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傳媒網05月07日訊 (新聞綜合頻道記者 蘇婷 李蘅洲)和許多人一樣,市民彭先生也喜歡吃海鮮。前段時間,他買回兩隻生蠔,準備沾著檸檬汁生吃,這個吃法很新鮮。可是就在他打開生蠔殼的那一刻,別說是吃了,就連看著也很倒胃口,到底怎麼回事呢?
當事人彭先生告訴記者,這些正在蠕動的紅色蟲子,正是從生蠔裡爬出來的。4月底,他在荷塘區一家超市購買了2隻生蠔,本想著灑點檸檬汁生吃,卻沒想到,生蠔都到嘴邊了,裡頭卻鑽出兩條活蟲,把彭先生嚇得夠嗆。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彭先生哪還有胃口吃,趕緊把生蠔裝回袋子裡,拿到超市去討要說法。
好端端的新鮮生蠔,怎麼會有蟲呢?彭先生猜測,這些可能是寄生蟲,但超市方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這讓他很不滿意。那麼,這些蟲子到底是不是寄生蟲,超市裡銷售的這批次生蠔是否合格呢?記者將情況反映給了市食藥監局荷塘分局,隨後,執法人員和記者一同來到這家超市的生鮮區。
食藥部門現場檢查 超市人員稱蟲子沒問題
生鮮區的水槽裡還有幾個生蠔,這裡頭會不會出現同樣的活蟲呢?執法人員要求工作人員打開其中幾個生蠔,記者仔細觀察了一番,並未發現生蠔肉裡有類似的活蟲,但水槽裡的生蠔殼上,卻有東西在活躍著。
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紅線蟲,許多海產品養殖戶,都會用這種蟲子來餵養海魚,難免會有一些附著在生蠔殼上,或者是被生蠔吸進去,對人體是沒有影響的。不過,出於安全考慮,食藥監執法人員要求商家暫時把所有的生蠔下架處理。
魚蝦蛙類不煮熟 可能招來寄生蟲
生蠔裡這些蠕動的蟲子,看著著實讓人發毛,那麼,它們到底是什麼來頭,是否對人體有害呢?記者帶著水槽裡的那條蟲子,來到了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站。
市水生物防疫站:生蠔裡的不是寄生蟲 而是水生軟體動物
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站黨支部書記劉建忠,仔細觀察了這隻還在跳躍的蟲子。他說,根據蟲子的體表特徵可以判斷,這不是寄生蟲,而是一種水生軟體動物。
劉建忠介紹,寄生蟲是寄生在動物體內,所以表體光滑,而這種軟體動物,因為長期生活在底泥裡,所以軀體會比較粗糙,而且有不定數量的足。只要不生吃,這種蟲子對人體基本沒有危害。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立夏了,小龍蝦、生魚片、蛙類食物也會隨之暢銷,但大家在食用時,千萬不要只貪圖爽口鮮嫩,而生吃各種食物。比如說夏季必吃的小龍蝦,因為生存環境複雜,所以攜帶病菌、寄生蟲的機率也是非常高的,如果不經過高溫加熱就下肚,輕則拉肚子,重則損壞臟器。
劉建忠說,讓食物在80度的溫度下,持續加熱5分鐘以上,就能基本殺死細菌和寄生蟲。另外,劉建忠還有兩點建議,大家挑選水產品的時候,不妨參考參考。
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站黨支部書記劉建忠:「到正規的地方,選擇鮮活一些的,有些看得出病灶。」
這個夏季,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監督站,也會加大對水產品的檢測次數和力度,讓市民朋友吃到安全放心的美食。遇到任何食品問題,您都可以撥打12331舉報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