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鄉這兩年來爭論很大,據說現在沒有人去了,幸好我幾年前去過,當時還沒有下這麼黑的雪,前幾天我去吉林白頭山滑雪,途中經過了全部用木頭蓋的房子的村子,被稱為中國最後的木屋村,錦江木屋村,村莊位於山坳之間,一片白茫茫的樹林,下雪後開始放晴了,在藍天下,雪白的雪襯託著冬天溫暖的陽光,結合原始的古樸古樸的木屋舍,如水墨畫一般令人感動,在村子裡走著,遊客不多,很安靜,遇到的村民也很淳樸、親切,最後又在村子裡吃了午飯,剛烤好的土很便宜。
從高處俯瞰錦江木屋村,有著80多年歷史的古老房屋搖搖晃晃地矗立著,不規則地隨著山而氣勢高漲地散落著,根據當地的縣史志,這個木屋村建於1937年,東北被日本佔領了,村民們在當地採訪,利用豐富的森林資源,用圓木磊、黃泥塗臉,建造了聚居的木造村莊。
我們的車停在村頭的停車場,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木造房屋嚇了一跳,這些房子不僅是木頭,還是木頭,屋頂的瓦片也是用木頭做的,煙囪也是用空心木棍做成的。
房子的牆壁表面塗著黃土,只能在拐角處看到裸露的圓木,眼前這個粗木頭的煙囪真讓人吃驚,還是靠山吃山,應該放在平原地區,這棵樹很有價值。
坡上的房子院子是斜的,積雪很厚,這是一個真正的農業生產工具,據說村裡一共只有三十多家,原本住著很多老人,但是鼓勵村裡的觀光開發和村民創業,漸漸有人氣了。
在白雪皚皚的雪地上,踩了很多腳印也有點不忍,夥伴們興奮地揚起雪,拍了照片。
村子裡牛拉犁做耙子,遊客可以坐在上面,從村子的邊緣拉到一端,村子不大,走路需要多長時間?我覺得牛的力量不夠。
屋簷下豐收的玉米、曬乾的玉米,紅燈籠成了裝飾物,這些木造房間,室內有大炕,冬暖夏涼。
登上村子後的山坡上,有兩隻牛悠閒地吃草,右下角的山谷裡可以看到木屋村,遠處的雪山是巍峨的白頭山。
村道旁邊有一位老人在家門口賣自己的特產,有大豆、木耳、香菇、靈芝、自家穀物酒等,我和這位老人談過了,她是山東人,我和40多年前去過關東的丈夫一起定居在這裡。
老人家後面的房子是自己的房子,左邊是舊房子,右邊是新建成的新居,新居延長了舊房子的結構,政府補貼了大部分費用,說起來充滿了自豪,希望白頭山剩下的木造住宅村能保護「青春」,在保護下進行合理的旅行開發,促進村民的財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