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8年開始,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形勢不明朗,貿易摩擦頻發,再加上當前新冠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很多理財投資者開始把現金財富轉移到安全等級高的投資品種裡,眾周所知,銀行存款產品是屬於最有保障的理財工具,然而,怎樣才能讓利益最大化,箇中則有不少技巧。掌握以下四點,你就能在存款理財時獲得最理想的利息收入。
技巧一:對比銀行間的利率差異。
我國存款利率已經全面市場化,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經營狀況靈活制定存款利率,由於目前銀行業存貸款息差仍然較為可觀,往往給儲戶的實際利率與基準利率相比,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可以找多家銀行客戶經理諮詢,不同的銀行在不同的時期,存款利息是有明顯差異的。
技巧二:存款銀行體量屬性的選擇。
相對於大型國有銀行和上市股份制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民營銀行由於物理網點,知名度、群眾信任基礎等諸多因素制約,攬儲壓力大,因此利率優惠幅度更大,而中小型銀行也是正規合法的持牌存款機構,儲戶存款本息50萬元內受銀行保險制度保障,安全性並不會比大型銀行差太多,因此,可優先在中小型銀行中挑選流動性和收益率相對適合的存款產品,當存款金額超50萬元時,分散多家銀行進行投資就行。
技巧三:存款產品種類選擇。
目前市場上的存款型產品主要有活期,定期,大額存單和近年新興的智能存款四種。活期產品,聰明的投資者一般不考慮,哪怕出於流動性需要,也有很多類活期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例如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民營銀行的單日計息產品,這些都是高流動性的首選。
至於定期存款,在收益上遠比不上大額存單,舉個例子,目前三年期整存整取基準利率為2.75%,商業銀行一般會上浮30%,即3.57%左右,而大額存單則能達4.12%或更高,但大額存單有20萬元的起投門檻,更適合高淨值理財人士配置。另外很多中小型銀行也推出類似大額存單的定期存款產品,稱為大額存款,起投金額更加靈活,通常5-10萬即可,也能享受大額存單的收益率。
近年來,市場中出現一種更加靈活且高收益的產品—智能存款,這種產品常見於地方商業銀行和民營銀行中,智能存款更兼顧流動性和收益率,但由於監管的強化,清退了靠檔計息形式,因此智能存款流動性受到一定的制約,儘管如此,年化收益率仍能達4.5%以上,遠遠超過同期基準利率。
技巧四:投資渠道的選擇。
目前很多銀行都發行線上存款產品,特別是城商行或民營銀行,由於攬儲壓力大,往往與第三方理財平臺合作,進行產品的代銷推廣。例如平安的陸金所,百度的度小滿,阿里的支付寶等,其銀行精選頻道通常會上架多家銀行的存款類產品,投資者需要在線開通相應銀行的電子二類帳戶,與關聯銀行卡實現資金往來,不流經第三方平臺,本質上相當於投資者直接與銀行進行交易,而平臺方僅作為中介機構撮合成交,所以這種投資方式也是相當安全的。另外,第三方平臺經常聯合銀行方開展獲客、促銷活動,投資者往往可以額外獲得活動獎勵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