶。
文圖/王然 唐曉田 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