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開進武陵山
12月26日上午,黔張常鐵路張家界西站。 本版照片均為湖南日報記者 郭立亮 攝
12月26日上午,首趟長沙至張家界動車C8030次抵達張家界西站,來自廣東的遊客在動車前拍照留念。
12月26日上午,張家界西站候車大廳,兩位旅客展示臨時車票,他們準備乘坐高鐵前往長沙。
12月26日8時30分,一列和諧號動車組從張家界西站駛出。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彭業忠 肖洋桂 寧奎 通訊員 曾偉
高鐵來了!
12月26日,黔張常鐵路開通運營,奔馳的列車穿行於常德、張家界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三地,帶來了火爆的客流。
「首發車爆滿,超員!」6時28分,長沙站至張家界西站的C8030次列車徐徐駛出,列車長劉翠掩藏不住雀躍的心情。這趟開往武陵山區黔張常鐵路的首趟列車定員613人,實際客流達687人。
「以後坐動車回家是首選」
7時38分,記者搭乘另一趟從長沙站發往張家界西站的C8040次列車,感受沿線百姓的喜悅之情。
「以後坐動車回家是首選!」家住張家界市區的麻蕊,剛剛與丈夫告別。這些年,丈夫在長沙工作,她在老家照顧家庭,兩人長期異地分居。
「我以前來長沙看老公,要麼開車,要麼拼車,一趟下來至少花5個多小時。」麻蕊前幾天得知張家界要通高鐵,從長沙乘車只需3小時左右就能到,她立馬買了回家的動車票。
在另一節車廂內,在香港中文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的湯同學,趁著假期,和母親來湖南「高鐵遊」。她告訴記者,她們兩天前從香港西九龍乘高鐵到了長沙,專程「打卡」了幾家網紅店,現在又坐動車前往張家界。
車廂內,列車員吳田始終微笑著為旅客服務。這位「95後」列車員之前在長沙南至香港西九龍的高鐵列車上值乘。
黔張常鐵路通車前,她通過選拔進入了長沙客運段動車三隊,值乘開行於黔張常鐵路的列車。
「我的老家在常德,為家鄉人民服務倍感自豪。」吳田微笑道。
載著滿車的歡聲笑語,列車朝武陵山深處飛馳。
「張家界的客流將越來越火」
平穩行駛了約2小時後,C8040次列車抵達常德站。
站臺上,一支45人的旅遊團在導遊胡攀的帶領下上了車,他們的目的地是張家界。
這支旅遊團來自廣東,60歲的何做是第三次去張家界旅遊。「每次旅遊都有不同感受呢!」何做回憶,2010年第一去張家界時,要從長沙轉汽車,費時又費力。這次,他報了旅遊團,先在常德旅遊,再坐動車去張家界,方便多了。
胡攀告訴記者,公司一年接待廣東遊客達15萬至18萬人次,黔張常鐵路開通後,生意一定會越來越好。
車廂裡,最高興的莫過於張自雄夫婦倆。退休後居住在常德市城區的張自雄,正坐在窗前向妻子馮丙桃介紹沿線車站情況。乘著動車出行,年逾七旬的兩老格外興奮。
常德市境內設牛車河、桃源、常德3座客運車站,其中桃源站為了體現桃花源的意境,在內部裝修裝飾上也體現了桃花花瓣的元素。
「造型悠然而不失美感!」張自雄饒有興致地向妻子說道。
黔張常鐵路沿線兼具現代風格與濃鬱民族特色的車站站房,如同一顆顆耀眼的「明珠」,串成了崇山峻岭間的一條靚麗風景線。
中鐵城建集團黔張常鐵路項目經理王立異向記者「如數家珍」般介紹,黔張常鐵路突出「站城融合、一站一景」,每一個站都充滿了文化氣息。
沿線建築面積最大的縣級車站——龍山北站,設計元素提取自當地傳統民居土家吊腳樓;桑植站房則以「破繭成蝶」為意,呈現出飛簷翹角的造型。
說話間,C8040次列車於10時34分抵達了終點站張家界西站。
這座以青山疊嶂為設計元素的站臺,與張家界「廊橋百裡、奇峰疊翠」的自然景觀遙相呼應。
「2020年,張家界西站預計發送旅客180餘萬人次。」張家界西站站長李芳信心滿滿地說,張吉懷鐵路建成通車後,張家界西站的日發送客流有望突破1萬人次,年發送旅客可達350萬人次,「張家界的客流將越來越火!」
「這是龍山的第一趟列車」
26日下午3時45分,C8052次列車駛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北端的龍山北站。
這是黔張常鐵路通車後,第一趟途經龍山北站的動車,也是龍山縣歷史上的第一趟鐵路列車。
一個滿臉笑容的小個子,從車廂裡走了出來。眼尖的乘客們一眼就認出:「那是龍清泉!」原來,兩屆奧運會舉重冠軍龍清泉,這次專程與妻子乘動車回龍山老家看望父母。他笑眯眯地用龍山話講:「家鄉通了高鐵,真讓在外的龍山人高興!」
此時,在龍山北站站前廣場上,80歲的彭蓮英和70歲的彭秀雲兩位土家族老人,滿臉喜色,像過節似的,專程從近百裡外的鎮上趕來,就是想看看火車。
龍山北站所在的石羔街道辦事處主任向多龍說,最近幾天,這裡都像趕場,來看熱鬧的土家、苗、漢各族百姓很多,都感嘆家鄉變化大,感嘆黨的政策好。
在土家族文化元素濃厚的龍山北站候車室裡, 66歲土家族老漢向寬清和老伴一起,購買了龍山首趟列車車票,準備前往湖北鹹豐。
「這是龍山的第一趟列車,意義不一樣!」在部隊歷練過的向寬清和老伴,都是一臉的喜悅!
近8000平方米的候車室裡,有結伴而行的,有子女帶著父母來的,有年輕的,有年老的,大家的笑容如春風拂面。
龍山縣縣長時榮芬,把黔張常鐵路稱之為「希望之路、發展之路、幸福之路」。
龍山縣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三棒鼓的代表性傳承人李有為,為此專門寫了三棒鼓詞《火車通龍山,百年夢已圓》:
脫貧在攻堅,火車就是錢,土家苗寨土特產,出口賺美元。
高鐵通龍山,百年夢已圓,以後出行好方便,省時又省錢。
乘車溫馨提示
1.長沙旅客在哪裡乘車?
提醒長沙旅客注意,當前為黔張常鐵路通車運營的過渡期。旅客需從長沙火車站乘車前往張家界、湘西州。
明年,烏山聯絡線通車後,長株潭城際鐵路將與石長鐵路連接。屆時長沙旅客既可以從長沙站,也可從高鐵長沙西站等長株潭城際鐵路站點乘車前往。
2.旅客每天可乘坐哪些車次?
當前,長沙站至桑植站、龍山北站以及湖北的來鳳站、鹹豐站之間,每天均只開行一對動車。湖南目前還沒有開行到重慶黔江站的車次。
12月30日,全國鐵路將進行運行圖調整,屆時黔張常鐵路將開行動車組列車日常線12對、高峰線8對,還將開行普速列車7對。明年春運,還將進行一次運行圖調整。
隨著車次的增加,部分站點間的車程也將有所調整。黔江至常德最快可3小時9分到達,長沙至張家界的車程最快為2小時40分。
3. 黔張常鐵路的票價怎樣?
由於全國鐵路於12月起實施差異化票價,因此,黔張常鐵路的票價根據不同車次、不同席位而有所不同,旅客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車次。
以長沙站至張家界西站為例,二等座票價從100元至103元、108元、113元不等;一等座從166元至174元不等。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整理)
大事記
2011年2月,黔張常鐵路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正式立項。
2014年12月16日,黔張常鐵路正式動工建設。
2015年3月23日,黔張常鐵路常德段徵地拆遷啟動。
2018年10月29日,黔張常鐵路全線技術難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重點控制性工程——長灣澧水大橋合龍。
2019年9月25日,黔張常鐵路開始聯調聯試。
2019年12月26日,黔張常鐵路開通運營,常德、張家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邁入高鐵新時代。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鄧晶璡 通訊員 曾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