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 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北京...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北京望京醫院脊柱外科張兆傑博士正在為患者進行理療 高雲霄/攝

  「我這腰疼了兩年多了,以前也看過,但是查不出哪的毛病,一直不見好轉。有時候10分鐘都坐不了,一坐下就疼,後來在衡水中醫院通過張醫生獨創的手法進行按摩,現在感覺好多了。」一位剛剛就診結束的患者對筆者說。

  衡水市中醫醫院院長田建軍介紹,北京望京醫院派駐脊柱外科張兆傑博士來院任掛職幹部以來,共組織舉辦骨傷綜合性大型學術活動1次,學術講座6次,教學查房38次;開展「腰椎椎管減壓+釘棒內固定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等示範性手術12例,診療患者560人次,應用自創「陰陽平衡手法」重點解決了脊柱疑難疾病103例,提供了高水平診療服務和管理經驗,為醫院「頸腰椎間盤一體化平臺」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同時,望京醫院定期選派知名骨傷專家來院坐診、查房、講座、手術等,免費接收醫院人員進修學習,使骨傷科學科建設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衡水市中醫醫院院長田建軍介紹相關情況 高雲霄/攝

  田建軍說,「專家掛職交流是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名片』工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衡水本地的老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到北京知名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

  從7月19日衡水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10月26日,衡水市人民政府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正式籤訂了《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框架協議》,全面推動衡水市與北京深度合作,雙方共同打造「標誌性建築、標杆性成果、標準性服務」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衡水中醫」名片工程。

7月19日,衡水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了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 高雲霄/攝

  在新聞發布會上,衡水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海河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醫醫院18家,其中,市級中醫醫院1家,縣級中醫醫院10家,民營中醫醫院7家。中醫門診部2家,中醫診所246家。全市中醫醫院病床1407張,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1889人,中藥人員279人。擁有省級名中醫5名,市級名中醫10名。已建成國醫堂66所、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552所。全市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2.1%的鄉鎮衛生院、88.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7.8%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通過實施京衡中醫藥「名片」工程,可以更大的發揮中醫藥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重要的生態資源等五種資源優勢,凸顯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等「三個作用」,大力促進衡水市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明顯提升,衡水市故城縣被確定為首批10個河北省中醫藥強縣之一,衡水市中醫醫院晉升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衡水市中醫藥事業正在邁入健康快速的新軌道。

衡水市中醫醫院醫療團隊就患者病情與北京專家進行遠程會診 高雲霄/攝

  京衡中醫藥「名片」工程通過搭建京衡中醫醫院醫聯體、打造京衡協同中醫重點專科、開通京衡中醫藥遠程會診平臺、建設京衡中醫治未病健康公眾號等,發揮京衡雙方優勢,通過醫聯體雙向掛職、重點專科定點幫扶、雙向轉診、遠程會診、智慧醫療等方法和渠道,將北京優秀的醫院、技術、人才引進到衡水市,逐步提升衡水市的綜合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促進雙方合作共贏。同時,建立首都國醫名師工作站衡水分站、實施「師帶徒」人才培養、積極推進京衡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等工作,加深衡水市中醫藥傳承底蘊建設,建立中醫藥人才梯隊,夯實衡水中醫藥學術根基,培育衡水中醫藥傳承土壤,推動中醫藥文化與衡水人民生活習慣的有機融合,提高人民健康素養水平。目前,已建設首都國醫名師郭維琴、宗修英、呂培文、馮建春,岐黃學者朱立國5個名醫傳承工作站衡水分站,衡水市遴選20名中醫藥學科繼承人跟師10名首都中青年名中醫學習,相關學習成果已在臨床開展應用。

北京中醫醫院肺病科周繼樸博士在衡水市中醫醫院檢查患者病情 高雲霄/攝

  據悉,自實施京衡中醫藥「名片」工程以來,北京望京醫院脊柱一科張兆傑博士、北京中醫醫院肺病科周繼樸博士到衡水市中醫醫院掛職副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李思銘博士到阜城縣中醫醫院掛職副院長。北京3名掛職幹部的到來,為衡水市中醫醫院重點學科建設、醫教研、醫院管理等再添新動力,讓衡水百姓長期在「家門口」享受到北京知名專家的優質醫療服務。

  據了解,下一步,衡水市將進一步加大京衡中醫藥協同重點專科合作深度、推進儒醫融合學術研究、建設北京中西醫結合疑難病會診衡水分中心、開展京衡「1+1」醫聯體院內製劑調配使用試點、推廣首都特色中醫藥適宜技術、探索醫體融合康復模式,早日為衡水市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中醫藥服務。在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的戰略下,京衡「名片」工程會進一步豐富合作內涵、提升合作層次,在大健康產業、智慧醫療、教研一體、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領域開展更廣泛的合作,使衡水本地的人民群眾得到最直接、最現實的實惠。(高雲霄 慕澤園)

相關焦點

  • 【政務發布廳】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取得明顯成效
    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取得明顯成效發布會現場。7月19上午,衡水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衡水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海河就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建設情況進行發布。去年10月份,我市與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籤訂協議,正式啟動了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
  • 更多北京優勢醫療資源落地惠民
    正當一籌莫展之際,2018年10月,北京望京醫院脊柱科張兆傑博士來衡水市中醫醫院坐診,羅巖光甭提多高興了。今年春天他在市中醫醫院做了腰椎手術,恢復良好。現在他每天早晨都能沿滏陽河行走六七裡路。 通過搭建京衡中醫醫聯體、設立首都國醫名師工作站衡水分站、打造中醫藥產業品牌等多種方式,該市大力推進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讓群眾就醫得到了更多、更直接的實惠。
  • 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項目 市中醫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院籤約...
    11月12日,市中醫院/市糖尿病醫院暨河北省糖尿病中醫診療中心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專科聯盟」籤約揭牌儀式舉行。通過兩院協作,北京先進診療技術將為保定打造技術更強、業務更專的重點專科,讓群眾享受到更專業、更高水平醫療服務。
  • 破藩籬、釋活力,讓中醫藥服務離百姓更近——中醫藥法實施一周年...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破藩籬、釋活力,讓中醫藥服務離百姓更近——中醫藥法實施一周年熱點透視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孔令杭  引人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自去年7月1日實施至今已滿一年。
  • 北京中醫藥加速創新發展 提升對新發傳染病救治能力
    原標題:北京中醫藥加速創新發展 提升對新發傳染病救治能力北京中醫藥加速創新發展。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副主任鍾東波在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布局,創立中醫藥傳承學科,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並加強中醫藥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鍾東波表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制定頒布《北京市中醫藥條例》,強化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法制保障。
  • 京冀協同發展落子河北燕達醫養結合新版圖
    中新網河北新聞11月24日電(宋敏濤 李東輝)「本想下周去北京中醫醫院掛號呢,沒想到北京專家直接上門問診了。」近日,住在河北三河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89歲的戴奶奶高興地說,多年前,她選擇在河北燕郊異地養老,沒想到北京的專家還能異地入戶義診。
  • 廊坊推進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
    本報訊(通訊員陳冬勇、楊巍 記者解麗達)9月5日,廊坊市廣陽區居民翟增永在廊坊愛德堡醫院的導管室外等候,他的一位朋友腦血管狹窄,正在問診來自北京的專家張強,並接受造影檢查。「去年我家人就享受到了這家醫院與北京合作的便利!」
  • 京廊中醫藥協同專科增加到15個,進一步擴充兩地合作專科隊伍
    「到醫院看病,就想和北京專家多聊聊疾病知識,了解用藥注意事項,問問在生活中如何調理保健……」近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中醫醫院南區國醫堂治未病中心,擠滿了前來預約看病的市民,市民張先生得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心內科專家趙勇前來坐診,早早預約掛號並趕到醫院排隊等候。
  • 北京將推進中醫藥創新發展,33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
    12月18日,北京市舉辦「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健康北京建設專場。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書記、副主任鍾東波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布局,創立中醫藥傳承學科,開展多學科、跨領域的研究,並加強中醫藥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應急救治能力,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進入全國百強
    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在這次以「全國一把尺」的衡量中,進入全國百強醫院序列。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外景這是國家衛健委首次組織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績效考核,被業內稱為「國考」,共有2398家醫院參加。在同類考評中,全國419家大型公立三級中醫院,北中醫深圳醫院排名66位,獲A等級水平,在全國排名前20%。
  • 衡水市與北京新發地開啟農產品產銷一體全鏈條合作 將建京衡綠色農...
    12月12日,來自北京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果蔬商戶到衡水考察對接農副產品。他們還到棗強縣、武邑縣、安平縣部分農業園區、企業、種養基地等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作為傳統農業大市,衡水農業基礎雄厚。我們正在大力推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圍繞農民增收致富,大力推進規模化經營、產業化發展、品牌化建設。」衡水市委書記趙革表示,要走品牌化、質量化、綠色化、市場化、產業化的農業發展道路,就要藉助區位優勢,更加主動地融入和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不斷深化京津冀產業鏈協同發展。
  • 維康國醫館開館 中醫藥造福當地百姓
    維康國醫館麗水開館 中醫藥造福當地百姓   2015年6月6日,坐落於浙江省麗水市的維康國醫館隆重舉行開館典禮,維康國醫館正式揚帆起航。典禮上,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起的、名老中醫走基層健康服務大型系列公益活動——「國醫仁愛,杏林春風」也正式啟動,為當地老百姓送去高水平的中醫診療健康服務。
  • 衡水市中醫醫院助力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集中邀請北京專家坐診
    新春伊始,市中醫醫院便緊鑼密鼓地開展「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工作,積極對接北京知名醫院,邀請全國著名專家來院坐診。           市中醫醫院充分考慮今年春節來院就診、住院的患者較節前出現快速增長,且多為疑難和危急重症。醫院急患者之所急,迅速組織院內專家會診,認真分析研究病情,不斷優化診療方案。
  • 未來十五年,中醫藥發展路向何方?——聚焦《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
    這部國家級中醫藥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中醫藥產業成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未來十五年,中醫藥的發展方向在哪裡?中長期目標如何實現?記者採訪了主管部門和有關專家,對此進行梳理。
  • 從「地緣相近」到「人緣相親」——京冀幹部雙向掛職助推協同發展
    記者採訪發現,無論是率先突破的產業、交通、生態三大領域,還是全方位高度協同的遠期目標,京冀歷史上規模最大、層次最全的幹部雙向掛職將讓兩地從「地緣相近」走向「人緣相親」,「人的協同」將對京津冀協同發展帶來深遠影響。
  • 天津六大舉措推動中醫藥發展 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百姓
    內容提要:天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從預防到診療、從救治到康復全流程實施中西醫聯合作戰。天津北方網訊:天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從預防到診療、從救治到康復全流程實施中西醫聯合作戰。記者從昨天舉行的天津市中醫藥大會上獲悉,本市將通過六大舉措推動中醫藥發展,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百姓。——進一步完善三級中醫醫療服務網絡,推進傳承創新工程建設項目按期完成,爭取「十四五」中醫藥基礎建設項目立項。——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率先在全市推廣基層國醫堂建設標準,使群眾對基層中醫藥服務滿意度不斷提升。
  • 本周六,「北京望京醫院」全國知名骨科博士團隊來武強...
    ——京衡中醫藥協同發展「名片」工程: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武強縣中醫醫院2020年醫聯體合作項目「落地開花」本周六(9月5日)上午,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副院長趙勇將帶領數名全國知名骨傷科(博士)專家團隊,攜同衡水市中醫醫院省市級名中醫走進武強,以微創技術結合中醫接骨
  • 北京中醫藥大學:新增生物工程等三個專業
    作為新中國最早成立的四所中醫藥院校之一,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學校已成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集教學、科研、醫療於一體的著名中醫藥高等學府,是國家唯一一所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是國家「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也是唯一一所「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三個一級學科同時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的高等中醫藥院校。
  • 中醫服務率深圳第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進入全國百強
    北中醫深圳醫院用數據,佐證了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中醫「簡便驗廉」服務的實質。成立5年,醫院從一個開業初期三十個人的小門診部成為三甲中醫醫院;成立7年,躋身全國百強,讓百姓「病有良醫」,北中醫深圳醫院用「巧勁」實現彎道超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王琦帶領團隊給患者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