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正確地曝光
這是學習攝影最基礎的一門課程
是通往創作的重要基石
往簡單了說
你只需要搞懂光圈快門ISO
而往複雜了說
這又是一門極為精微的學問
富士君整理了一些關於曝光的知識點
看看有哪些在你的知識盲區裡?
©Fernando Moleres丨X-T1丨XF18-55mmF2.8-4 R LM OIS
程序自動曝光模式(P檔)的作用常被人忽略,認為這是小數碼上才會用到的東西,但如果我們並不希望將注意力放在光圈或快門上面,自動曝光模式反而能幫助我們更專注地關心構圖與時機。
在相機處於自動曝光模式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相機上的曝光補償撥盤,對畫面的明暗進行控制。
如果畫面背景亮度遠高於拍攝主體,直接拍攝可能出現欠曝。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在平均測光的時候,需要將曝光補償設置為+1或+2等正值,確保主體對象的正確曝光。
©Prashant Godbole丨X-T2丨XF16-55mmF2.8 R LM WR
在較暗的背景前進行拍攝,結果往往會過曝。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同樣在使用平均測光時,需要將曝光補償設置為-1或-2,來平衡畫面曝光。
也就是所謂的「白加黑減」。
如果畫面存在明顯的亮度不均, 可以使用漸變灰濾鏡來平衡畫面上下或兩側的曝光差異。
將相機設置為點測光模式,對準我們期望的中間調景物進行測光拍攝,這種測光模式通常是最有針對性的。
拍攝三張或更多不同曝光值的照片,將它們合併在一起,就可以克服環境強烈明暗反差。
©Omar Alnahdi丨X-Pro2丨XF10-24mmF4 R OIS
除了選擇曝光包圍之外,膠片模擬包圍也是經常會用到的一項功能,按下一次快門後同時生成幾張應用不同膠片模擬模式的照片,後期整理時再選一張最符合心意的,就不用在拍攝時糾結了。
光圈優先模式是最常用的曝光模式,你可以同時控制景深和畫面曝光。將光圈設置為F4或者更小的值能有效地模糊畫面主體的前景與背景;
©Kemal Becirevic丨XF35mmF2 R WR
設置為F16或更大的數值可以保證畫面的一致清晰,這樣可以保留更多細節。
我們可以通過對快門速度的控制達到凝固或模糊運動對象的效果,使用1/1000秒或更快的快門能讓高速運動的對象看去好像靜止一般,1/15秒或更慢的快門則會帶來明顯的運動模糊。
©Leon Oosthuizen丨X-T3丨XF16mmF2.8 R WR
將被攝主體填滿畫面後,按住曝光鎖按鈕可以鎖定當前曝光。這樣即便我們調整畫面構圖,讓背景變得過亮或者過暗,也不會使主體的曝光發生改變。
直方圖能給我們提供關於畫面曝光詳盡、有用的信息,在拍攝完成後要馬上查看。直方圖左側或右側出現了大量的空白意味著照片缺失暗部或亮部,需要提高對比度。
關於直方圖的解讀我們之前有過更加詳細的文章:
《技巧丨藏在直方圖裡的秘密,你了解幾個?》
RGB直方圖使用3個獨立的直方圖反映不同色彩的曝光信息,更加精確。
©雲中丨X-T3丨XF200mmF2 R LM WR
直方圖對於JPEG的信息顯示更為準確,對RAW則只是一個參考。
面對影調明快的景物,需要適當調高相機的曝光補償值來保證曝光的正確,可以從+2開始嘗試。
©Raisa Zwart丨X-T2丨XF35mmF1.4 R
暗調影像包含大量的陰影信息,為了保證這類作品的正確拍攝,需要使用-2等較低的曝光補償設置。
©Haseo丨GFX50S丨GF32-64mmF4 R LM WR
如果有足夠的精力和經驗調整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可以將相機設置為手動曝光模式。大多數相機在手動曝光模式下提供了輔助曝光讀數顯示,但最保險的檢測方法還是實際拍攝一張,再在回放中觀看。
©阿劉丨GFX50S丨GF120mmF4 R LM OIS WR Macro
在整體光線條件恆定、但取景明暗不停變化的情況下,相對自動曝光模式而言,使用手動曝光模式反而能得到更加穩定的結果。根據環境光強弱或主體曝光度設置曝光,確保它們曝光正確即可。
©王永輝丨X-T3丨XF8-16mmF2.8 R LM WR
©Masami Tanaka丨X-T2丨XF200mmF2 R LM OIS WR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
熟練掌握操作中的各種細節
加強對於曝光的控制
能讓拍攝者更加深入理解攝影這門光影藝術
富士無反X/GFX系列憑藉優異的互動設計
讓曝光等參數設置方式更加高效合理
內容來源:富士數碼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