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規律#暑假裡,許多學生為寫不好作文而苦惱 ,更不知道怎樣才能提高寫作能力。筆者在這裡就和同學們談談提高作文寫作能力的方法問題。
筆者先給大家講述一個故事:
古代有這樣一個笑話:一個北方人,來到南方,他向住在江邊的人請教遊泳方法。住在江邊的人,便把自己遊泳的體會講給他聽。
北方人聽完之後,很高興,以為自己也可以在江水裡遊泳了,就撲通跳下水去,結果再也沒有出來。
那個住在江邊的南方人,是經過長期的訓練,才練就了一身遊泳的好本領,北方人怎麼能自以為聽人家講了一遍遊泳方法就可以掌握水性呢?
宋朝大文學家蘇軾說:像這樣的北方人,「未有不溺者也」。
其實,我們的學生學習作文寫作,也有一些人像那個學遊泳的北方人一樣,不注重勤奮訓練,作文寫作離開了「勤於練筆」,早晚會被河水「淹死」。
有許多學生總是喜歡讓老師多講點寫作方法,以為背會一些寫作方法,作文就能一下子寫好。筆者以為,作文寫作是一項技能性很強的學習活動,既能提高需要大量的訓練。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有多練才能「熟」,只有「熟」才能生巧,只有在反覆的訓練過程中,才能獲得熟練的技能技巧,作文又何嘗不是這個道理呢?
如果認為只要把寫作方法背下來了,就可以不費吹反之力的寫一手漂亮的文章。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違反了作文寫作的一般規律。
那麼,我們中小學生怎樣去練筆呢?筆者以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首先,要認真上好作文課。一個學期,一般要寫十二三次大小作文。這是老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教材實際出發,從同學提高寫作能力的需要出發,制定的教學計劃。
每一次作文,老師都提出明確的要求,進行具體的指導,還要細緻地批改評講,通過作文課有計劃、有目的地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能力。
因此,同學們要認真上好作文課,寫好每一篇作文。作文前,專心聽老師輔導,根據作文的需要,準備材料,編寫提綱;寫完作文,要讀幾遍推敲錘鍊;作文發下來以後,根據老師的批語,認真修改,及時總結每一篇作文的經驗教訓。
可以說,這是同學們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但是,一個學期做十二三次作文,不能算多。要真正提高寫作水平,僅僅靠課內的作文,顯然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大家積極開展課外的練筆活動。
其次,課外練筆,是寫好作文的有效辦法。其具體方法為:
第一,內容不限,可以寫平素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
第二,形式不拘,記敘、議論、說明,都可以寫。
第三,篇幅長短自由,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寫。
第四,可以不變時間限制,見縫插針有空就寫,靈活機動這樣的練筆,如能每周進行兩三次,一個學期,便可寫四五十篇只要堅持下去,對提高寫作,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
此外,大家還要重視那些「不是作文的作文」。例如:
各科作業中的問答題,不要滿足於寫幾條乾巴巴的要點,答對即可,如果時間允許,請儘量寫成一篇有頭有尾、層次清楚、中心明確的短文;
對於平時學習、思想的總結,也不要寥寥數語,應付交差,最好是像寫作文那樣,編一個提綱,有了清晰的思想,再運筆行文;
聽完一個報告或演講,也不要聽完就了事,最好把記錄整理成文並工整地重抄一遍;部柏就是寫信寫假條,也應該像寫作文那樣,寫完之後讀幾遍,認真修改一下。
同學們如能這樣一絲不苟地對待那些「不是作文的作文」該又能獲得多少練筆的機會啊!就以每周兩三次計算,加上課內的作文,以及課外的練筆,一個學期可寫大小作文一百多這個數字是很可觀的啊!
所以,練筆是提升作文能力的主要途徑,別無他路。
同學們,請抓住每一次練筆的機會,這樣,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來。
(作者:煙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