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幸福是自己給自己的,所有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滿足感。所以,如今社會的爺孫戀說是女孩從小缺乏父愛而導致女孩尋找一個年齡差超大的男人,只要對自己好就可以的男人,然後嫁了,最後擁有一個所謂穩定的家,過上平靜而看上去幸福的日子。
其實從戀愛的時候,就已經有所謂的差距,性別的選擇因人為而異,即同性戀。這是我們社會該包容的,因為這是正常的事,兩人在一起是處於公平地位狀態。年齡的大小選擇也是因人而異的,但這讓人全部包容所有的差距,是不太可能的。例如:姐弟戀,兩人的差距肯定不會很大,否則男人還沒來得及到達人生旺盛的氣勢,女人就已經失去膠原蛋白的保護,而出現各種老人化現象,這樣的兩個人是不平等的。不僅僅是我剛剛提到的身體不平,更是思想上的不對等。你回家跟你媽說話的時候與和你同齡女孩說話的時候是不是有很大的差距啊!因為那是一代人與一代人實實在在是存在代溝的,這種代溝由於現代發展的越來越快,更是越來越明顯。不用我說,你爸媽的微信也是你教他們玩的吧?!淘寶買東西也是如此吧?!更別說爺孫戀了,請問你才二十幾歲,你的芳華正茂的時刻才剛開始,為何要這樣用一把鎖給它關進了黑暗的屋子裡呢?你可以欣賞,崇拜並向他們學習,若你真喜歡,可以愛戴他們,用尊重和敬重的方式對待長輩,而不是將自己嫁給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回報他們對你的關愛。
所以在我個人字典裡,是不能接受爺孫戀的。但現實社會的包容性好像把他們接納了,相愛不為什麼而阻擋。被報導過的新聞,我們來瞧瞧這是否也會讓你看起來就會覺得幸福。
第一則:一個28歲的女孩嫁給一位72歲的村醫。年齡差為44的一對爺孫戀,女孩毅然決然嫁給了她愛的也愛她的丈夫,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沒有人祝福他們,而只是感慨女孩的可惜,甚至是無知。據說女孩張鳳出生在農村,家境貧寒,雖然排位最小,但仍得不到家人的疼愛,而村醫時常來看她關心她,青春期的她就對村醫懷有喜愛之情,最後就把自己終生託付給村醫了。我想說:女孩祝你不要後悔。
第二則:臺灣一位18歲少女愛上58歲老人,兩人在公眾場合相擁親吻,最後領證結婚。但也沒有得到身邊的祝福。這位剛18歲的姑娘,從小得不到父愛,就覺得58歲的老人比父親還要疼愛她,然後就這樣嫁了。最後我也只是想說:祝你不要後悔。
兩則新聞我們都感覺不到幸福,很感覺到很荒唐。
父愛不是那麼輕易被發現的,因為父親是最有內涵的人,希望女孩們長大了要更加體會哪種愛才是長輩給的正確的愛,那種愛才是我們要有的愛情。更加走心的一句是:不管你以前過得怎麼樣,有沒有疼愛,但你在成年之後,有能力靠自己吃飯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懂得學會愛自己,賺錢給自己花,用各種方式來疼愛自己,而不是再次奢望別人的疼愛。對此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