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科技諮詢中心、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NEAR Beijing Cluster(英國機械工程學會北京分會),以及北京建築大學機電學院、國際化發展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未來工程師協會根據IMechE SOFE規則聯合舉行的2020年IMechE SOFE北京區英語演講比賽在10月27日晚成功舉辦。未來工程師協會是在英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員、英國工程學會特許工程師---周惠興教授(MIMchE, CEeng)發起和指導下成立,屬於北京建築大學校級社團,主旨是培養未來工程師,培養學生工程思維能力、實踐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本次IMechE SOFE比賽也是在周惠興教授指導下進行。
此次比賽旨在提高機械工程類學生應用英語表達工程思想、用英語進行溝通的能力,促進學生和年輕工程師之間的交流,建立國際化的工程學習、創新交流平臺。是一場針對學生、年輕工程師學習和應用用英語表達工程知識的世界性比賽,由國際性學術組織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IMechE,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發起。
疫情之下的特殊時期,2020年IMechE SOFE北京區英語演講比賽採取選手線下比賽、評委專家及觀眾線上觀看的比賽形式,藉助騰訊會議線上會議軟體,良好展示了現場演講選手的多個角度,並將演講音頻清晰傳達給線上專家及觀眾。此次比賽邀請到北京建築大學機電學院團委書記高靜老師外,還邀請到評委專家如下:
陳韜博士,北京建築大學國際化發展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訪問學者。2012年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
宮永偉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建築大學「建大傑青」,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兼任北京排水協會理事、北京市通州區海綿辦技術中心負責人。
於淼副教授,北京建築大學機電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系碩士生導師,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會員,北美華人電力協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工學科函審專家。
單曉微博士,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曾擔任蒙特婁大學工學院機器人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
高天瑞(Terry),北京建築大學國際化發展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擬聘任美國籍外教,教授全英文碩士國際學習班的文化類公共必修課、普通本科及研究生的「大學生拓展系列課程」等語言文化面授課程、中美聯合培養「2+2」項目語言文化課程、其他相關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等。
正式比賽開始前,由抽籤的方式決定比賽選手上場順序。在主持人王曦介紹評委專家後,首先上場的是郭林鑫崢,她的演講主題是「Development of nanorobots」。演講中提到所謂的納米機器人是基於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來設計原型,設計和製造能夠在納米尺度空間上運行的「功能性分子裝置」。在技術上,納米機器人可分為兩類:納米體積的納米機器人和納米操作的納米設備。
杜蔚傑的演講主題為「3D printing technology-3d」。演講到提到列印是一種非常火的技術,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應用3D列印技術。這種3D列印方式非常方便,可以被應用於醫療、汽車製造,以及一些機械零件上面。總的來說,我國3D列印現在還處在發展中,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張中嶽的演講主題為「How to realize the automation of total station with direct drive motor」,介紹到了一種實現自動化全站儀的創新點,全站儀設備的現狀,以及介紹了一種假設通過直驅電機控制追蹤誤差的方法。
李宗霖的演講主題為「5G The road to a super connected world」。其中提到了5G技術將誕生一個超級連結和超級智能的世界,5G將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科技平臺,激發許多新應用、新的工作方法甚至是新的工業應用。5G技術將較多的應用於無人駕駛、3D全息投影和物聯網,它可以使無人駕駛汽車的延時更低,運行得很流暢。在5G技術的支持下,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所見所聞實時的分享給我們的家人和朋友在一個真實的時間內,在新的未來,5G 技術將成為工作交流和信息分享的標準,家人聚會也不會再受到距離的限制。
張耀文的演講主題為「Intelligent Robert」。對智慧機器人的歷史和應用進行了介紹,並且提到面對機器人的發展,人類針對機器人製作的一些規則。最後提出,機器人會不會攻擊人類 ,共同思考如何面對以後機器人的發展。
王坤蘭的演講主題為「Today's 3D printing technology-3D」。其中提到3D列印是一種快速成型技術,它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採用粉末或液體材料,結合粘結或固化技術,通過層層印刷的方法來構建物體。3D列印是利用專用設備將材料逐層噴塗或熔化到3D空間中,最終形成所需對象。
黃興的演講主題為「Carbon fiber in automotive sector」。 其中提到碳纖維作為新型材料,具有輕量且良好的力學性能,被航空業和高端汽車製造業所採用,並成為製造空氣動力學套件的良好材料,在製造成本降低後一定會被工業界大量採納。
在七位選手依次演講完後,由現場工作人員統計四位評委老師的打分,最終一等獎獲得者為張中嶽,二等獎獲得者為黃興,三等獎獲得者為張耀文。參與獎獲得者為郭林鑫崢、杜蔚傑、李京霖、王坤蘭。現場由北京建築大學未來工程師協會主席車學娜為獲獎選手頒獎,併合影留念。
在北京科技諮詢中心、北京建築大學機電學院、國際化發展研究院(國際教育學院)、未來工程師協會的合力組織下,2020年SOFE工程英語北京區決賽的成功舉行,它為北京建築大學未來工程師協會未來開展更廣領域的科技創新活動及比賽奠定了良好基礎。
進一步閱讀:
專題講座:漫談思維與技術創新
專題講座:如何成為一名優秀工程師?(To be an excellent engineer)
科學網:周惠興 指導學生走出象牙塔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9/445544.shtm
如您對建築機器人或智能化設備感興趣,歡迎留言和我們聯繫(perc_zhx@126.com)!
領域包括:
建築機器人(整平、鋪貼、鋼筋綑紮、智能吊裝系統、精準澆注、機器人測量、機器人安裝、機器人維護等);裝配式建築裝備(模具擺放機器人、精準澆注、3D列印等);自動化裝備(直線電機與運動控制平臺、特種CNC工具機、其它自動化設備定製等)。北京建築大學建築機器人實驗室(Construction Robot 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