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傾盡一生 教計算機說中國話

2020-12-15 百家號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誕生了,從此它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進程。我國的計算機發展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在計算機領域有這樣一位老人,他貫穿了我國計算機發展的全部歷史,是中國工程院的首批院士,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計算機學會終身成就獎。這位老人就是倪光南。

從西文輸入到漢字思考,傳奇人物倪光南帶領團隊奮戰1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今年79歲,但平日的他卻像一個年輕人一樣,習慣手機支付,喜歡新款的智能穿戴設備,樂於騎共享單車。他說,如今的這些日常應用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自己跟計算機打了一輩子交道,很享受計算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種種便利。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計算機科學技術綜合性研究的學術機構。1961年,剛剛參加工作的倪光南躊躇滿志地走進這個院子。那個時候,計算所和數學所共用一座辦公樓,華羅庚、陳景潤、吳文俊、馮康等享譽中外的數學家就在這裡工作,中國最智慧的大腦都匯聚在此。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二十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計算機的發展勢頭迅猛,我國計算機研發也從國防、科研逐步推廣到民用領域。但是,在計算機商業應用上,卻出現了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當時的電子計算機,處理的信息多以拉丁文字為主,無法執行處理中國方塊漢字信息,這為計算機大面積推廣應用築起了一道峰巒。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呂本富:信息的顯示或者中文處理比計算的功能還重要,但是西文沒這個問題,而中文不一樣,中文是方塊狀的漢字,是不可能由字符來組合的,當時第一個漢字字符是7000多個,所以當初怎麼把那麼大量的漢字放到計算機裡處理,就是個很難的工作。

計算機

倪光南覺得計算機要處理漢字,要邁過的第一個門檻就是漢字顯示。 1968年,倪光南研製出我國第一臺漢字顯示器, 1979年,一個基於圖形處理原理的漢字系統終於成功出爐,整個研發過程持續了11年。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呂本富:過去都是有打字員在打字機上打字,可是文件無法保存。有了漢卡系統以後,打完的文件還可以保存一個電子版本,因此,很少有人再用過去的打字機。

圖形處理原理的漢字系統

能夠讓計算機讀懂、處理漢字,是中國計算機發展過程極具歷史意義的時刻。這之後,倪光南繼續完善他的漢字系統,為了能夠處理漢字,他們開發出漢字顯示器、鍵盤和印表機。

聯想式漢字系統

倪光南的漢字系統不僅振奮了中國計算機領域,也讓其他先進國家對中國計算機科研人員刮目相看。有一次,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副院長來中科院參觀,倪光南的漢字系統讓他感到非常震驚。

外國科學家參觀結束回國後不久,倪光南便接到一封邀請函,加拿大研究院邀請倪光南去加拿大訪問研究。在科學院的支持下,中國計算機研究人員第一次以發明者的姿態走出國門,同世界一流的計算機科學家一起,研究探討人類計算機應用發展的未來前景。

倪光南演示漢字處理系統

上世紀80年代,世界計算機應用正在向小型化發展,倪光南決心將自己研發的漢字處理系統做成一臺漢字微機,他自己掏出幾千加元購買了一批研製微機的器材。當時,這筆錢足可以稱得上是一筆巨款。很快,倪光南就用新的技術把漢字處理,漢卡的前身做出來了。

兩年之後,倪光南的漢字處理技術又有了重大突破。1984年初,「LX-80聯想式漢字圖形微機系統」正式推出。

「LX-80聯想式漢字圖形微機系統」

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 呂本富:現在搜狗、華為、百度都有輸入法,它們基於人工智慧輸入法,都有聯想式功能,現在輸入法的基本思想和過去的漢字系統是一致的。

聯想式漢字圖形系統的誕生,這是最讓倪光南自豪的研究成果,他開發的微機系統具有漢字聯想功能,每打出一個漢字,與之相關的詞語就會自動顯示,這就是聯想式輸入法的由來。

漢字系統鍵盤

1984年,一些學校開始設置電子計算機課程,當時的計算機主要來自國外,進口計算機無法識別中文,這成為它在國內普及的主要障礙。這個時候,倪光南的漢字處理系統已經逐漸成熟,完全可以實現批量生產,解決這個難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漢卡的價值就在於把計算機全部功能發揮出來,科學要求實行信息化,電腦基本上都配漢卡。漢字功能比較強,可以說一個漢卡帶動了一個微機,因為漢卡需要配一個電腦。

電子計算機課程

聯想式漢卡,1985年誕生時,三塊電路板之間用扁電纜互聯,臃腫拖沓,售價4100元,憑藉漢卡的聯想功能,計算所的新產品很快成為了市場上的熱門貨。

聯想式漢卡

聯想式漢卡推出之後,計算所公司把漢卡作為拳頭產品,帶動整個公司的業務經銷。自此,由倪光南主持研發的聯想式漢卡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推廣,實現了產業化。在個人電腦推廣的初期,漢卡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計算機的漢字世界。

改良後的漢卡

隨後,倪光南離開了計算機所公司,回歸到了他最喜歡的位置上,中國科學院計算研究所研究員。此時的他,已經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計算機領域奮鬥了一輩子的倪光南年近八旬,但他依然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2018年8月14日,倪光南做了一個網絡公開課,專門探討科技自主創新的機遇和挑戰。雖然現場聽眾只有不到50人,卻有上千萬的網友同時在線收看。每次遇到這樣的活動,倪光南都會格外認真地準備。他非常清楚,網際網路的核心是計算機技術,作為一個網際網路應用大國,計算機核心技術一定要自己掌握。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網絡公開課

中國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計算機的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核心技術還是靠自己,不能指望別人,要自己掌握。

【半小時觀察】關鍵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網際網路的核心就是計算機技術,在今天,計算機以及相關技術既是一種依舊快速發展的前沿科技,也是滲透到經濟生活各個領域的關鍵基礎產業,從航天飛船到無人駕駛汽車,從數控工具機到智慧型手機都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支撐。倪光南老人用一生執著奉獻,不懈追求的行動告訴我們,關鍵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奮鬥,我們才能走到世界科技發展的前列。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倪光南:和「中國計算機技術」許下一生約定
    他,已近耄耋之年,卻與年輕人一樣使用高科技設備,將計算機技術融入自己的生活 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專家——倪光南。 倪光南院士今年已經79歲。但是79歲的他並沒有去過常人想像的老年人生活:手拄拐杖,去公園遛彎兒曬太陽,安享天倫之樂。
  • ...組建人員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科學院院士管曉宏
    格隆匯5月27日丨安控科技(300370)(300370.SZ)公布,公司近日收到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下發的《關於批准成立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的通知》(京科協函[2019]51號),批准公司成立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專家工作站。
  •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倪光南等發來賀信!廈門(同安)蘇頌國際文化...
    本次活動形式多樣 內容豐富、影響面廣 受到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矚目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 中國科學院好於中國工程院,中科院院士含金量高於中國工程院?
    兩院的院士稱號是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數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基本一致,均800人左右,且兩年增選一次,增選人數也均在60人左右。中國科學院是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技界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教授吳建平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據清華新聞網消息,英國皇家工程院9月30日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吳建平教授當選2019年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對吳建平的評價是:「吳建平教授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網際網路的開發和發展中作出了傑出貢獻並產生了重要國際影響,還在國際網際網路體系結構工程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開創性成果。」
  •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中國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
  • 這家由倪光南院士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企業做到了
    宋仲康說,在遨博協作機器人示教系統下,拖動機械臂記錄軌跡就可以實現任務編程。遨博協作機器人為中國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2017年受邀成為遨博智能首席科學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非常驕傲地說到。
  • 華為與聯想為何就像龜兔賽跑 院士倪光南說出一個重要原因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12月23日,在第二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發表《科技人員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主題演講,呼籲保護科技人員智慧財產權,充分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倪光南指出,我國智慧財產權對GDP的貢獻是11%,而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智慧財產權對GDP的貢獻達到30%以上,相比之下我國還有差距。而智慧財產權產業,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非常重要。與此同時,我國智慧財產權使用費逆差正在擴大,1/4的智慧財產權使用費是美國進口。他指出,這需要我國打造自己的智慧財產權。
  • 倪光南院士:「工程師紅利」,今後中國發展的巨大動力在這裡
    2019年12月22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舉行成立大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與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為工作委員會揭牌,並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 倪光南:搜狗輸入法是漢字信息處理的重大進步
    此外,"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搜狐搜索技術聯合實驗室"公布了中國首份《漢字輸入發展報告》。報告指出,以搜狗為代表的輸入法已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基礎性服務,產業生態鏈初步形成。  在慶典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聯想漢卡發行人倪光南做了主題演講,他說,搜狗輸入法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搜索、雲計算等技術,提高了輸入速度和準確度,這是漢字信息處理的重大進步。
  • 倪光南院士親臨中國國際工博會,秀域科技健康智慧機器人獲點讚
    9月15日,2020中國國際工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式拉開帷幕。展會現場,國內知名健康管理企業秀域科技健康與遨博智能達成戰略合作,雙方的聯合新品世界首臺人工智慧理療熱動力機器人也亮相工博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院士、秀域集團董事長李曉寧、遨博董事長魏洪興等重要嘉賓出席了本次戰略籤約儀式。
  • 倪光南:部分工業軟體仍被「卡脖子」 切勿重「硬」輕「軟」
    在9月8日舉行的世界物聯網博覽會工業網際網路發展高峰論壇上,我國計算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由於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重「硬」輕「軟」,對軟體不夠重視,過於依靠購買國外的產品,以至於至今國內不少工業軟體還受制於人,被人卡著「脖子」。倪院士認為,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支撐,安全是保障。
  • 衡陽縣老鄉、中國工程院院士聶建國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近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衡陽縣金蘭鎮人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1958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縣金蘭鎮,是衡陽縣第四中學74級傑出校友,1994年於清華大學土木系土木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留校任教至今。歷任清華大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所長,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安全與耐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未來城鎮與基礎設施研究院院長。
  • 華為聯合教育部計算機教指委發布物聯網實踐系列教材
    隨著5G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物聯網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也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據中國ICT人才生態白皮書統計,2020年中國物聯網產業人才需求缺口達到了200萬人。為培養物聯網行業人才,華為於2016年推出物聯網認證,2018年起,華為聯合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人民郵電出版社,採用1+1+1模式,由華為專家、高校教師、出版社編輯共同開發物聯網實踐系列教材。
  • 深讀|倪光南: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新基建的安全 自主可控是前提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網絡安全也沒有新基建的安全,這是大家要注意的。」8月10日,由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峰會繼續在線舉行。在「AI如何助力新基建」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在其演講中強調,自主可控是新基建安全的前提。
  • 劉良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數全省排名第二
    點擊播放 GIF 1.0M漢壽籍老鄉、澳門科技大學校長劉良新增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澳門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雷志棟澧縣雷志棟(1938—2015),農田水利工程專家。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堯學澧縣張堯學(1956—),計算機網絡專家。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又一院士離去,中國工程院院士、骨科泰鬥盧世璧院士逝世!
    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於2020年3月28日逝世,享年90歲。盧世璧(1930.07.08-2020.03.28)是我國著名的骨科專家。1951年,盧世璧考入中國協和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任中國協和醫學院外科住院醫師。1958年調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成為一名骨科醫生,師從骨科主任陳景雲教授。1960年,由於蘇聯專家的全部撤走,盧世璧在景雲教授的提點下,開始去去攻克人工關節的研究,填補我國醫學空白。
  • 華為聯合教育部計算機教指委發布了12本物聯網實踐系列教材
    物聯網實踐系列教材發布儀式隨著5G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物聯網相關領域的人才需求也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據中國ICT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為本次發布會遠程寄語,並對這套教材給予了充分肯定此次發布的物聯網實踐系列教材一共12本,涉及物聯網基礎應用、行業應用和綜合應用三個方面,內容覆蓋雲(華為雲IoT平臺)、管(NB-IoT、5G等)、邊(邊緣計算網關)、端(LiteOS作業系統)等華為物聯網解決方案,具有理實一體、產教融合,對接崗位、實用性強,資源豐富、易教利學的特點,不僅適合高校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實驗課,也適合物聯網方向的創新創業實訓課,能幫助學生學習到產業界最新的物聯網產品
  •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江敦濤分別會見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和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 2020-10-23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待遇,中科院院士是什麼級別
    院士,是中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為終身榮譽。中國工程院院士由選舉產生。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是對年滿80周歲的院士授予的稱號。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自由參加院士會議及諮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享受資深院士津貼。中國工程院院士工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