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八年級,也就是初二,作為關鍵期,卻一直被學生和家長群體忽視,所以往往要避免孩子出現所謂的初二危險期!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發生呢?因為初二顯然孩子們已經進入了適應期,過了初一時的緊張不安感,而又沒有初三的壓迫焦慮感,所以初二學生的狀態往往顯得有些鬆懈。
但其實初二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可以說是學生學習成績的分水嶺,它決定著你是否能在初三中拼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是否能在初三中突破自己現有的成績水平,提高一個分數排名,就全看初二自己是否能快速地調整到衝刺前的準備狀態!
這個初三中考衝刺前的準備狀態,可以說是一種儲備、蓄能,因為初三這一整年都會面對著中考的壓力,無論是心理還是體力上,都會讓學生感到透支,精疲力儘是常有的事,如果初二時期,自己能做好備考前的一切準備,那顯然到了初三自己就能輕鬆自如不少!
那麼,初二的學生們應該如何在這一學年中做好儲備,才能蓄勢待發呢?關鍵在於這三點調整。
1、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效學習方法
有些學生說進入初中開始,就一直在摸索學習方法,想提升學習效率,但是總是不盡如人意。其實,說到底還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怎麼才算適合自己呢?老師教大家一招,就是方法雖多,不如最輕鬆,也就是自己覺得用這個方法最感到釋然、愜意、舒適,那就是對的。無論是面對複習、預習還是刷題,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特別是在購買參考書和刷題試卷上,最好選擇和自己成績相匹配的難度,不要挑選書籍太高於自己水平。
而效率問題一直是老師提倡的,只有在初二這個階段,找到了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那麼到了初三就能按照自己的學習節奏進行查缺補漏,就不用再花額外的時間來糾正自己的問題了。所以,如果效率還沒有提升的學生,一定要在初二攻克自己這個問題。學習方法老師也說了很多,大家可以挑選一些作為嘗試。
2、成績無論提高還是下滑,都要做曲線標識
到了初二,對於自己每一次每一科的考試成績,無論是月考還是模擬考,還是小到測驗,都要做詳細的記錄。建議同學們做一張曲線圖,把每次成績按時間排列,通過曲線圖可以一目了然自己的成績趨勢,更重要還要配合每一次的考卷分析,看看自己到底錯誤發生在哪裡,哪裡又是自己易錯的點,對於易錯點一定要多加專項訓練,補足自己這塊問題。
養成這個對每門學科的考試成績做曲線趨勢圖的習慣,自己到了初三就可以坦然面對密集的考試了,不要為了一次考試的上升而驚喜,也不要為了一次考試的失利而悲傷,而是要看自己的綜合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對於自己中考能取得總分成績,也會瞭然於心!
3、調整生物作息,結合學習表做好休息的計劃
一個人的生物作息是非常重要的,太累不利於自己長期為中考奮戰,太輕鬆也不利於自己提高衝刺意識。所以找到狀態最好的點,是要同學們在初二完成的,這樣到了初三中考,自己要以非常好的精神面貌去對待,才能應對緊張的大考!
那這個狀態最好的點怎麼尋找呢?首先,同學們要了解自己的生物鐘,到底屬於「百靈鳥」還是「貓頭鷹」,也就是到底是早上學習效果好還是晚上學習效果好,分清楚了後,再開始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這樣休息和學習兩不誤,才能發揮更好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