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杭州西湖岸邊,總是有令人悲傷的消息傳來:
前有鴛鴦因為遊客不停投餵而被撐死,最近又有一位在西湖岸邊火了10年的「網紅「丟了性命,就是那隻曾經火爆一時的松鼠。
1月3日,有遊客在西湖邊目睹這隻網紅松鼠被老鷹抓走,目擊者稱,當時松鼠限時被摁在了老鷹腳下,後被叼走,有浙江野鳥會工作人員介紹,從影像來看,抓走松鼠的應該是鳳頭鷹,在江浙地帶比較常見,今年早些時候,還有一隻孤山的啄木鳥遇害,應該也是鳳頭鷹所為。
不過在松鼠被鷹捉走這件事背後,表示惋惜的同時,作為與野生動物同處一座城市中的我們,還有更多事情需要反思。
首先,如果是一隻普通的松鼠被鷹抓走,那麼無疑是自然法則中再正常不過的一環,食物鏈和生態環境正需要野生動物們的正常活動來實現。不過這隻網紅松鼠的死,卻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因為害它丟掉性命的另一層原因,很可能是由於人類的投喂。這隻松鼠之所以成為網紅,無疑是因為它更容易和來西湖的遊客們拉近距離,其實很多本地人反應,在西湖岸邊投餵松鼠,幾乎要成了這裡的一項新玩法,松鼠憨態可掬,又因為常年的投餵讓它們忘記了害怕,也放棄了在自然中生活的很多習性,其中就包括「保持警惕」,進而喪失野性。
另外,用人類的食物投餵野生動物,本身也會因為食品的成分原因,給動物帶來不必要的生理負擔。這隻網紅松鼠之所以「紅」,還有一點是因為它被餵得足夠胖,可是在人類看來可愛的外形卻最終為它招致了殺身之禍。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上海,成語「一丘之貉」中的「貉」,原本就生活在華東地區,更是上海的本土物種,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它們很快成為了我們第一批回歸城市的「鄰居」。
這種長相酷似浣熊,看起來十分可愛的物種,同樣也激起了人類的「保護欲」,在上海的某小區中,人類的集中投餵導致的動物集群、繁殖速度加快等情況,讓這些剛剛回歸城市不久的小動物們險些就迎來了第一次被撲殺的命運。
所以,人類能為自然界做的最簡單也最有用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要投餵」!想要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城市,我們如果能做到與自然界的生靈保持距離,不去幹擾,就已經是很大的貢獻了。這在件事上,我們有一個很好的老師——新加坡。
新加坡能以彈丸之地,成為「花園城市」,成為生態良好的現代化城市典範,就有賴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對於同居一城的自然鄰居們的正確態度。
在高樓林立的新加坡,腳下的密布的河流中卻生活著70餘只水獺,這些外表看起來「萌」到起飛的動物們卻被稱為新加坡最大的「黑惡勢力」,原來形成了10個家族的它們,會經常為了爭搶地盤而大打出手,其中又以「碧山家族」和「濱海灣家族」的戰爭最為出名。
不過有戰鬥就有輸贏,輸了一方水獺經常要面臨被趕出領地,舉家搬遷的命運,因此在新加坡的水域、公園等地附近看到成群結隊的水獺出現,也被當地人習以為常了。不過當地人從未有過以外力幹預這些野生動物們的爭鬥、生活等行為,才讓它們得以與人類共同和諧相處。
最後,還想要再和大家強調,出門旅行,無論是城市還是自然,無論遇到野生動物還是在動物園中,有一件事千萬不要做!那就是以人力幹預其他生物,特別是投喂!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說「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與此同時我們作為自詡高等生物的人類,只有真的做到自我克制與約束,才能說是高等生物應有的行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