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咱們的寶島臺灣發生了「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現場觸目驚心。慘劇的發生令人悲痛,而悲痛過後,人們更想知道這起事故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又為何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這不,有人就注意到了這起事故中的一個細節,那就是事發的火車上沒有安全帶,不少乘客是被甩出車外遇難的。那麼問題來了,汽車和飛機上都有的安全帶,為什麼唯獨火車上沒有呢?這究竟是設計缺陷,還是另有隱情呢?
整列火車瞬間衝出軌道,電光火石之間,一場舉世震驚的火車事故發生了。10月21號,這起發生在我國臺灣地區的火車出軌事故,原因初步判斷是火車超速過彎導致,而據央視記者的現場報導,在事故人員傷亡慘重的背後,還有這樣一個細節...
也正因為如此,事故中多位遇難者的遺體是在車廂外被發現的!
細節被公布後,不少人在悲痛之餘也開始質疑,如果事發火車上有安全帶,傷亡是不是就不會如此慘重呢?而事實上,並不只是事發火車沒有安全帶,全世界的火車都是如此!
其實,2002年發生在美國的一起鐵路事故,也曾引發火車上是否應該裝設安全帶的爭論。當時2名乘客因為撞上他們前方的桌子而死亡,假人實驗表明,火車撞擊時的巨大衝擊力,會導致假人的腹部撞在桌子上,肋骨斷裂刺穿心臟,就算前方沒有桌子,撞在椅背上也會嚴重受傷...
這麼說來,火車上就應該裝上安全帶了?不過在鐵路安全專家看來,事實恰恰相反!
原來,歐洲鐵路安全與標準委員會通過大量調查發現,在火車發生重大事故時,乘客被束縛在座椅上受傷的機率反而更大,主要是因為被安全帶束縛在座椅上的乘客,更容易受到車廂結構坍塌所造成的傷害,因為他們無法進行有效的躲避。比如在波蘭的一起火車撞擊事故裡,乘客們正是因為沒有系安全帶,才在短短3秒內趴在了座椅下,避免了受傷...
此外,火車事故發生後時常伴隨火災,一旦繫上安全帶,不但增加逃生難度,也增加了後續救援難度。當然,火車上沒有安全帶的另一個現實原因是,乘客早已習慣在火車車廂裡自由活動,即便有安全帶,也沒有多少人會系上...
那麼火車或高速列車是不是對乘客就沒有一點「被動保護」措施呢?當然不是,如今咱們在高速列車上坐的都是「防撞安全椅」,能夠在後排乘客頭部或膝部向前撞向椅背時潰縮變形,防止將乘客卡住。
至於發生特別重大的事故,即便是有安全帶的飛機,也終究難以避免慘重的人員傷亡。所以與其把安全寄托在一根可能造成更大傷害的安全帶上,不如在火車出現事故徵兆時及時自救,比如立即護住後腦屈身抬膝護住胸腹,或者牢牢抓住車內的固定物體,在事故發生後如果無法打開車門,可以打開或者砸碎窗戶,如果車廂穩定,在車廂內等待救援最為安全。
咱們常說安全帶是「生命帶」,事實也的確如此,它能夠在汽車發生事故時,給駕乘人員提供保護。但對於火車來說,乘客們的「安全帶」不可以是一根可以看得見的繩索,但卻一定要成為火車司機和鐵路工作人員的「警戒線」,跨過了這條線,帶來的就不是安全,而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