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道十二星座所在的天區在天文學上被稱為「黃道帶」。所謂「黃道」,就是指太陽周年視運動的軌跡,黃道面其實也就是地球的軌道面。
說起黃道十二星座,很容易就讓人想起「黃道十二宮」、「星座運勢」等時下仍在流行的話題。大體意思就是,一個人出生在幾月幾號,出生時太陽在哪一個星座內運行,就對應什麼星座,這個人一生中的脾氣性格、窮富禍福、婚姻家庭甚至職業與壽命,都和這個星座有關。這種「星座學」在中學生、大學生、年輕的白領群體中很是流行。
其實大家都知道,星座的出現,是早前人們為了認星的方便,把全天分為若干個區域,按照每個區域中星星自然排列而成的圖形,再冠以不同的名稱,這樣更加便於觀測和記憶,目前全天星空共分為88個星座。「星座學」中的十二個星座分別是: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天蠍座、人馬座、摩羯座、寶瓶座、雙魚座,分別對應「黃道十二宮」。黃道十二宮的劃分源於古希臘時代,是以黃道上的「春分點」為起始點,自西向東將黃道均分為十二段,每30度為一宮,首宮即為「白羊宮」。
但事實上,目前黃道上的星座已不止十二個,而是十三個,多出來一個「蛇夫座」。這是為什麼呢?天文學上有個術語叫「歲差」,歲差是由地球的進動(地球自轉軸的周期性擺動)引起的,由於歲差的存在,會造成「春分點」在黃道上西移,從而「黃道十二宮」在黃道上也逐漸西移。自確定黃道十二宮的時代至今已過去2000多年,原來位於「白羊座」的春分點現在已經位於「雙魚座」。也就是說,「白羊宮」原來對應的是「白羊座」,而現在對應的卻是「雙魚座」。換句話說,「黃道十二宮」與「黃道十二星座」已經不相吻合了。
很顯然,星座的這種劃分完全是人為的。現代天文學告訴我們,每個星座裡所包含的都是體積巨大的恆星類天體,它們都屬於浩渺的銀河系的成員,相互之間的距離都是以「光年」為單位計,十分遙遠,距離地球當然也非常遠,每個星座成員僅僅是在我們視線方向上處於同一個天球面。比如說「獅子座」中的成員星,最近的「獅子座β」距離地球43光年,最遠的「獅子座ρ」距離地球2700光年,兩者距離相差可不是一點半點。星座中的恆星都在按照自己的運動規律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運行,相互之間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聯繫。
由此可見,按某人的出生日期確定屬於某個星座,某個星座又有某種「星座運勢」,從而決定某人的性格和一生命運,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足為信。上面也提到,由於「歲差」的作用,「白羊宮」現在位於「雙魚座」,星象為「白羊座」的人估計要糾結死了:「我到底是白羊座還是雙魚座?」。另外,黃道十二星座又多出了一個「蛇夫座」,以後是不是要改為「黃道十三星座」?
曾經就有天文學家指出,全世界70億人口,而星座只有十二個,平均下來屬於某一個星座的就高達約5.8億人,難道這5.8億人的性格和命運都是相同的嗎?說到底,認為星座能決定命運的人,這只不過是他們獲得心理慰藉的一種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