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河農場:「黨員護糧崗」點亮夏收戰場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沈松遠李龍

  在夏收的麥田、交通要道和農產品收購站點,在「黨員護糧崗」「黨員先鋒崗」周圍,處處閃現著胸前佩戴黨徽、臂膀佩戴「護糧」袖章的黨員身影,他們積極維持夏收秩序、為售糧職工提供服務、冒雨搶場保糧,主動展示黨員風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點亮了安徽省華陽河農場夏收戰場。

  陸安慶是華陽河一場的一名黨員幹部,自夏收開始,他一直衝鋒在生產一線,協調來往運糧車輛,保證道路暢通和交通安全,為糧車開道;遇到插隊的車輛,他總是耐心地上前勸阻,告訴司機要按序排隊;遇到家庭缺少幫手或年齡大的職工,他主動幫助裝車、卸糧。儘管天氣炎熱,從早晨開磅到午夜停磅,陸安慶幹起活來從不說累怕髒。在「黨員護糧崗」上,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包丹鳳是農場機關科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孩子才滿一歲,今年夏收期間她被安排在二場糧食收購點的「黨員護糧崗」上,負責糧食取樣質檢工作。為完成雨前搶收保糧任務,她與同事們一道,在戰場上奮戰了18個多小時,遇到搶場的緊急情況,雖然是個女孩子,她也衝上前去,拉雨布、壓麻包,不叫苦不叫累。她說還有很多比她辛苦而默默在夏收現場奮鬥的同志,腳上磨出了水泡,嗓子也喊啞了,調度、指揮、檢測……不懼烈日驕陽,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5月18日上午,豔陽高照,可剛過正午,就有烏雲掠過,天氣預報顯示雷雨即將來臨。果然,沒一會工夫,本來明亮的天空就開始變暗了,大片烏雲壓頂,農服公司剛收購的幾百萬斤小麥還堆放在曬場。現場調度員早已指揮幾臺鏟車馬不停蹄地將曬場上的小麥聚集打垛,急需人工鋪蓋雨布。只見農場領導衝在一線,現場指揮,所有的「護糧」紅袖章及烘乾場的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飛快地朝曬場奔來,加入到「搶場」的行列中。

  如果說18日的搶場是緊張激烈的,那麼25日夜裡的搶場就是「殘酷震撼」了。當晚,農場夏收任務已基本完成,連續幾天高強度的工作結束,大家都拖著疲憊身軀回去休息。午夜11時,大風襲來,呼嘯的狂風伴著滂沱大雨,眼見就要把雨布吹開,即便加上幾十個麻包也無法壓住。

  見此情況,十幾個「護糧」黨員迅速頂著狂風暴雨衝到堆頂,用身體壓住雨布的連接處,有的站著,站不住的就趴著,任憑風雨往臉上身上砸,用身體護住到手的糧食。有的「護糧」黨員已經連續兩天沒有休息,剛到家看見天氣突變又從家中趕來,加入搶場行列。電閃雷鳴之下,雨越下越大,「護糧崗」的人員忙而不亂。

  暴風雨持續2個多小時,「護糧」黨員就在雨裡守了2個多小時。據氣象部門監測,當晚農場最大陣風達8級,儘管暴風雨將他們全身澆得透溼,他們依然堅守,兌現了糧食顆粒歸倉的承諾!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安徽華陽河農場二場社區黨支部:服務社區居民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華陽河農場二場社區黨支部緊密結合農場工作的實際,紮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通過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使支部黨員得到經常性教育
  • 230多人仍堅守一線 華陽河農場打好防汛持久戰
    中安在線訊 9月20日上午,華陽河農場職工楊籃生仍像往常一樣,來到1207米的港頭圩堤進行巡堤查險、挖溝導滲。「我們從7月9號開始上堤防汛,目前已經堅持了兩個多月,每天堅持24小時巡堤查險,目前圩堤沒有出現潰堤險情。」
  • 宿松縣華陽河農場社會事務管理委員會揭牌
    ,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趙春,華陽河農場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場長謝廣和,共同為新成立的「宿松縣華陽河農場社會事務管理委員會」揭牌。華陽河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總經理王洪主持儀式。  王趙春在講話中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華陽河農場全體幹部職工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自農場社會職能改革啟動以來,華陽河農場認真履職,農場上下嚴格落實相關要求,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充分展現了農場廣大幹部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  王趙春指出,宿松縣華陽河農場社會事務管理委員會掛牌,標誌著華陽河農場改革發展邁入了新階段。
  • 華陽河農場辦社會職能移交籤字儀式舉行
    本網訊 11月7日上午,華陽河農場辦社會職能移交籤字儀式舉行縣長王趙春、華陽河農場場長謝廣和分別代表宿松縣人民政府和華陽河農場,在《安徽省華陽河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移交協議書》上簽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縣委辦主任石承撫等見證了籤字儀式。
  • 農墾集團總經理劉超帶隊在華陽河農場調研督導
    7月5-6日,安徽農墾集團總經理劉超帶領辦公室、經合部、農水部、社會部、土地部負責人一行,在華陽河農場督導防汛工作,調研生豬養殖、稻蝦綜合種養等重點項目推進情況,並舉行農場領導班子座談會,專題研討了推進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工作
  • 宿松縣華陽河農場自來水廠人員招聘公告
    根據安徽省華陽河農場「三供一業」移交工作部署,安徽省華陽河農場自來水廠由宿松縣自來水廠接管。為保障華陽河農場自來水廠正常運行,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工作人員,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招聘崗位要求  1.本次招聘員工14名。
  • 關於公布宿松縣華陽河農場自來水廠人員招聘考試總成績的公告
    根據《宿松縣華陽河農場自來水廠人員招聘公告》,經筆試、面試,按照公開、平等
  • 華陽河農場:土地流轉巧解民生難題
    安徽農墾華陽河農場自2018年秋啟動土地流轉改革以來,巧妙破解了「職工社保繳費難」和「社會化徵收難」兩大難題,實現了職工增收、企業增效、國有資產增值的「三增」目標。華陽河農場人多地少,為解決職工的社保繳費問題,自2003年開始,農場為每名職工免費配置了5畝身份田。由於農業屬弱勢產業,種植效益低,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一家一戶零散種植,不僅浪費了土地資源,還限制了企業種植結構調整和作物布局。同時,職工社保繳費從2000年的每人不足2000元到目前已超萬元,社保繳費不斷增長導致職工欠費和斷保現象時有發生。
  • 省農墾集團董事長詹先豪一行督導式調研華陽河農場
    4月10日,安徽農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詹先豪率副總經理李家堂及農水科技部負責人一行,督導式調研了華陽河農場貫徹落實農墾工作會議精神、企業爭上行及當前工作開展情況。調研會上,大家觀看了華陽河農場2016年防洪搶險視頻。場長謝廣和匯報了農場2017年工作成果、存在問題和2018年工作思路,並就搞好大堤建設、改革生產經營體系、發展現代農業談了設想。黨委書記王洪及其他班子成員匯報了班子建設、幹部隊伍、基層黨建及分管工作情況。
  • 宿松縣華陽河農場:無償獻血獻愛心
    2月28日上午,華陽河農場社區辦門前,聚集著許多符合獻血條件的農場幹部職工和社區居民,他們在這裡等候宿松縣獻血車的到來。這當中有無償獻血十餘年的熟面孔,也有首次獻血的新人。  獻血車一到,獻血者便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認真填表、檢查、抽血,秩序井然。他們帶著一顆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的心,積極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捐一份熱血,獻一片愛心!當天獻血量近5000cc。
  • 石承撫到華陽河農場總場調研工作並走訪看望代表
    融媒體訊 9月23日,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承撫率隊到華陽河農場總場
  • 疫情防控|宿松一批黨員幹部受縣委縣政府表彰
    陳漢鄉  歐其蓮  陳漢鄉黨委委員  吳國友  陳漢鄉黨委委員(掛)、河口村黨總支書記  鄭仁松  陳漢鄉廣福村黨員  隘口鄉  尹小平  隘口鄉扶貧站站長  鄭小龍  隘口鄉隘口村黨總支書記  鄧立功  隘口鄉清河村黨員
  • 子時,華陽河上養蝦人:小龍蝦如何從田間走到餐桌
    華陽河農場,擁有優質水源和肥沃土壤,是天然的優質小龍蝦供應基地。目前全場稻蝦綜合種養面積已超過5.5萬畝,建設萬畝稻蝦標準化示範基地兩個。現年48歲的高明,一個敦實黝黑的漢子,地道的華陽河農場的「農二代」,他出生並成長在農場,對養育他的華陽河有很深的情感。
  • 哈爾濱各農場掀搶收熱潮
    截至日前,秋收應收總面積38.89萬畝,已收11.626萬畝,完成29.9%,其中水田應收面積18.55萬畝,已收7.683萬畝,完成面積41.42%,其餘旱田作物完成面積19.39%。阿城農場受今秋三次颱風的侵襲,使農作物生長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為抗災搶收,農場成立了秋收及秋整地工作指揮部,統籌機械、人力,做到科學收穫。
  • 華陽河農場:愛心大轉移, 30餘只流浪狗找到新家 宿松周刊 中安在線...
    內湖水位暴漲,不僅使華陽河農場多處受淹,也讓許多流浪狗失去了存身之所。在華農總場場直社區裡,出現大量流浪狗。為消除因此帶來的安全隱患,經華陽河農場多方聯繫後, 8月2至3日,安慶市一家名為紅愛犬類收容寄養基地派員前來,對流浪狗進行了捕捉,並全部安全轉移至基地收容、寄養。此舉受到場部社區和周邊居民的普遍稱讚,紛紛給予好評。
  • 護「糧」行動
    酒店經理張玉桂說起護「糧」行動的效果時滔滔不絕:「自縣裡印發《關於厲行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工作方案》後,我們酒店積極響應,合理安排菜品,做到少而精,不浪費。在包間還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引導就餐人員按需就餐。」在一旁的服務員朱明銀補充道:「來酒店快四年了,以前『點一桌剩半桌』『吃一半倒一半』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廚餘垃圾幾十斤,而現在只有幾斤了,收拾起來輕鬆多了,這節約的新風尚就是好!」
  • 二九一農場加快糧食銷售進度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藝偉 李娜 )10月26日,筆者在二九一農場第三管理區一作業站的烘乾塔前看到,兩臺鏟車正在往烘乾塔的入糧口運送潮糧,工作人員在隨時監測著各種數據。這是這個農場加快玉米銷售進度的一個縮影。
  • 走近大國糧倉護糧人:感恩珍惜 勞動最美(圖)
    中新網江西鷹潭12月11日電 題:走近大國糧倉護糧人 感恩珍惜 勞動最美  記者 王昊陽  冬雨淅瀝,江南的天潮溼陰冷,在中央儲備糧鷹潭直屬庫有限公司31號糧倉內,一位工作人員正忙得滿頭大汗。  燈光下,糧食保管員李曉芳正弓著腰,仔細疏鬆著糧面,他身後,「守護神聖使命,管好大國糧倉」一行紅色大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