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臉女孩」因何圓夢?父母用好4個字,培養孩子好習慣和自信心

2020-08-22 教育思享

最近,一個「歪臉女孩」破繭成蝶的故事,在各大網絡刷屏。

這個讓網友欽佩的女孩名叫小秋(化名),今年23歲。在小秋12歲時,她的面部出現嚴重畸形,面容扭曲,由於病變的位置在頭部,神經血管複雜,加之與姥姥、姥爺相依為命,生活條件非常拮据,最終沒有能夠進行醫治,使她頂著這樣畸形的樣子生活了十二年。

對於大多數愛美的女孩子來說,小秋這樣嚴重的畸形已經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肯定會給自己帶去極大的自卑之心。然而,小秋卻是一個特別自信的女孩,她立志成為一名教書育人的人民教師,就這樣她頂著一些人異樣的眼光,堅持完成了自己的學業。然而,由於面部的特殊情況,成為老師的夢想卻讓她一直未能如願以償。

即便如此,小秋依舊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地爭取當「老師」的機會。

小秋的故事在網上引發網友關注後,郭明義愛心團隊聯合瀋陽一家整形外科醫院聯合救助了她,免費為其成功實施了頜面畸形矯正手術。最終,「歪臉女孩」不僅變成容貌美麗的「白雪公主」,還拿到了西藏拉薩那曲第二高級中學頒發的義務支教聘書,圓了自己的教師夢。

看到小秋的故事,很多人都感慨不已,覺得這樣一個不幸的女孩能夠破繭成蝶,改變自己的人生,值得所有人學習和讚揚。其實,在小秋身上,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優點,那就是:自信!

居裡夫人說過:「我們必須有恆心,尤其要有自信!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代價多麼大,這種事情必須做到。」

試想一下,如果小秋因為自己的容貌而自卑,那她怎麼能夠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下完成學業,又怎麼能夠始終朝著自己的志向不斷努力?所以,單憑「自信」這一個優點,便值得所有的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努力去學習。

那麼,對於父母來講,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呢?我覺得,可以從「想」「做」「行」「不」四個字入手,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1、要用好一個「想」字,讓孩子養成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對於孩子來講,天真、率直是他們的天性,而思考卻是要在這份天性之上加上一個蓋子,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壓制一下自己的天性,並通過「想」的方法去判斷是非對錯,去思考解決之道。這樣的做法,對於涉世未深的孩子無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所以,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想」問題,讓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多問一個「為什麼」。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便事事都擋在孩子的前面,越俎代庖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幫孩子「想了」「做了」。要給孩子一個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循循善誘,讓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可行的解決辦法,從而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行為習慣。

2、要用好一個「做」字,讓孩子敢於自己動手嘗試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

魯迅說:「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對父母來說,教育孩子方法很重要,「好讀書不求甚解」肯定是不行的,同樣「知行不一」也是不可取的,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對於我們每一位父母來講,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增強動手能力,是一個怎麼也繞不開的話題。

要「狠得下心」捨得讓孩子吃苦,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要大膽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處置,不要瞻前顧後,既怕孩子累著,又怕孩子碰著,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幫助和幹預。不要怕孩子出錯或是做不好,讓他們以自己的想法為主,父母可以提出一定的建議,但前提是保持孩子獨立思考的行為。不要怕浪費時間,一些在父母眼中舉手之勞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的話,或許會增加十倍以上的時間,這個時候父母千萬不能為了省事,就直接幫助孩子把事情做完,讓孩子少了鍛鍊的機會。

3、要用好一個「能」字,讓孩子感受到更多來自父母親人的肯定和鼓勵。

《莊子·雜篇·列禦寇》中有云:「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

對於父母來說,教育孩子的目的無過於讓他們成為「巧者」「智者」和「能者」。要達到「能」的要求,除了讓孩子在不斷的實踐中養成良好的能力以外,同樣需要孩子的父母親人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和鼓勵,不斷激勵孩子的好勝之心。

當孩子做事情沒有信心的時候,父母要及時鼓勵孩子「你能行」,幫助他們度過心理上的難關,排解掉不自信。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要及時勉勵孩子「你可以」,並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尋求解決之道。當孩子想要半途而廢的時候,要及時告誡孩子「行百裡者,半九十」的道理,讓他們在知禮明禮中鼓足繼續努力的幹勁。

4、要用好一個「不」字,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不會以自己的主觀為轉移。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說過:「生活的目標是使生活合乎於自然規律。」

理解並掌握生活的規律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以及不斷地磨礪,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恰恰就是欠缺這方面的積累。所以,作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這樣的特點,適時地對孩子說「不」,讓他們明白很多事情都不會以他們自己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當孩子為了某種目的任性地哭鬧不停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便「於心不忍」,而放棄了自己的堅持。否則,當孩子從中體會到「甜頭」以後,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他們依舊會採用同樣的方法來迫使父母妥協。只有堅持自己的觀點,敢於把「不」字向孩子說到底、堅持到底,讓孩子明白自己哭鬧也無濟於事,他們才會認清現實,明白父母的用心,以後才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以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意圖。

歸納起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讓他們在懂得更多的道理的過程中明白自己的追求,並為之不斷地堅持和努力。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堅持自己正確的行為和觀點,培養孩子知事懂禮的良好習慣和作風,增強他們知行合一的能力,讓孩子在成長中受到尊重、感到理解、得到信任,並最終把這些化作孩子自信的根基,搭建起孩子進步的階梯。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嘗試4個方法,孩子才會有好未來
    有自信心的人就相信自己的力量,通過努力確保他有所作為。自信來自哪裡?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培養起來的。教育專家認為:孩子有沒有自信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密切相關。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師需要鼓勵更多的孩子,多鼓勵,讓孩子樹立積極的態度和有控制的潛在概念,困難面前說:"你行,你一定能行"。
  • 父母從小培養孩子4個好習慣,對孩子受益終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聰明的父母都知道從小培養孩子有好的習慣,讓孩子有了應對現實的本領,自己就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授「子」以魚不如授「子」以漁。
  • 培養孩子4個好習慣,孩子高情商,孩子的情商你培養過嗎?
    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長期調查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取決於智商,而80%取決於情商。孩子的情商在當今社會就更為重要了,現在社會有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出極端的行為。這都是屬於情商低的表現。那麼要怎樣才能提升孩子的情商呢?
  • 孩子好習慣要從小培養!督促孩子養成這4個好習慣,很必要
    和孩子交流保持積極心態大家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而孩子的模範能力也是很強的,會模仿出家長們的一些動作和語氣,作為父母,我們在教育孩子這方面,應該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父母們都不希望看見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總是想著退縮。
  • 讓孩子養成幾個好習慣,讓好習慣助孩子一臂之力
    都說一個好習慣能夠成就人的一生,一個壞習慣會毀掉人的一生,對於成年人來說是這樣,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這樣,好習慣養成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好習慣一旦養成,會對人的一生有非常大的助推力,會讓人生越走越順,孩子在小的時候是一張白紙,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時期,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這對孩子以後的人生大有好處,以下幾條父母一起來了解一下。
  • 家有女兒,想讓孩子更優秀,一定要培養她們這4個習慣,親測有效
    無論是家裡有男孩還是女孩,父母們對孩子的習慣養成要給他們選擇好的方式去培養,有女兒的家庭,更加要注意但是,這對於女孩來講,這種自信就不是那麼強烈了,所以說,從小我們做父母的就要給女兒培養出她們的自信心。
  • 培養孩子自信心,其實很多父母的方法都用錯了,鼓勵才是最有效的
    為此也在一些研究中發現,如果一個人想要取得好的成就的話,除了發展自己本來較高的智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還要有自信心。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其實孩子的自信心並不是天生的,而是我們在後天的現實生活中,或者是學習中慢慢培養起來的。還有就是和孩子自己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
  • 幼兒缺乏自信心的原因?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然而,在現代教育中,由於過去只注重智力發展,不注重包括自信心在內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的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們的孩子,尤其是中小班幼兒往往較膽小、懦弱,缺乏主動性,獨立性差,更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沒有耐挫感。
  • 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父母很頭痛?培養孩子用餐好習慣的秘訣
    好好吃飯,不只是為了表現好家教、好禮儀。孩子自己吃飯,也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訓練之一。在學習用餐的過程中,能促進孩子手和眼的協調性、讓孩子懂得珍惜食物、並能夠享受用餐的樂趣。從孩子滿6個月大開始吃輔食的嬰兒階段,就是培養孩子用餐好習慣的最佳契機。
  • 培養好孩子要用好方法
    從心理學「習得性無助」實驗中看到,當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無用的,人們會陷於無助和絕望的情緒中。每一個孩子都會很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特別是父母要求和期盼的事,但是如果父母要求過高,孩子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目標,反覆的挫折和失敗感會讓孩子進入「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設定合適的目標,降低要求幫助孩子一步步去達成小目標,用小成功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正確比較。
  •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打掃乾淨自己的房間、書桌整理好。孩子自主高標準打掃房間能夠培養孩子的覺察能力,幫助孩子養成嚴謹認真的優良品質,形成有儀式感的生活意識,培養自主意識。一個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規律性完成自己日常計劃的孩子,必定成就感滿滿!充滿自信心!自信心源於孩子一個個目標的達成孩子成長的足跡會鐫刻下一個又一個腳印。「一切都將會過去,一切都將不會過去」。
  • 考拉熊學寫字:把字練好是培養孩子自信心和耐心最便利的方式
    同時規範書寫漢字的點畫筆法有助於孩子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專注力。對於小學生來說,寫好字主要有以下兩點好處:1.提高學習成績小學階段的知識量不大,也不會太難。試捲成績高的孩子都有以下幾點相通:卷面一定是整潔乾淨的字體一定是端正規範的儘管有些字寫得不好看,但是能看出來是在認真寫。寫字的過程中,是培養孩子仔細觀察的習慣,減少在以後考試中出現因粗心而扣分的現象,間接提高了學習成績。
  • 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至關重要
    家長的示範作用父母要熱愛生活,生活有規律,具有良好的言行習慣和生活習慣,遇事冷靜果敢,正確對待生活中的風浪和衝擊,不把焦慮情緒帶到生活中,有正當的業餘愛好,能夠通過運動等方式排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壓力。對待工作踏實肯幹,甘於奉獻,積極上進,不斷取得進步和成績,傳遞給孩子積極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教育方式方法要尊重孩子。不要用「家長的權威」壓制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要教會孩子懂得尊重。
  • 「歪臉女孩」火了,受資助變身成女神,捨棄百萬年薪赴西藏支教
    「歪臉女孩」火了,受資助變身成女神,捨棄百萬年薪赴西藏支教一個孩子如果能感念父母的恩情,或者牢記他人的幫助,那麼這樣的人在未來一定會因為這樣的特質而被人喜愛,甚至因此成為一個有原則且成功的人,然而,這樣的人在我們生活中卻沒有那麼多
  • 培養寶寶自信心的28個方法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以下是讓孩子從小自信的28個方法,您不妨試試:01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作業有道題不會做。」你在外面一時不能輔導他,告訴他具體時間:「你先自己想想,等媽媽回到家給你講解,好嗎?」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做到這4點很重要
    父母知道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嗎?答案就是自信心。擁有自信心的孩子身上會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不管是對未來的事業,感情還是社交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優勢。而且自信會使孩子更加淡定從容有力量,也會給孩子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與做事不服輸的勁頭,總之,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來說好處很大。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注意外表自信心一般是在孩子的童年時期培養出來的,如果這個時期孩子經常受到別人的喜愛和肯定,那麼孩子就會堅信自己是個優秀的人。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教你5個小妙招
    一個自信的孩子往往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能夠獨立面對事情,自信對於孩子是很重要的,在培養孩子自信這條路上,很多家長都一頭霧水,不知道從哪些方面培養,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生活中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小方法。1.
  • 5個妙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送給各位家長
    在小區裡經常能聽到媽媽們討論,自己家孩子平時特別沒自信。特別擔心將來因為孩子沒有自信力對未來造成困擾。自信是一種特別的魅力,擁有自信力的孩子更是身上伴有著光芒。那麼如何培養孩子自信力呢?小編這裡為你整理了5個可以有效提升自信力的方法。
  • 如何培養好習慣?好學生現身說法「不過夜」竅門,父母當以身作則
    對孩子來說,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道路上將事半功倍。周老師就問他:你為什麼會學習這麼好?他說:老師,我的竅門就三個字,「不過夜」。這裡要注意的是,規則不是我們指定,而是孩子自己去制定。大包大攬和放任不管都是兩個極端,而平等協商是大多數家長都必須補上的一課。在良好的家庭氛圍裡,或是在家庭會議上說出規則的意義、提出建議,孩子認可後,一起來定規則。規則不應該只針對孩子,而是明確哪些是孩子要遵守的,哪些是家長要做到的,我們和孩子一起守住規則,規範言行,養成良好習慣。
  • 父母運用兒童生活自律表,抓住這4點,成功培養孩子自律好習慣
    現在孩子每天起床、洗臉、刷牙都自己積極主動去做了,因此她極力向我們推薦這個育兒小工具。群裡的很多父母也忍不住要了購買連結去買,回家給自己孩子用。然後她們也開始分享使用心得,高呼找到了一個育兒好工具。看到這麼多家長說這個自律表好用,我媳婦也坐不住了,也要給孩子買個用。我告訴她不用買。我媳婦還不信,非要買。我說,等過一個月,你再問問別的家長,這個還好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