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松講堂
女兒從一橋大學畢業,考入另一間國立大學念心理學碩士。感無量同時,忽然記起還沒有機會說說一橋這所學校,馬後炮一下吧。
一橋太小,國際排名榜攀爬有限
近年來在中文網上介紹一橋大學頗多,關心留學信息的中文圈朋友們對它應該不陌生。其實在日本國內,出了東京城,除非家中、親戚家裡有考生,不知一橋為何物的人還真不少。一橋的學生中流傳這樣一個自嘲類笑話:幾個考上東京的大學的孩子假期回老家,親戚朋友歡聚一堂。席間有人問學生娃娃們都上的哪間大學?一個孩子答「早稻田」,席間馬上一片唏噓讚嘆聲。接下來另一個孩子略帶矜持地答,「一橋大學」,席間氣氛忽然尷尬,所有人很想熱烈響應但卻一臉問號,直接問又不禮貌,機靈的人怕冷場,站出來打著呵呵勸酒轉移話題.
一橋大學聲名有限與它的小規模少人數有關。單科大學,只有4個文科學部(系),商學部、經濟學部、法學部和社會學部,每年招生人數各自為275人、275人、170人和235人,一個學年約有學生955名(另有留學生數名)。大學整體男女比例約為7:3,社會學部女生比率最高,最低經濟學部,這與數學的重要程度成正比,經濟學部數學要求比較高。女兒就讀經濟學部,她那一屆男女生比約為9:1. 一橋的經濟學部按照中國國內劃分應該屬於「金融」專業。
一橋的法學部學生人數少,司法考試合格率卻經常名列前茅,2006、2008、2009、2011、2012年排名日本第一。商科是一橋的招牌系,自然也是考生們最好的專業去向。
一橋大學很漂亮
從JR國立車站筆直走出去,是「大學路」(大學通り),1.3公裡的大道兩旁種了169棵櫻樹,4月份入學典禮正是怒放好時候,蓬勃一路,騰騰的粉色火焰,塵世間幾番翻滾的老社會人也禁不住心旌蕩漾,放肆出幾分恣意青春。
大學路上蓬勃的櫻樹
一橋的建築很有特色,來這裡借景的影視作品不少,動漫《狼的孩子雨和雪》(おおかみこどものあめとゆき)《阿梅老師》(梅ちゃん先生)就是其二。
東京有些歷史的大學建築,東京大學的安田講堂、早稻田的大隈講堂、慶應大學的紀念圖書館,基本上都是哥特風格,只有一橋的兼松講堂是羅馬式。設計家伊東忠太據說是妖怪迷,設計兼松講堂時加入許多不可思議的動物雕刻。
東本館
舊門房。是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哦
獅子、鳥、龍
不知道是什麼
這個也看不明白是什麼
申酉事件
一橋大學前身是森有禮1875年創立的「商法講習所」,是日本最古老的社會科學系大學。這間學校1884年移交農商務省管理,改名「東京商業學校」;1885年歸文部省管轄,這一年與東京外國語學校合併,校址移至一橋通町1番地(一ツ橋通町1番地,現千代田區一橋通2丁目),這是後來「一橋大學」名稱的由來。1887年改編為「高等商業學校」。1897年設立「專攻部」,開始本科教育;1901年授予專攻部畢業生「商業學士」稱號,由此預科至專攻部學制6年,等同東京帝國大學(今東京大學)。
1900年前後「升格大學」問題進入討論,文部省1909年發布「省令」,欲撤銷專攻部,將其併入東京帝國大學法科大學,設經濟、商業兩個學科。這一道省令在高等商業學校引發激烈抗議,併入法曹界、政界人物搖籃的東京帝國大學有違建學宗旨「培養產業界指導者」。1909年5月11日學生大會決定全校學生總退學。6月25日文部省發省令,允諾「專攻部」繼續存活4年。次年的1912年3月25日文部省再發省令,保留專攻部。
這一次高等商業學校與文部省的較量,以學校一方的勝利拉上帷幕。
專攻部1920年升格為東京商科大學。
龍城事件
1931年,根據大藏省主張「為節約文教費用,單科大學的預科、專科大學的專門部都沒有必要繼續存在」,當時的機構「財政整理準備委員會」決定要撤銷東京商科大學的預科、專門部。《東京日日新聞》報導這一決定後,東京商科大學的師生以及後援會「如水會」同聲抗議,上訪大藏省大臣、文部省大臣官邸。學生們佔領一橋的校舍(日語」籠城「是佔領的意思,佔城、佔校等),又一次學生決議「全體退學」。
這次事件以政府撤回前議,保留商科大學預科、專門部而告收束。
龍城事件又稱「第二次申酉事件」。
日本的一些大學很有所謂骨氣,有尊重學生自由的傳統。京都大學是其中佼佼者(參看「瀧川事件」,《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從校長選舉到總長致辭新生》)。一橋大學現在的大學名稱由學生投票決定,校長選舉學生握有投票權。
一點點題外話
女兒大學二年級時開始在「學童保育設施」打工。「學童保育設施」由政府主管,主要是給放學後家中無人照顧的小學生一個安全的去處。政府下屬機構,通常工作人員的報酬低廉。這份工女兒做了三年多,直接後果就是她在大四時決定要改專業,專攻「心理學」。一橋大學是商科大學,沒有「兒童心理學」,這就意味著必須挑戰外校、外專業。而且,時間上來不及了。女兒自作主張留級一年,準備考研的同時另修法律課程。四年制大學讀到「五年級」,壓力不同尋常;投考一個完全不知深淺的新專業,一直到放榜都在忐忑中沉浮。放榜之後導師寄語「大変優秀な成績で感心しました」(考試成績相當不錯,老師很想贊一聲)。日語以「曖昧」著稱,這一句卻實在,沒有裝飾。自此,才真正安心。
女兒考大學時復讀一年,至大學本科教育完成,距中學畢業已經6年時間。優秀的孩子會一步到位,很少曲折走彎路。我是自私的母親,我為女兒的曲折欣慰。讀書也好就業也罷,最終不過時「成長」和「成熟」,女兒得到的報償很多,值得她一生品味。
孩子成長,如竹下沐風,心靜意沉,等得日落日出,才知風中有竹香,心曠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