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何老師的《梔子花開》,心如止水地說,對於這樣一部導演處女作,影片只能打50分(其實已經很客氣了),營銷可以打90分,反正何老師在某高校食堂的段子作為「勵志貼」瘋轉,也是站得住腳的。影片前半部分簡直是辣手摧花,後半部分因為有了「四小天鵝」稍微有點喜感,勉強能拉一些同情分吧。
海報文案做得好,不如劇情演員配合好!
原本是期待有一絲絲梔子花的芬芳,這樣整個觀後感也可以裝逼地文藝起來,就像Kiehl’s推出的一款梔子花香水一樣,在燥熱的空氣中噴出一片夏天的感覺。
結果,完全沒有。
於是,風和君只能放下優雅,隨機拌著姜蔥蒜,吃著麻辣燙,噴出「重麻重辣」的口氣啦!
吐槽之前還是要說一句,何老師是我喜歡的主持人,從主持人,娛樂綜藝咖的角度上說,無懈可擊。可是導演這種事兒嘛,風和君還是列出一張吐槽清單的:
1,影片開始在酒吧唱歌那段,現場畫面和把控很蒼白,完全沒有看出那種矛盾,混亂的衝擊感。畫面,光,演員都很僵硬。
2,何老師很喜歡用「搖晃的鏡頭」,如果你不是婁燁,請不要隨意用「搖晃的鏡頭」哦。比如女主角第一次表白,女主角看完快遞後在寢室引發的第一場「姐妹撕」鏡頭也是晃的,其實看著很頭暈,加上本身劇情,臺詞,表演都很蒼白。
3,所有演員的臺詞功力是負數,李玟的表演簡直比路人甲還弱,加上後期配音簡直是破罐子破摔,毫無血色。臺詞是演員的基本功,也是編劇的基本功,仿佛一瓶梔子花變成一瓶絹花的感覺。
4,兩大主演,這是李易峰第一次電影男主角吧,眼神是乾淨的,但是在大熒幕看就是空洞無神的,可能拍多了電視劇的原因,電影節奏完全掌握不了,眼神完全是空的,這種表演很糟糕;張慧文也是,張藝謀《歸來》裡的發揮算正常,眼神比較倔強,挺好,但在梔子花裡一樣了淪為了「絹花」式表演,毫無亮點。
5,觀看整個幕後團隊,何炅導演,好朋友黃磊,龍丹妮,彭宇齊齊助陣,可是這些人都沒有拍過電影吧,整個劇情看下來更像綜藝節目的現場。黃磊曾經做過導演,文藝電視劇《似水年華》還是好看的,也推動了烏鎮的旅遊業,之後也導過《天一生水》和《夜半歌聲》,雖然收視率慘敗,還是能找出一些亮點。龍丹妮,綜藝之母,so what? 彭宇也是綜藝咖出身,他們其實很難駕馭電影。
6,影片的攝影水平也很弱,角度和視覺完全沒有電影的感覺,偶爾出現的長鏡頭簡直是一堆渣。
7,隨處可見硬傷,比如有一處打車的鏡頭,前燈光沒有處理好,太亮太閃,造成屏幕下方出現超大光暈。這些基本功不牢,影片怎麼能好呢?
8,剪輯也混亂,很多重頭戲都是一筆帶過,沒有重點。
9,李易峰哭戲也是挺渣的,哭戲演不好,還是要有危機感。一直覺得《流星花園》就是「流行雨」的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10,張慧文有段在水底的戲,光太強,主角的輪廓都沒有了,這裡想到《如果愛》還是《大明宮詞》裡周迅的水底戲是多麼完美。
11,後半部分的四小天鵝呢,是搞笑的,但是整個演員走位都是亂的,感覺是綜藝節目現場,有一些鏡頭還不錯,但是整體很糟。
12,李易峰貴為OPPO代言人,劇中都是清一色iPhone,這也是品牌圈,娛樂圈的各種「呵呵呵呵」了。
好了,吐槽列表結束,想想這不是何老師的錯,看看何炅的心路歷程,很少演戲,有過印象的是在《正德演義》飾演正德皇帝。這個效果就和當年李湘演《快嘴李翠蓮》是一個效果的,重在參與吧。做綜藝主持人本身就是很忙,演戲也好,導戲也好,還是要有很多時間去沉澱歲月,沉澱理想,不然拍出來的內容還是《快樂大本營》。
當然,《梔子花開》歌曲好聽,電影不好看而已。
校園青春劇一點都沒有校園感,很遺憾。所以腦海裡一下子飄過很多校園劇畫面,那種一看就可以起雞皮疙瘩的影視劇,因為烙上了「青春胎記」。
電視劇《十七歲不哭》
李晨,郝蕾主演,高中生的懵懂故事,一個個稚嫩的面孔。風和君一直記得裡面一句臺詞,大意是「不管多麼兵荒馬亂,我們都要從容」。
電視劇《校園先鋒》
陳瑾,潘粵明,李亞鵬主演,這是一部講先鋒性高中教育的故事,裡面有「撕書」的畫面,不是那種按部就班的校園劇,而是有一定現實意義的,反應青春矛盾心理的好劇。
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
魔都青春期影視劇最佳代表作,不可磨滅的印象。
電影《花季雨季》
李晨,顏丹晨主演,說的是深圳特區的青春期校園故事,當年是小說《花季雨季》大火,然後電影跟著熱。和《十七歲不哭》裡飾演的班長不一樣,李晨這一次飾演的是「搗蛋鬼」王笑天。
電影《80後》
電視劇《十七歲不哭》編劇李芳芳的首部導演作品,故事內容改編自作者JAS的網絡小說《天長地久》,講述的是幾個80後的成長故事,主題歌很好聽,在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取景拍攝,比較文藝,劇情有點青春殘酷的感覺,有些打動人。
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
張一白導演,徐靜蕾,李亞鵬主演,這部被譽為國內首部青春偶像劇,99年在湖南娛樂頻道首播,一時間引爆了青春荷爾蒙。想想裡面的96路公交車,後來風和君還特意去復興中路找了下車站牌。
何炅的《梔子花開》原本可以拍好,因為歌曲本身很火,有記憶點,如果劇情,演員都給力,基本上就可以把觀影評分拉上來,青春的記憶是美好而殘酷的,不能太平鋪直述,更不是抓幾個小鮮肉過來盛滿屏幕,讓腦殘粉跪舔就夠了。何老師從小到大都是學校的文藝積極分子,我不相信他沒有靈敏的觸覺和角度,也許準備工作還不夠充分,所以第一部電影草草收場,如果還有下一次,希望何炅可以做得更好吧。
當然,《梔子花開》的宣傳炒作是到位的,這是綜藝咖的強項,但是導演,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版權說明: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