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
某職專學生王某某在玩「球球大作戰」網路遊戲時,被人以購買低價遊戲道具為由,通過向對方提供的QQ號充值10800元後發現被騙。
民警分析:
此類詐騙受害人平均年齡最小,主要表現為:一是低價銷售遊戲裝備,詐騙分子常利用某款網路遊戲,進行遊戲幣和裝備的買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後,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的方式,得到錢款後立即消失;二是在遊戲論壇上發表提供代練,待得到玩家提供的匯款及遊戲帳號後,代練一兩天後連同帳號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帳號時,雖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資料,待玩家交易結束玩了幾天後,帳號就被盜了過去,造成經濟損失。
網遊詐騙犯罪分子往往只利用微信、QQ、電子郵件等方式商談價格,最後直接使用網上轉帳匯款方式結算,作案手段隱蔽。受騙者以90後、00後青年男性、高校學生、中小學生為主,平均年齡為20歲,男性受騙者比例高達85%。
防範意見:
網路遊戲已成為很多人的主要娛樂方式,而空餘時間較多的學生群體,更是網遊的主力軍,不少人都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玩遊戲的人都知道,想提升遊戲體驗,花錢買裝備是在所難免的,但對沒有收入的學生群體而言,那些價格不菲的點卡、裝備,無疑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在網遊交易詐騙中,騙子以遊戲裝備交易、遊戲帳號交易、遊戲幣交易、遊戲金幣交易、遊戲點卡交易、遊戲元寶交易、各類激活碼交易和遊戲材料交易等名義,通過低價等方式引誘遊戲玩家進行交易,一旦有玩家上當,在受害人轉帳匯款後立即消失。部分案件詐騙分子在交易過程中甚至以激活費、驗證金、保證金、大額退款保證金等多種名目、藉口騙取玩家的錢財。
對於此類詐騙,要避免線下交易,帳戶充值、購買遊戲裝備等應通過正規平臺進行交易,不要輕易相信比市場價格低的廣告。此外,家長要經常教育子女以學業為主,不要過度沉迷網路遊戲。
(公安北辰分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