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以「聚焦數字福祉,創造數字包容」為主題的2020年社群信息學學科研討會在雲南大學舉行。本次研討會由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主辦,是繼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2019年舉辦同主題研討會之後的又一次學術共同體會議。本次會議匯集了中國社群信息學領域主要學者,以期共同推動社群信息學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受邀參加本次會議的學者有:雲南省圖書館副館長周宇青;南京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宇翔;鄭州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王平;河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楊秀丹;西北師範大學商學院教授周文杰;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副教授閆慧;山西財經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孫曉寧;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素芳;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楊峰;江蘇大學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教授王錳;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博士孫紅蕾;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副院長周銘,教授胡立耘、劉宇,副教授胡瑩、王晉、黃體楊等參加會議。
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檔案與信息管理系系主任、副教授胡瑩主持開幕式。副院長周銘在致辭中介紹了雲南大學的校情、院情與系情,他表示,社群信息學是近年來我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領域中一個新熱點,本次研討會將推動我國社群信息學研究的持續深入。
雲南大學檔案與信息管理系擁有社群信息學、民族信息學、地方文獻等特色研究方向,是社群信息學領域的學術重鎮之一,雲南大學學者胡立耘教授等較早在社群信息學(社區信息學)領域開展探索並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研討會分為三個專題:社群信息學與信息貧困、社群信息學與公共文化服務、社群信息學與信息行為。
劉宇主持第一個專題。其中,周文杰作主題報告「群體性認知差異與社會認識的層次性:社群內外信息貧富化的實質與證據」,孫曉寧作主題報告「數位化體驗:數字貧困研究的一種微觀視角」,以及閆慧作主題報告報告「社群信息學與相關領域關係研究」。
閆慧曾發表國內第一篇社群信息學論文《社群信息學:一個值得關注的新興領域》(《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第四期),他認為社群信息學與政府信息學、企業信息學等領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人類信息學的核心學術版圖;社群信息學領域拓展了圖書館學保障信息公平使命、情報學追求信息效率使命與檔案學保護信息憑證價值使命的應用場景;社群信息學與社會信息學是具象與抽象的關係,特定人群的社群信息學有民族信息學、老人信息學、青少年信息學、城市信息學、鄉村信息學等。他認為社群信息學是照亮數位化社會容易被忽視角落的學術領域。
周文杰主持第二個專題。其中,楊峰作專題報告「全球網際網路治理中的圖書館參與」,孫紅蕾作專題報告「文旅融合視域下鄉村公共文化發展」,王錳作專題報告「鄉村公共數字文化服務中用戶信息規避行為理論及實證研究」。
閆慧主持第三個專題。其中,趙宇翔作專題報告「基於移動經驗取樣法的慢性病用戶日常健康信息行為追蹤研究」,王素芳作專題報告「流動兒童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源選擇研究:以杭州為例」,王平作專題報告「國內未成年人數字權利保護的期望」,楊秀丹作專題報告「太行山創新驛站新型職業農民信息能力研究」,王晉作專題報告「國外少數族裔信息行為研究進展及啟示」。
在會議開放研討部分,與會師生展開學術對話,就信息獲取的倫理問題、圖書館參與文旅融合的實施策略、信息規避、社群信息學的翻譯與基礎概念、未成年人數字權利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2021年社群信息學研討會將在山西財經大學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