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5月14日消息:600個,這是目前上海數學工作者的人數;1/5,這是上海正在執行的國家級數學科研項目的比例。近幾年裡,兩個數字在老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谷超豪心裡打了個結,成為一道難解的「數學題」:上海實施國家戰略,建設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上海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僅靠現有的數學人才夠嗎?
數學家道出肺腑之言
答案是否定的。昨天下午,在復旦大學江灣校區舉行的「上海數學中心」奠基儀式上,谷超豪先生因病沒有來到現場,但人們有幸看到了2010年3月,他給胡錦濤主席的一封信,希望建立「南方數學中心」,這位著名數學家在信中說出了肺腑之言:「我們希望能夠以人為本,遵守學科的發展規律,為青年人的迅速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著眼於學生的培養,著眼於數學學科傑出人才的培養,構造和穩定一支具有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團隊,營造一個真正依科學規律辦事的數學研究平臺」;「上海在建設『中心』的過程中需要數學的支持……上海有海納百川的傳統,有濃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最重要窗口之一。我們希望抓住當前有利的國際形勢,把南方數學研究中心建成為一個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歸的平臺」。
僅600名數學工作者,難載上海社會、經濟發展之重;上海優秀年青學子選擇數學專業的人數正在減少,亟待引起各方關注。谷超豪老人的憂慮化成建言,終於迎來了「上海數學中心」的建立。
數學作用和價值凸現
當今世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學的作用和價值日益凸現。谷超豪的弟子洪家興院士介紹,世界上高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產生,包括生物工程技術的產生,均體現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電子工程(計算機)之間的學科交叉,均離不開基礎數學;世界上重大技術的突破,也均源於數學基礎研究。洪家興有一個實例,大家都知道醫院裡使用的CT,表面上看它是醫學和生物技術,但追根溯源,其依據的數學理論就是在CT技術產生前一百多年數學家所建立的Radon。
鑑於此,許多大國都認識到,數學教育以及數學的科學研究對增強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十分重要。在布希當政的時候,他就成立了美國全國數學教育委員會,在發布了這個命令以後,馬上到白宮旁邊的中學裡演講,他見到那些中學生以及教師說:「如果你們現在數學學不好,比中國和印度的學生差,那麼你們在將來的競爭當中就會處於不利的地位。」在歐巴馬的國情諮文的演講當中,兩次強調了數學和科學的重要性。洪家興說:「我看了谷先生的那封信,反映出一個老科學家、老數學工作者的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胡主席的批示、支持也體現出我們國家領導人的敏銳戰略決策和戰略眼光。」
洪家興認為,上海在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過程中同樣需要數學的支持。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上海的經濟社會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城市建設、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如交通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問題,以及在開放的經濟形勢下,金融、保險領域面臨的許多課題,其切實的解決方案都需要數學科學的支撐。
要引入大師培養學生
目前,「上海數學中心」正向全球數學精英發出「英雄帖」,招聘首席教授、教授、博士後研究人員。這個中心在明年底建成後,研究數學領域的課題僅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責任是培育人才,特別是青年數學人才。
谷超豪成為一代數學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得益於蘇步青、陳建功等前輩大師的教誨。「我們也要引入大師培養現在的學生」,復旦大學數學學院院長吳泉水介紹說,中心將引入12名首席教授,他們都是世界一流的數學大師,而每位首席專家或其組織的團隊每年應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一門基礎課程。
洪家興說:「中國很多學生很有才華,但如果聰明的腦袋放在不恰當的地方,做些花很大精力但沒什麼重要發現的事情,實在可惜!有大師在,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裡融入國際前沿,學習大師的數學品位,知道什麼是『好的數學』。」
「上海數學中心」制定了完整的青年數學人才培養計劃:中心僅招收長學制研究生(5~6年),生源將主要來自國內的優秀應屆本科生及國外高水平大學的優秀學生,每年招生名額為20名。中心的研究生培養實行嚴格的「分流淘汰制度」,提高培養質量。中心的博士學位論文設中、英文兩個版本,須進行國際同行評審。「上海數學中心」同時將建設一批高水平的數學課程和教材,這些課程和教材將向上海市各高校直接開放,亦將通過網絡向全國開放。
讓更多的年青人喜歡數學,成為數學人,讓上海擁有更多的數學工作者,也讓中國成為「數學強國」,這是「上海數學中心」未來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