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本科論文還是碩士論文,一般是確定選題後,都要針對選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精讀或泛讀,撰寫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等,只有前期準備資料審核通過後才能開始論文的撰寫。開題報告如何撰寫,前面我們已經分享過了,今天就聊下文獻綜述該如何撰寫。
Literature Review 翻譯成中文就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一篇學術論文,其中包括當前的知識,包括實質性的發現,以及對特定主題的理論和方法貢獻。在心心看來在一般學術論文中寫作文獻綜述,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理解現階段某個領域的學術研究進展。另一個是為了找到現階段研究欠缺的部分(research gap) 並思考如何才能彌補欠缺。找到research gap後,更重要的是要闡述清楚你的研究怎樣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彌補差距,也就是要體現著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合理性和創新性。
Basic search for relevant literature.
如果對自己的研究話題不是很了解,可以先搜索幾篇這一領域的近期研究,簡單了解一下所涵蓋的幾大主題。
Make an outline of the LR.
根據自己的研究話題和上一步的了解,列出基本的寫作大綱。一開始可以很簡略,用標題和副標題的形式列出需要涵蓋的各類主題。注意要貼近自己的主題和研究問題。
Advanced search of literature and group them intodifferent categories.
根據大綱列好的不同主題來更進一步的搜索,可以建立用不同的主題命名的文可以建立用不同的主題命名的文件夾,然後將搜索到的與某個主題相關的文獻全部添加進這個文件夾裡,如果某篇文獻裡包含了幾個相關的主題,那麼就分別添加進這幾個文件夾以便之後查找閱讀。
Be tolerate to your first draft.
首先不要對初稿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寫作時感覺邏輯混亂、卡殼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給自己定下每天可以完成的寫作目標(比如一天寫300-500字),按照計劃每天堅持。
Use headings and subheadings.
使用寫作大綱中制定的標題和副標題,按劃分的主題寫作。在每一部分寫作之前,花時間去閱讀這一文件夾裡的相關文獻和內容,然後再及時的總結寫作。個人對比過感覺這樣做,比先看過大量文獻過段時間再找出來溫習並寫作,效率高很多。
keep an eye on coherence.
寫作時要注意關注每一部分的連貫性,也就是關註上下文。尤其需要關注某些比較抽象的概念或者看起來於自己研究話題相關性不密切的段落,在這些段落之後需要緊接著解釋說明它們於自己研究話題的聯繫。這樣讀者在閱讀時才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要在LR中寫作這些內容。心心曾經的導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 「Always keep the readers in mind!」
Note down your current thoughts.
在寫作時不要忘記記錄下自己的某些靈感或想法。有時候在寫作時我們可能會提出新的問題或觀點,但不想要影響繼續寫作的節奏。可以快速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心心一般會把之後需要進一步探討的觀點、或者需要讀更多文獻的段落用紅筆標註出來,順便把當時的想法寫在旁邊,再馬上繼續寫下面的內容。
當然啦,完成初稿後,還需要進行很多的修改才能完成一篇合格的文獻綜述~如果沒有老師幫助批改的話,可以自己寫完初稿後過幾天再回來順一遍,看看有哪些問題之前沒想到或者沒寫清楚。另外,很推薦找幾個小夥伴互看review初稿,或許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各位VC如果對寫Literature Review還有任何疑問,也歡迎在下方給心心或者橙子留言哦~
寒假來了!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享受假期的同時也別忘了寫論文!!!因為你的導師可能隨時會問你的論文寫作進程~寫到哪裡了?寫了多少了?
橙心學術特提供了SCI撰寫攻略給大家!
誠意滿滿的乾貨大禮包!!
叮!差一步就可以領取到資料包啦!
轉發以下文案+本文到朋友圈(不分組)
1小時後截圖發到橙心學術公眾號後臺
審核通過,即可獲得超幹大禮包!
【橙心學術】SCI論文寫作乾貨包,從科研小白到大神,助攻學術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