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導 港媒稱,近日一則題為《分幣身價暴漲,你還有嗎?》的微博,在內地引起熱話,其中1981年的1分硬幣,市格已經高達1500元,以面值而言足足升價15萬倍,亦有限量發行的1元硬幣市價達12萬元,足以購買一輛汽車。
據香港《明報》網站3月31日報導,網民紛紛轉發和討論該條微博,有人發問「真的嗎?我家有一堆,不要騙我。」
該則微博稱,分幣收藏市場上的「五大天王」和「四小龍」最炙手可熱。
「五大天王」是指1981年的1分硬幣、1980年的2分硬幣、1979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如今每枚的身價已經高達上千元,全套5枚已飆至萬元以上。
「四小龍」則是1955年的1分硬幣、1957年的1分硬幣、1992年的1分硬幣,及1992年的2分硬幣,每枚的價格都在200元以上。
該微博稱,「五大天王」和「四小龍」發行規模很小,主要作為收藏品饋贈外賓,所以國內基本上無流通。
有內地收藏硬幣人士稱,硬幣市價主要跟發行量和品相有關。該微博亦提到,1981年的1分硬幣因為存世量很少,收藏價值很高,目前市場價格高達1500元,和面值相比,足足漲價15萬倍。
不過數到最貴的硬幣,是最為稀少,當年只發行660套的1986年的1元長城硬幣,市場成交價格已經到達12萬元,有錢也很難買到。該幣正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號及發行年份,背面則有萬裡長城及面額。「長城幣」從1980年發行到1986年,其中只有1980、1981、1983、1985四年公開發行,其餘年份發行量很少。
內地資深錢幣收藏家潘星表示,1986年的兩角硬幣現在市場價也高達3萬元。他又稱,很多人都存有大量的硬幣,但找到上述價格不菲的硬幣的概率幾乎是0,該等硬幣雖然會愈來愈值錢,但不會暴漲,會隨年份自然增值,基本靠市場調節。
有錢幣收藏人士表示,稀有硬幣很容易造假,比如說,1980年2分、5分幣通常用1989年2分、5分幣改刻,將「9」改刻為「0」;1981年的1分、5分幣用1987年相應硬幣改刻,將「7」改刻為「1」。另有收藏者稱,自己不會購買該等硬幣,認為是商家炒作。
報導稱,其實內地網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掀起一股「舊硬幣值大錢」的熱潮。南京江寧警方在微博上提醒,硬幣收藏往往有價無市,市場上出現的所謂「稀有硬幣」,很多都是用打磨、重鑄等方法「造」出來的,即是造假。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