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宋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是一部大型的宋史著作。本書共500冊,目錄10冊,取自漢代至宋初的紀實小說和道經、釋藏等雜著,屬類書。宋朝的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都是奉宋太宗之命編撰的。
因為在宋、元、明、清時期,與《太平御覽》同編,故稱《太平廣記》。除了一些名人傳記外,當然還有收入器物類的《古鏡》,收入鬼類的《李章武傳》,收入神靈類的《離魂記》,收入龍類的《柳毅傳》,收入狐類的《任氏傳》,收入昆蟲類的《南柯太守傳》等等。在這一天,我將向你們講述兩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個名叫鹿晗的人,住在唐文宗時期的洛陽城。
他曾經去過他在萬安山腳下的一個莊園,走了十幾裡地之後,發現了一片柏樹林,旁邊還有一些新房子。那時,天色已暗,盧涵準備去前去借宿,只看見屋前站著一位婦女,梳著兩條辮子,姿態十分嫵媚,自稱是某將軍守靈的。
盧涵上前搭話,女子說家裡還有很多好酒,願意送些給他。隨後,女子回房取了東西,出來時手裡拿著一隻銅杯,贈給盧涵。盧涵喝著酒,女子吟誦著詩句,是這樣的:「獨持手巾掩玄關,小帳無人燭影殘。昔日羅衣今化盡,楊風起隴頭寒。」鹿晗聽了,不由得悶悶不樂。
過了一會兒,盧涵喝完了酒,女人端著酒杯回去添酒。隨後,盧涵來到屋前,向裡面望去,只見屋梁上掛著一條黑色的大蛇,女子用尖刀將蛇刺入體內,血便隨之而下。後來,血滴入酒杯,變成酒。由於受到驚嚇,盧涵立刻轉過身跑開了。盧涵逃走了,他遇見的只有一個鬼。可是竇不疑卻有些不走運,他遇到了一個難纏的鬼。竇不疑,是唐朝大將竇軌之孫。竇軌一直跟隨著李淵,跟隨著他,攻城拔寨,為大唐的功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事實上,竇軌是唐朝最冷酷的將領,在戰鬥中,將士們只要稍稍退縮,立刻就被竇軌砍頭。另外,平時訓練中,將士只要不拼盡全力,也會受到竇軌的懲罰。同樣,竇軌的部下也非常害怕他。
這一次竇軌的狠勁更是傳給了他的孫子竇不疑,讓竇不疑稱得上是唐朝膽大包天的人物。
那時,在太原城東北面,常有人說那裡鬧鬼。這隻靈異動物有兩尺長,經常在陰雨天和黃昏出來活動,有時會嚇死人。後來,有人說,如果有人敢去見鬼,那就得五千塊。每個人都看中了這筆錢,卻沒有勇氣去,只能沉默。隨後,竇不疑請命前來,正好在黃昏時分。
每個人都在議論,假如竇不疑出城後沒有去射鬼,而是直接躲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回來說自己射鬼了,難道還要相信他說的話嗎?因此,每個人都認為應該派人跟在他後面,看他是否真的射鬼。隨後,竇不疑來到了鬼魂出沒的地方,看見鬼魂在那裡,他毫不遲疑,直奔鬼魂而去。鬼中箭,急忙逃走。竇不疑追上去,又射了兩箭,都是射鬼的。後來,鬼魂走投無路,只好跳進河裡。竇不疑回城去了,眾人笑著對他說:「以前我們怕你會躲起來,故意捉弄我們,所以派人來跟蹤你。好了,我們可以確定你是個非常勇敢的人了,
翌日,大家都到鬼落水處尋覓,發現了一個「方相」,編荊形制,上有三箭。
那什麼是「方相」?
至於「方」,《周禮》有相關記載:「方相氏掌著蒙熊皮、金四目、玄衣、玄衣、百官、古古今、百官、古古今、驅瘟疫……」,即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方」,其職責是驅鬼。因此,「方相」長得面目猙獰,頭上有角,嘴裡有牙,看起來比鬼還要可怕。
唐玄宗天寶二年,竇不疑到太原陽曲縣探望老友。兩個人在一起喝酒作樂,暢談人生,暢談快樂,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隨後,竇不疑起身告辭,不再打擾主人家休息。那時,主人家想留下竇不疑,便說:「現在天已經晚了,走夜路也不安全,不如留在家裡住一宿,明早再回來。」竇不疑笑道:「我雖年過七旬,卻有志氣,怎會怕夜路?再者,竇不疑從小就射鬼,還逼得鬼無處可逃,這事唐人都知道。如今,如果以走夜路不安全而留戀竇不疑,豈不惹天下人笑?於是,為了體現自己的勇敢,竇不疑把下人留在了主家,獨自回太原。大師苦口婆心地勸人不要再聽了,只好照他的意思去做,可是沒想到,這次卻是分開了。
陽曲縣離太原城不到百裡,竇不疑在和主家告別之後,便騎馬闖入夜色中。這兒從前是戰場,這裡曾發生過許多激戰,所以,這裡有許多孤魂野鬼出沒,著實讓人心驚肉跳。
這個晚上,竇不疑騎著馬走在路上,他隱約看見路邊有許多商店,商店緊挨著,連綿不絕。那時天空中有月亮,雲比較薄,月光直射下來,照在這些店鋪上。竇感覺很奇怪,這條路他經常走,平時也看不到這些店。就在他懷疑的時候,店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一眼就看不見。
突然間,他的眼前出現了許多男女,有些在喝酒,有些在跳舞,十分愉快。接著,又出現了一百多個孩子,他們圍著竇不疑的馬轉圈,還用腳踩馬蹄。等到竇不疑看清楚了,才發現這些孩子長得都差不多。這怎麼可能是巧合?它坐在那兒,定下心來,轉過身來折了一根樹枝,把孩子們趕走。在這段時間裡,他覺得自己必須儘快離開這個地方。隨後,他騎馬向前跑去,來到一家小旅館。許多人站在他們面前,個個都是身著華貴服裝的大人物。然後他們又載歌載舞,圍著竇不疑的馬。竇不疑生氣了,用樹枝把他們都趕了出去。這樣的情形,就連膽大包天的竇不疑也有些害怕。它催促著馬,一路狂奔,只為了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隨後,竇不疑在不由自主的感慨,自己怎麼會狼狽到這樣的地步?自己人可是大唐公認的「天不怕地不怕」啊!這段時間,他都有點懷疑,自己到底能否順利回太原。
奔跑片刻,竇不疑看見前面有個小村子。村子裡的房子很漂亮,像個別墅區。竇不疑跑累了,想在此借宿,歇息。然後,他拖著行囊走進村莊。這時,他還在想,剛才留在主家該有多好啊!到了最近的一所房子,他開始敲門,但是,房子裡什麼反應也沒有。
竇不疑轉到下一家,敲了半天還沒答應。竇不疑覺得,這應該是個「死亡之村」,這裡根本就沒有人。想起這事,竇毫不懷疑有些害怕。在村子的正中,他發現了一座小廟,廟的門半開著。竇不疑來到小廟前,推門而入,「咯吱」的大門響徹全村,這裡實在是太安靜了。
竇不疑沒想到這麼多,直接進了小廟,關上門,將馬匹栓在柱子上。後來他坐在臺階上長嘆了一聲。可是,他不敢進去,屋子裡一片漆黑,根本不知道藏著什麼東西。這時,竇不疑第一次發現自己竟也會膽怯,對未知的事物畏縮不前。
那時,月光照在院子裡,有寒風襲來,竇不疑不由得裹緊了棉衣,可還是覺得冷。此時此刻,已近午夜,竇不疑不知下個午夜該如何度過,難道真的要幹坐在這院子裡?
就在竇不疑憂心忡忡的時候,有人進來了。一位身穿素衣的婦女走進院子,臉上仍有妝容。婦人來到竇不疑面前,竇不疑十分害怕,連忙問起婦人。女人回答:「我看見我的夫君孤身一人在這兒,所以,過來陪我吧。」竇不疑接著問:「你的丈夫是誰?」女人立刻回答:「是你!」
竇不疑嚇得大叫一聲,將手中的樹枝使勁地舞動,想要趕走那個女人。不久,女子憑空消失。隨後,竇不疑鎮定下來,回想起自己年少時三射鬼怪,那時他是多麼英勇!然後他大叫一聲,為自己鼓勁,把門推開,走進那間黑暗的裡屋。透過月亮,他看見裡面有一張床,正好可以休息一下。
可是,他剛一上床,就有東西打在他身上,
打碎的東西就像盆一樣大,用手敲打它,還會發出狗叫聲。後來,竇不疑好不容易才把它搬起來扔到床下,卻發現它馬上變成了火人,兩尺高,把整間房子照亮了
隨後火人進入牆內,然後消失。竇不疑嘆了口氣,從房子裡走出來,騎馬離開了村莊。它急急忙忙地跑了一會兒,然後進入了樹林。到了這兒,他只能靠樹休息一會兒,因為,他實在是太累了!等到黎明時分,竇不疑起身準備出發。然而,他已站不起來,癱坐在那裡。
之後,他的家人找到了他,發現他已成了痴呆呆,像是中了邪。接著,竇不疑回到太原,沒過多久,他就醒了,把途中的經歷告訴了身邊的人。
隨後,竇不疑病倒了,沒幾天就去世了。
引用:
《太平廣記》《舊唐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十一》《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