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中的教訓
專訪奧的斯電梯全球總裁佩德羅·巴蘭達(Pedro Baranda)
奧的斯在中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可謂動作頻繁。5月3日,騰逸博出任奧的斯電梯(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奧公司)總裁,代替了任期不足一年的前任。而在今年2月,奧的斯第一次將中國區域提升為全球6大運營區域之一,並任命湯明偉擔任中國區域總裁。
行業人士認為,高層管理人員的更替可能跟去年7月奧的斯電梯在北京地鐵4號線發生的一起事故有關聯。這家全球銷售超過120億美元的公司在全球電梯市場居於老大地位,而在中國的銷量佔全球的一半,地鐵事件對奧的斯在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帶來一定影響。6月20日,上任不久的奧的斯電梯公司總裁佩德羅·巴蘭達接受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專訪,談了奧的斯在中國的戰略以及對這次事件的看法。
高管更替體現對中國市場重視
之所以將中國市場獨立出來,成為全球六大業務區域之一,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戰略舉措,讓中國市場的經營更加透明,同時能夠更加快速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
《中國經營報》:業內人士有議論認為,奧的斯管理中國業務的高層更換頻繁,最近中奧公司總裁的更替似乎也證明這一點,而4個月前又新上任一位中國區域總裁,請你解讀一下奧的斯在中國的管理架構是什麼樣的?
巴蘭達:一個多月前,我們任命騰逸博(Tony Black)先生擔任中奧公司總裁,接替了李朝寶先生的職務,這只是一個工作上的調整。騰逸博先生曾任奧的斯全球質量、安全和工地運營管理副總裁,擔任中奧公司總裁後,他將負責管理天津泰達和廣州的兩個生產基地。
在此之前,中國業務歸我們北亞區域領導。由於中國業務發展很快,目前已經成為我們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因此在今年2月,我們單獨劃分出中國區域,中國區域成為奧的斯全球6大運營區域之一。同時,我們任命湯偉明先生擔任中國區域總裁,他將直接向我匯報工作。湯偉明先生將統一管理在中國的三塊業務:中奧公司、西子奧的斯和快速電梯。在中國區域還有一家公司,就是大連星瑪,它的總裁向亞太區匯報工作。
我們負責中國業務的管理層變化並不頻繁,這些職位也是有一定延續性的。對於湯偉明先生來講,中國區域總裁本身就是一個新設立的職位,體現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我們之所以將中國市場獨立出來,成為全球六大業務區域之一,就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戰略舉措,讓中國市場的經營更加透明,同時能夠更加快速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
《中國經營報》:目前奧的斯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狀況如何?你如何評估中國市場?
巴蘭達:2011年的奧的斯全球銷售收入超過120億美元,我們全球50%的新梯都是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中國製造的電梯目前主要還是供應國內市場,只有少量出口到海外。對於在中國市場的具體數據,我記得不是很清楚,大約銷售額佔全球銷售額的15%到20%。中國現在已經是我們最大的市場了,同時也是奧的斯員工人數最多的市場,在中國我們的員工數量超過12000名——我們在全球大約有6萬名員工。美國的銷售排在第二,其次是歐洲國家。
我們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因為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為重要的市場,而且我認為在未來五到十年,這個行業的成功將取決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中國市場將來無疑會變得更為重要,雖然奧的斯現在的高管中還有不少外國人,但是人才本土化只是時間的問題。可能將來有一天,不要說中國區總裁,奧的斯全球總裁也可能會由中國人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