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自己總是很輕易地就喜歡上一個人,那個人可能在別人看來不見得有多好,但是自己就是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即使你能非常明確地從對方的態度和行為中感受到對方對你並沒有太大感覺,你也知道你們沒辦法修成正果,但是你就是始終放不下,一次又一次沉溺其中!
這其實不是個例,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歷,這其實也並不是簡單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這種心理,這種我們反覆愛上不喜歡自己的人卻沒辦法做到對他瀟灑轉身的現象背後,隱藏的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
經過大量的調查和分析,我們發現,這些總是愛上不愛自己的人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童年經歷都並不幸福。小時候,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長大,關於外界的很多事情都是父母最先言傳身教給我們的,這也決定了父母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一個不可替代並且不可或缺的地位。
但是,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在孩子心靈尚幼的時候,都能無條件地包容、理解、溫柔和愛,如果每個孩子都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那這個世界上的心理疾病患者估計就會少了大半。
而那些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反覆地體會到母親對自己的愛的孩子,就會在和母親的關係中,在這種愛裡,感到患得患失,有時候性格比較敏感極端的孩子甚至會覺得自己仿佛是個被遺棄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大多數都會缺愛,嚴重者還會有一種自虐心理。
喜歡根本就不愛自己的人,這種現象其實有一部分就是因為這種心理,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結,這個人越是不喜歡自己,自己就越是想要得到這個人的喜歡,還很享受在這種愛而不得的情緒中沉溺的感覺,其實說到底,就是一種自虐,一種對自己的不幸遭遇的不理解和報復,一種內心始終跨不過去的坎。
如果你發現自己有這種傾向,其實首先要做的不是歸咎和自責,首先應該讓自己平靜下來,要明白,原生家庭如何,確實可以影響很多,甚至深入一個人的性格,但是這些都不是不能改變的,心靈的傷疤要用愛去撫平,而這份"愛"其實誰都給不了,只有自己對自己的熱愛以及對於生活的熱愛才能彌補自己一直以來對於"愛"的缺乏,愛人先愛己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