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即為泌尿系統感染,其中包括尿道、膀胱、輸尿管、腎盂,等部位,根據感染部位分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是尿路上皮對細菌侵入導致的炎症反應,通常伴隨有菌尿和膿尿。根據感染髮作時的尿路狀態又可分為單純性尿路感染、複雜性尿路感染及尿膿毒血症。根據感染之間的關係可分為孤立或散發性感染和復發性感染。
引起95%以上患者出現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為大腸埃希桿菌,與病人糞便中分離出來的大腸埃希桿菌屬同一種菌型,多見於無症狀菌尿或無併發症的尿感。
部分患者在受到大腸埃希桿菌的同時,會受到變形桿菌、克雷白肺炎桿菌、糞鏈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的影響出現再感染,多見留置導尿管、有併發症之尿路感染者。
糖尿病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藥的病人、進行腎移植的病人多見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感染。菌血症、敗血症的患者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
尿路感染的患者主要症狀有以下幾點:
1、急性單純性膀胱炎主要表現是膀胱刺激徵,即尿頻、尿急、尿痛、尿混濁、膀胱區或會陰部不適及尿道燒灼感,常見終末血尿,有時為全程血尿,嚴重者可出現急迫性尿失禁。
2、急性單純性腎盂腎炎:泌尿系統症狀有血尿、尿頻、尿痛等,全身症狀有頭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3、複雜性尿路感染:其主要症狀可包括以上症狀,並伴隨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腎功能衰竭,最嚴重和致命的情況包括尿膿毒血症和腎功能衰竭,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不可逆影響。
治療上,尿路感染患者可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高效抗生素進行治療,在醫師的指導下口服複方磺胺甲基異惡唑、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藥物。除了抗菌藥物治療外,還需要治療合併的其他潛在性疾病。
在治療過程中可以適當地為進行運動,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免疫力強,平時更要注意局部衛生,避免接觸到更多的細菌,降低感染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