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六宗最」之六──網路遊戲交易類詐騙

2020-12-27 金臺資訊

真實案例:

某職專學生王某某在玩「球球大作戰」網路遊戲時,被人以購買低價遊戲道具為由,通過向對方提供的QQ號充值10800元後發現被騙。

民警分析:

此類詐騙受害人平均年齡最小,主要表現為:一是低價銷售遊戲裝備,詐騙分子常利用某款網路遊戲,進行遊戲幣和裝備的買賣,在騙取玩家信任後,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的方式,得到錢款後立即消失;二是在遊戲論壇上發表提供代練,待得到玩家提供的匯款及遊戲帳號後,代練一兩天後連同帳號一起侵吞;三是在交易帳號時,雖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資料,待玩家交易結束玩了幾天後,帳號就被盜了過去,造成經濟損失。

網遊詐騙犯罪分子往往只利用微信、QQ、電子郵件等方式商談價格,最後直接使用網上轉帳匯款方式結算,作案手段隱蔽。受騙者以90後、00後青年男性、高校學生、中小學生為主,平均年齡為20歲,男性受騙者比例高達85%。

防範意見:

網路遊戲已成為很多人的主要娛樂方式,而空餘時間較多的學生群體,更是網遊的主力軍,不少人都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玩遊戲的人都知道,想提升遊戲體驗,花錢買裝備是在所難免的,但對沒有收入的學生群體而言,那些價格不菲的點卡、裝備,無疑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在網遊交易詐騙中,騙子以遊戲裝備交易、遊戲帳號交易、遊戲幣交易、遊戲金幣交易、遊戲點卡交易、遊戲元寶交易、各類激活碼交易和遊戲材料交易等名義,通過低價等方式引誘遊戲玩家進行交易,一旦有玩家上當,在受害人轉帳匯款後立即消失。部分案件詐騙分子在交易過程中甚至以激活費、驗證金、保證金、大額退款保證金等多種名目、藉口騙取玩家的錢財。

對於此類詐騙,要避免線下交易,帳戶充值、購買遊戲裝備等應通過正規平臺進行交易,不要輕易相信比市場價格低的廣告。此外,家長要經常教育子女以學業為主,不要過度沉迷網路遊戲。

(公安北辰分局供稿)

相關焦點

  • 【致全區人民群眾的一封信】有效預防六類電信網絡詐騙
    【致全區人民群眾的一封信】有效預防六類電信網絡詐騙 2020-12-11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成年人上網受到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增多
    一、未成年人易上當受騙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針對未成年人的電信網絡詐騙,多以紅包返利、銷售遊戲裝備、抽獎中獎、木馬連結等形式為主,利用未成年人防範意識低、好奇心重、易被小利吸引等特點,引誘被害人在無意中將錢款轉給騙子,繼而實施詐騙。
  • 向電信網絡詐騙說「NO」
    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78.2萬起,日均發案2100多起;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3萬。2014年至2019年,全國各地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年均被騙額達上百億元,不少地區人均損失呈現逐年上升態勢。電信詐騙是一種遠程非接觸性犯罪,其作案手段頻繁更新、新技術加速迭代、一通電話、一條簡訊,一不小心,錢可能就沒了;詐騙劇本花樣百出,屢打不絕,欠費了、中獎了、退稅了……而近年更是呈現虛擬化、智能化、集團化、國際化特點,上下遊形成分工明確、組織嚴密的黑灰產業鏈和犯罪利益鏈。
  • 【防詐騙】預防電信網絡詐騙9大類型第二類——通訊網絡詐騙之購物類
    【防詐騙】預防電信網絡詐騙9大類型第二類——通訊網絡詐騙之購物類 2020-06-05 04: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學季別忘防範電信網絡詐騙
    開學季別忘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隨著開學季到來,在做好衛生防疫的同時,電信網絡詐騙也成為家長和同學們需要提防的重點。在此,向廣大學生和家長提個醒,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提高安全意識不容忽視!虛假交易類、刷單返利類和網絡貸款類詐騙侵害。
  • 預防電信詐騙:一文看懂防範電信詐騙攻略
    電信詐騙套路深,學好知識好防身目前主要的電信詐騙有以下幾種碰到這幾種情況千萬要小心!、以上六種是常見的電信詐騙,公安部官方微博「中國警方在線」近期發布了一則微博,發布了最全60種典型網絡詐騙手段,這些都是血汗錢堆出來的案例,請所有人趕緊查收。
  • 十二個「錦囊」,輕鬆應對電信網絡詐騙!
    >為您深度剖析揭秘騙子的伎倆【大學生最常見的騙局】結合日常警情,我們統計發現,大學生最常遇見的五類騙局分別是:刷單兼職詐騙、網絡購物詐騙、冒充客服詐騙、交易詐騙、盜用QQ詐騙。警方提醒:首先,網絡刷單是涉嫌違法的虛假交易行為;其次,切勿輕信低門檻、高回報的兼職信息;第三,要求先給對方付款的兼職,一律是詐騙。網絡購物詐騙案例:前段時間,大學生小王在網絡商城買手機,看中了一款二手蘋果手機。
  • 警惕網絡購物類詐騙,牢記這幾類詐騙套路!
    警惕網絡購物類詐騙,牢記這幾類詐騙套路!近年來各種電信網絡詐騙套路花樣百出時不時就又給小編嚇出一身冷汗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網絡購物類詐騙此類詐騙一直是高發的詐騙類型之一眾多市民深受其害但是沒關係
  • 電信詐騙「八個凡是」「六個一律」
    詐騙手段花樣多 不聽不信不轉帳 警方提示「八個凡是」凡是網上貸款需要先交錢的就是詐騙!凡是網上兼職刷單刷信譽的就是詐騙!凡是公檢法電話要求轉帳的就是詐騙!凡是網上交友投資賭博類的就是詐騙!凡是冒充客服退款轉連結的就是詐騙!凡是網戀後各種理財要錢的就是詐騙!
  • 【預警提示】網絡詐騙「七宗最」大揭秘
    2020年5月,本區「網絡詐騙類案件」警情高發。小編為大家列數、分析一下此類案件的「七宗最」。價值700萬的「學費」,學到就是賺到。天時不知不覺2020年已走過了一半從大數據分析網絡詐騙類案件已進入了高發期5月全區接報網絡詐騙類案件174起環比上月27.54%
  • 遇電信網絡詐騙打110!河北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成立
    河北新聞網訊(實習生董達 河北日報記者陳誠)11月17日,省(石家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在石家莊市公安局正式揭牌。群眾一旦遭受電信網絡詐騙,可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110指揮中心在初步研判案情後,會在第一時間將警情轉至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 【反電信詐騙】請警惕五類常見電信詐騙類型
    藍皮書指出:「2019年各種傳統犯罪向網際網路遷移,網絡犯罪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網絡電信詐騙高發、易發的態勢明顯,造成的財產損失巨大,社會危害極大,近年來執法、司法機關也在不斷加大打擊力度」。為了有效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警察蜀黍向您揭穿以下五類常見且多發的電信詐騙手段,提醒廣大群眾保持高度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致全市中小學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當前,我市中、小學學生及家長被電信詐騙常見手段主要包括:    1.網路遊戲產品虛假交易類詐騙:犯罪嫌疑人在社交平臺發布遊戲幣充值等優惠廣告,製作虛假的充值截圖給被害人獲取信任,誘導被害人付款實施詐騙。或者犯罪嫌疑人以出售遊戲外掛、遊戲代練、解除遊戲防沉迷限制等為由,誘導被害人匯款實施詐騙。
  • 最全電信詐騙:七大種類60種網絡詐騙手段
    最全電信詐騙:七大種類60種網絡詐騙手段一、仿冒身份欺詐特點:通過冒充偽裝成領導、親友、機構單位等身份進行欺詐。六、釣魚、木馬病毒類欺詐特點:通過偽裝成銀行、電子商務等網站竊取用戶帳號密碼等隱私的騙局。41.偽基站詐騙:犯罪分子利用偽基站向廣大群眾發送網銀升級、10086移動商城兌換現金的虛假連結,一旦受害 入點擊後便在其手機上植入獲取銀行帳號,密碼和手機號的木馬,從而進一步實施犯罪。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漫畫」解析電信詐騙套路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漫畫」解析電信詐騙套路 2020-12-16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電信網絡詐騙上當者過半是90後 男性數量是女性近兩倍
    8月6日,騰訊守護者計劃防範新型電信網絡詐騙公益行動"微反詐行動"啟動,同時發布《電信網絡詐騙治理研究報告(2019上半年)》,揭示了上半年電信網絡詐騙現狀和7大特徵。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電信網絡詐騙中交易詐騙、兼職詐騙、交友詐騙、返利詐騙合計佔比超70%,被害人性別分布上,男女比例分別為63%、37%,男性被害人數量是女性的近兩倍。
  • 【以案說法】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以案說法】電信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2021-01-15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惕】電信網絡詐騙並不可怕!牢記「十二個凡是」!
    成為騙子下手的重點目標團團結合身邊的典型詐騙案例為您深度剖析揭秘騙子的伎倆【大學生最常見的騙局】結合日常警情,我們統計發現,大學生最常遇見的五類騙局分別是:刷單兼職詐騙、網絡購物詐騙、冒充客服詐騙、交易詐騙、盜用QQ詐騙。
  • 石樓:關於預防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的通告
    關於預防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的通告廣大市民、網民:當前,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日益猖獗,詐騙手段形式多樣複雜,尤其是網絡貸款、冒充客服購物理賠、虛假網站平臺投資理財、冒充公檢法、冒充京東購物/淘寶兼職刷單、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理財、註銷學生貸徵信、抖音/快手/網路遊戲免費贈物廣告類詐騙比較突出,給人民群眾財產利益造成巨大損失,為預防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發生和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 購買遊戲裝備受騙、網貸受騙…鹽津一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匯總
    2020年9月7日至9月13日一周內,鹽津共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起,其中,購買遊戲裝備類1起,貸款詐騙類1起,累計涉案金額6萬8千餘元。購買遊戲裝備類詐騙典型案例: 2020年9月12日,鹽津籍王先生在玩遊戲領取福利時掃描對方發送的二維碼,被詐騙4000餘元。案例分析: 在遊戲交易中,騙子都有基本的「套路」。騙子先是在遊戲聊天頻道、交易平臺、貼吧、討論群、論壇等發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