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的時候你有沒有出去旅遊過?
先不說別人,說下我們宿舍幾個同學,不要說去旅遊了,周末能走出宿舍門都算旅遊了。如果上衛生間能讓別人代勞的話,鐵定不會自己去。不過像我們宿舍這種宅男還是少數的,誰還不談個女朋友,當然要除了我們宿舍。
我們對大學生旅遊做了一個統計,數據由校優小妍提供:調研總人數為130人,男大學生為51人,女大學生為79人。大學期間一次沒有旅遊的有14人,1-4次的有86人,5-8次的有24次,8次以上的有6次。
這樣看的話,有90%以上的大學生在上學期間都至少去旅遊過一次以上,像旅遊超過8次的,也就是每年差不多旅遊兩次的同學還是少數的,不到總人數的5%。沒有去旅遊過的同學佔到10%左右,綜合而言,基本上大學生在學校期間都會去旅遊。
大學生一般會選擇去哪裡旅遊?
從校優小妍上的數據能夠看到大學生選擇旅遊的目的地都集中在國內,也可能是因為樣本數量較低,130個同學中沒有選擇出國遊。選擇室內旅遊的有27人,省內旅遊的有63人,選擇國內的有40人。
從這個角度去分析的話,大學生一般會選擇短途遊,基本上耗時在2天左右。如果從這個數據上分析,大學生旅遊一般會集中在上學期間,選擇周末的時候跟同學去出遊。不過在調研問卷上數據是選擇寒暑假出遊的是54人、雙休日的22、法定節假日為39,隨時出遊的有15人。
大學生旅遊一般能花多少錢?
問卷上的出遊價格設置區間為200-1000元,200一下的為9人、200-500的為47、500-1000的為56人、1000元以上的為18人。
嗯……,如果有同學看過我之前寫的文章的話,會知道大學生的生活費基本上都是在1500左右,一次出遊按500計算的話,也就是這個月的生活費會變成1000,按照一天30計算,基本上可以說所剩無幾了。
旅遊的錢都是父母給的還是自己賺的?
關於這個要說明一下,可能你會先入為主的認為是學生從生活費裡面省下的?我想告訴你,你的猜想可能會錯哦。
從調研數據上來看,從生活費中省下的為38人,打工兼職賺的為65人、父母給錢的為26人。也可以將父母給的與生活費放到一起計算,總數為64人。兩者相比較的話,雖然基本持平,但是能夠反映出不少學生還是會去兼職賺錢的。
是不是這個數據有點超乎你的想像,為什麼跟你想的不一樣呢?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獨立與擔當的存在,想要自己去外面瀟灑的玩,也不想花父母的錢,自己平時兼職賺錢,然後再消費,這也是成熟的表現。
綜述:
可能有的人會認為大學生出去旅遊是一種浪費錢的表現,但實際上小編還是鼓勵大學生多出去走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去大千世界中看繁花似錦,在繁花似錦中尋找收穫。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但如果條件允許,能夠在這個相對有時間的時間範圍內多走一走,也是為人生的厚度做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