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警行列中,她是錚錚「女漢子」,身著黑戰甲,一心保家衛國;在社區,她變身「柔情女俠」,換裝藏藍色,心中牢記從警為民,初心不改。她將特警人的特別守紀律、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的光榮傳統帶到社區治安工作中,將平安和幸福送到千家萬戶,她就是雲瑞清。
雲瑞清,現任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賽罕區分局人民路派出所富興社區民警,在任期間曾兩次獲得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嘉獎,並獲得社區優秀民警的稱號。
十年特警生涯 初心終不悔
2003年,警校畢業的雲瑞清從警第一年就來到了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特警支隊,這一幹就是十年。「這十年來,我把青春奉獻在那裡,也在那個特殊隊伍的歷練下逐漸成長。」雲瑞清和同事們,每天都要在內蒙古師範大學的操場上,進行體能、技能、基本拳法、警務戰術各項訓練,每天的訓練時間都在一個半小時以上,這已經持續十個年頭了。「來這裡,沒有男女之分。」雲瑞清說。
回想起剛當特警的時候,雲瑞清有些激動,「剛開始接觸到這項工作的時候,人整天都處在興奮狀態,希望能夠趕緊接到任務。」2003年夏天的一場大雨讓雲瑞清記憶猶新,「我記得那是一個周末,我正和朋友在外面吃飯,突然接到單位打來的電話。當天的雨特別大,沒有辦法,我趟著水回到了單位,得知賽罕區巧報鎮後巧報村商業街一個正在施工的住宅樓突然倒塌,有人被困。」事故發生後,防暴、消防、交警等150餘名民警趕到了現場。「雨太大,車輛都無法行進,雨水灌進了雨鞋,機器無法運轉,大家用手把磚和水泥板一塊兒一塊兒搬走,經過5小時的緊急救援,被困在地下室的7名工人被逐一找到。當時哪裡顧得上疲憊,只要能把人救出來,再苦再累也值得。」雲瑞清說。
2005年底,雲瑞清接到了她工作以來的第一次帶槍任務,抓捕一名涉嫌綁架的犯罪嫌疑人,「那已經是年底,天氣特別寒冷。我們接到的任務是,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躲藏在山裡,我們要將其儘快抓捕歸案。我們每個人都配了槍,在山裡展開了拉網式的排查。這也是我第一次執行的大型抓逃任務。在排查過程中,犯罪嫌疑人被抓獲。雖然那一夜沒有休息,但是回想起來還是很自豪。」雲瑞清講述起她的從警經歷,言語中流露出她對工作的熱愛。
投身社區民警 使命扛在肩
2015年,為切實加強社區工作,在上級公安機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雲瑞清來到人民路街道派出所擔任社區民警,無論在特警隊還是在派出所,她始終把誠心當做聯繫群眾的法寶,熱情服務,以誠相待,盡最大努力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不論群眾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是求助,都耐心的傾聽,竭盡全力的幫助。
家住富興社區的李阿姨今年78歲,17年前再婚和老伴兒組成新的家庭,可好景不長,五年前老伴去世,繼子要將她趕出家門,雖然最後李阿姨通過法律手段,取得了房屋的居住權,可患有多種慢性病的老人時常感到寂寞無助。今年9月份老人患上了帶狀皰疹,雲瑞清得知後趕到老人家中,幫她購買了藥品、食品。年紀大的李阿姨眼睛不好,細心的雲瑞清就把藥的用法與用量都寫在藥盒上,叮囑老人按時吃藥,還經常去陪伴她,疏散老人鬱結的心情。雲瑞清讓李阿姨感受到了女兒般的溫暖貼心,雖然日子過得艱辛,可心裡卻暖暖的。每次雲瑞清離開,李阿姨都依依不捨拉著她的手再三叮囑有空常來。
像這些為群眾排憂解難的事,對於雲瑞清來說,早已是習慣成自然。2018年10月下旬的一天,人民路街道派出所行政拘留了一名「特殊」的違法行為人。田某,60歲,與93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因賭博被拘留後,家中年邁的母親無人照看,家中事務也無人料理。雲瑞清將田某的實際情況上報給上級領導,經批准,為田某辦理了請假出所的手續,讓其能夠回家盡孝,照顧母親,同時叮囑他遠離賭博,多關心老人。
2019年國慶期間,雲瑞清放棄了難得的假期,回到所內值班備勤。10月2日上午,一位老大爺在散步時撿到了一個錢包,包內有身份證、銀行卡等證件。通過老大爺的描述,撿到錢包的地方是富興社區內的恩和家園小區,雲瑞清迅速通過社區居委會、恩和物業、恩和保安隊等尋找失主。在她的積極聯繫下,不到一個小時便聯繫到了失主,準備坐火車出門的吳先生正在為丟失錢包和身份證而發愁,雲瑞清的一個電話猶如雪中送炭。
在工作之餘,雲瑞清積極為大學路小學的孩子們進行法制教育並組織學生開展各項志願者服務。「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是社區民警工作的重心,雲瑞清用她的真心感動了身邊的人,轄區居民稱她為「群眾身邊的暖心民警」。
從警16年來,雲瑞清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愛崗敬業、忠實履行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在平凡的社區民警崗位上,雲瑞清腳踏實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實際行動構建了和諧的警民關係,成為了賽罕區富興社區人民群眾的貼心人。(賽罕區融媒體中心 馮磊整理)
初審:烏仁格日樂
覆審:胡海波
終審: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