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潤疆|文學「結對子」,一起講好中國故事

2020-12-20 澎湃新聞

新疆是多民族文學共同繁榮的珍貴疆土。

自2011年以來,上海作協和新疆作協展開文學「結對子」,通過舉辦創意寫作培訓班,組織文學交流活動,召開作家作品朗讀會、研討會等方式,廣泛地開展兩地文學交流活動。這也是東西部兩地跨度最遠的結對文學團體。

豐富多彩的文學交流也在出版領域共同「開花」。比如「新疆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作品工程」陸續翻譯出版上海著名作家的作品集,上海作協所屬《收穫》《上海文學》《上海文化》《思南文學選刊》等刊物持續加大對新疆各民族作家的關注和扶持力度,自治區文聯的文學雜誌《西部》也重點刊發上海作家的作品和專輯。

「在我們接下來的脫貧攻堅主題創作中,也會書寫上海援助新疆醫療、教育等扶貧事跡。」上海作協創聯室主任薛舒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明年上海作協還要派出一批作家去新疆採風,深入生活,以親歷者、在場者和參與者的筆觸,見人、見事、見情,創作出一批把握時代脈搏、振奮民族精神的優秀文學作品。

在上海援疆指揮部 全文供圖:上海作協新疆作家來上海,展現新疆文學的美好圖景從2012年開始,一年一度的「新疆作家創意寫作培訓班」是上海作協和新疆作協對口支援活動項目,新疆作協每年選派十幾位優秀的少數民族作家來到上海,進行創作能力培訓、作品研討交流,上海作協則請到了國內知名教授、學者為他們進行授課。

2014年,由楊斌華、狄力木拉提·泰來提編選的上海市作家協會新疆作家創意寫作培訓班作品集《愛在身邊》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本收錄第一、二屆新疆作家創意寫作培訓班學員部分作品的文集,共分小說、詩歌、散文三大板塊,展現了新疆當代文學新人的寫作特色和文學成就。它的誕生,勾勒出中國當代文學發展更立體、生動、完整的面貌。

在上海作協研究室主任楊斌華看來,「培訓班」的舉辦是上海作協近年工作中的一個亮點,也是作協系統和高校系統資源互補,協同配合,發現、扶植和打造創作人才,培育優秀文學作品的有益探索。「我們期待著民族作家通過學習和培訓,開闊文學視野,提升創作水準,調動生活積累,能夠寫出更多更好具有濃鬱民族風格、鮮明創作個性的精品佳作。」

2017年4月8日,《上海作家協會與新疆作家協會文學交流合作協議》在上海青浦文學營正式籤署。上海作協黨組書記王偉和自治區文聯副主席、新疆作家協會主席阿拉提·阿斯木代表兩地作協在合作協議上簽字。同一天,「第六屆新疆作家創意寫作培訓班」在上海青浦文學營開班,來自南北疆十多個地州市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等4個民族的小說家、詩人、散文家、評論家和翻譯家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學習、採風生活。

上海作家採風途中,借柯爾克孜族人家的屋子,吃自帶的囊。豐富的文學「互動」還走進校園、深入社會。比如2015年5月,由新疆作家協會、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圖書館、上海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海上心聲夏季專場「天山的祝福—新疆詩歌全國行」活動在上海師範大學徐匯校區隆重舉行。當天的朗誦會非常成功,展現了新疆多民族詩歌創作的豐碩成果,讓更多人領略到了當代新疆文學的美好圖景。

上海作家到達海拔五千米的帕米爾高原不僅有「新疆來上海」,還有「上海去新疆」2018年8月30日至9月7日,「上海—新疆文學周」在新疆舉行,「上海作家克拉瑪依創作基地」正式掛牌成立,楊浦作協與克拉瑪依作協形成「幫扶結對」。此後,上海作協也大力支持普陀作協與喀什作協結對,希望通過與喀什作家的交流,培養文學人才,繁榮文學創作。

2019年盛夏,以王偉為團長,秦文君、殷健靈、陸梅、楊斌華、程小瑩、薛舒、那多、桂傳俍、路明、餘靜如、徐暢等老中青知名作家為團員的「上海作家代表團」踏上喀什之旅。他們走老城體察民風民情、臨現場察看支援成效、入民戶了解脫貧情形、到口岸尋訪守邊軍警,並與援疆幹部作傾心交談。採風踏訪歸來,上海作家們用得心應手的筆表達各自的感悟,留下一段段關於詩與遠方的新記錄。

「如果說上海是一個炫目的萬花筒,那麼喀什就堪稱一塊斑斕的調色板。豐厚的歷史文化,壯闊的自然景色,濃鬱的民族風情,還有各族人民協力創造的鮮活的社會生活,使得喀什在作家的心目中不斷地綻放異彩。大家親臨其地,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化作紙上流淌的文字,匯聚成風格各異的短章長篇。」

王偉表示,上海和喀什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多個領域展開了頻密的往來與合作,而文化的對口交流始終是其中一個重要板塊:「它帶來的成果或許無形,卻能真切地感受到,那就是上海和喀什人心裡的距離更近了。」

採風活動結束後,上海作協還組織了創作成果集中展示,其中部分援疆創作作品發表於《新民晚報》「十月談」欄目。2019年11月,上海作協又與上海文藝出版社籤訂了喀什採風文集《我到新疆去》出版協議,對援疆採風活動中創作的作品進行結集出版。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上海作協今年同樣組織了作家開展喀什主題採風活動,分別以上海援疆重點工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邊疆和民族地區新發展新面貌等為主線,深入基層、牧區、邊疆邊防和貧困地區的諸多社區、鄉鎮、學校,並將譜寫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教育| 傳播中華經典 踐行文化潤疆——「文化潤疆大講堂」第三講在...
    教育 | 傳播中華經典 踐行文化潤疆——「文化潤疆大講堂」第三講在喀什六中開講 2020-12-14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者見面會、下鄉文化演出…北京援疆多舉措推進文化潤疆 - 新京報...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揮部副指揮程永濤表示,文化潤疆通過多層次開展的交往交流交融活動,使兩地群眾感情日益深厚,同時還可以增加文化認同感、增強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社會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  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劉開陽表示,在文化潤疆的大背景下,兒童文學作家周敏能夠來到和田當地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場讀者見面會,給大家分享她的想法,是一件非常貼近實際且有意義的活動。 對於已經五次入疆的作家周敏來說,她對和田是有比較特殊的感情的。
  • 杭州市文聯藝術家「文藝輕騎兵」來阿克蘇市開展文化潤疆結對走親...
    12月1日至5日,我愛浙疆——「最美相融·攜手追夢」杭州市文聯藝術家「文藝輕騎兵」來到阿克蘇市開展文化潤疆活動。杭州市文聯還與阿克蘇市文聯籤約了《關於加強文化藝術交流的合作協議》杭州援疆結對村送去「村晚」杭州援疆教師倪靈俊、蔣利利、熊曉莉、鄭珍珍 舞蹈《民族團結一家親》12月2日下午,阿克蘇市依幹其鄉依爾瑪村文化禮堂熱鬧非凡,我愛浙疆——「民族團結一家親·我們的村晚
  • 100餘名首都藝術家送文化入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首都文化月演出在和田拉開帷幕;北京援疆團隊多措並舉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四年間投入8858萬元  10月12日,一場特殊的讀者見面會在和田地區圖書館一樓大廳召開。  北京市文聯副主席劉開陽表示,在文化潤疆的大背景下,這場讀者見面會是一件非常貼近實際、有意義的活動。    兒童文學作家以和田女孩為原型創作  對於已經五次入疆的作家周敏來說,她對和田是有比較特殊感情的。
  • 【權威訪談】深入開展文化潤疆 持續推進旅遊興疆
    未來新疆將如何大力推進文化潤疆工程、實施旅遊興疆戰略?日前,新疆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副廳長侯漢敏。  「三個著力」,推進「文化潤疆」工程  「『十四五』時期,新疆文化旅遊事業大發展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注重戰略性、把握規律性、體現創新性、突出實踐性,高質量謀劃好
  • 推進「文化潤疆」工程,新疆新和縣再現千年漢唐古韻
    中國日報12月2日新疆阿克蘇電 12月1日上午,新疆阿克蘇地區「文化潤疆」示範基地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唐安西都護府文化園順利舉行。同日,新疆新和縣博物館開館儀式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新和縣博物館順利舉行。
  • ...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 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
    習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李克強主持 慄戰書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 汪洋講話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9月25日至26
  • 麗水援疆:國語朗讀增認同、文化潤疆沁人心
    一條長虹架起民族團結橋梁:橋梁,在不斷延伸,飛架在麗水和新和的上空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在「我是朗讀高手」前期取得成效基礎上,麗水援疆指揮部開展「最美國語:歌誦祖國共迎中秋」文化主題朗誦活動,麗水市和新和縣共千名學生通過指揮部打造的「同步課堂」雲端授課系統「面對面」一起朗誦國語、交流詩詞、比賽成語,共同品味中華經典,感受國風魅力。
  • 麗水援疆:國語朗讀增認同、文化潤疆沁人心
    一條長虹架起民族團結橋梁:橋梁,在不斷延伸,飛架在麗水和新和的上空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在「我是朗讀高手」前期取得成效基礎上,麗水援疆指揮部開展「最美國語:歌誦祖國共迎中秋」文化主題朗誦活動,麗水市和新和縣共千名學生通過指揮部打造的「同步課堂」雲端授課系統「面對面」一起朗誦國語、交流詩詞、比賽成語
  • 以筆會友促交流 紮實推進文化潤疆工程
    新疆書法家協會會員、博樂市書畫院專職書畫家王瑜說:「在學習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之際,我們文藝工作者要用手中的筆,不斷創作更多的優秀文藝作品,講好新時代的新疆故事,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新時代黨中央治疆方略
  • 新疆師範大學成立文化潤疆研究院
    新疆師範大學成立文化潤疆研究院 2020-12-13 0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志·潤物·為民」:開創文化潤警新局面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烏什縣公安局在文化潤疆的精神指引下,通過政治輪訓、集體研討、專題學習、每日晨讀等方式,在全局深入開展文化潤警,進一步堅定政治方向,築牢忠誠信仰。政治輪訓分批學。烏什縣公安局以文化潤警為目標,以警營文化建設為抓手,堅持創新文化載體,精心打造警營文化建設陣地,發展文化軟實力,提升隊伍凝聚力。夯實陣地建設。烏什縣公安局以警營文化建設為抓手,打造和諧人文環境,各所隊在現有條件基礎上,集思廣益、亮點紛呈。在辦公樓內,先後建立起黨員活動室、警營書苑、心理輔導室、文娛活動室等重點陣地。
  • 馬蘇央視「心連心」慰問獻唱《娃哈哈》 以文化潤疆傳遞正能量...
    中國娛樂網  昨晚,《2020「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心連心」慰問演出》走進新疆喀什播出,演員搜馬蘇馬蘇前往莎車縣,瀏覽當地的風土人情,開啟一段文化潤疆之旅。         此次,搜馬蘇馬蘇以文化志願者的身份來到莎車縣第六幼兒園,與小朋友們一起遊戲、唱歌和跳舞,給孩子們帶來了溫暖與歡樂。在與幼兒園的老師聊天中,搜馬蘇馬蘇了解到國家對於莎車縣教育事業的重視與支持,孩子們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 河南文化潤疆博雅集團捐贈10萬元紅色書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朱濤 通訊員 王琰  7月24日,河南省直書協文化援疆暨博雅文化產業集團援疆公益活動在哈密紅星軍墾博物館舉行。  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徐慧前介紹,在黨中央召開全國第七次援疆工作會議和河南省委布署全方位、多層面做好援疆工作之後,博雅文化產業集團第一時間來到新疆,以實際行動詮釋愛心,文化潤疆,向兵團十三師紅星軍墾博物館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紅色讀物,體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社會擔當。
  • 新疆師範大學成立文化潤疆研究院_中新網_新疆新聞_新疆新聞網
    新疆日報訊(記者趙西婭報導)12月10日,新疆師範大學文化潤疆研究院成立。該院將為文化潤疆工程系統推進提供決策參考、對策建議。  新師大文化潤疆研究院重點研究方向為文化潤疆理論研究、中華文化認同研究、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研究、新疆文化藝術傳播研究等,將開展相關研究、諮詢、培訓等相關工作。
  • 京疆結對,幫教師提高普通話水平
    「京疆一家共普話,手拉手來心連心。北京兄弟傳經驗,共建民族兄弟情。」在「京疆情」推普幫扶公益活動啟動儀式上,新疆阿克陶縣央其買裡村小學教師爾薩用一首詩表達了自己的心情。今年7月以來,首都北京連線帕米爾高原東麓的新疆阿克陶縣,在線啟動了「京疆情」推普幫扶公益活動。該活動通過兩地學校結對,由北京的教師網絡在線幫扶阿克陶縣尚不能勝任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的教師提高普通話應用能力。阿克陶縣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部、塔裡木盆地的西部邊緣,是我國最西端的縣級行政區,是「三區三州」中的深度貧困縣。
  • 探索講好中國故事的翻譯理論
    當前中國對外宣傳的重要任務在於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對推進文化「走出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促進文化「走出去」通暢的一座關鍵橋梁,就是翻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個講清楚」,中國故事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中國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對外傳播;二是中國國情和特色社會文化的對外翻譯。
  •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深入理解傳統文化 助力講好中國故事 2020年05月13日 08:5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徐兆壽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文化館裡火又火 「文化潤疆」添活力
    近年來,新源縣文化館不斷加大免費開放力度,全面推出線上線下文化惠民活動,以「免費培訓,公益服務」為原則,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豐富各族群眾的生活,讓各族群眾享受到文化惠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  在新源縣文化館裡,聲樂、美術、舞蹈等培訓班正開展的如火如荼。
  • 江蘇科大與新疆中學生開展英語結對交流活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王鄂蘇)12月16日,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新疆分團聯合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黨支部舉辦了一場線上「英語建橋,文化共揚」語連鎮·疆共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