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多月前,模特安娜之死傳遍全球。
當安娜第一次出國走上T型臺,51公斤的她被警告太胖了。兩年後,她成功減肥13公斤,卻死於厭食症。是什麼讓她從天橋走向墳墓?貧窮、金錢、畸形的審美、追夢的重壓……
女模特的餓死之路從廣州開始
南都周刊特約記者 南飛
14歲成為選美皇后
1999年,巴西聖保羅市郊的容迪亞伊鎮,一個滿頭棕發的十幾歲小女孩正在選美舞臺上展示身姿。
當一名評委把綠白色的肩帶掛在小女孩身上,宣布新任「容迪亞伊皇后」誕生時,她的父母在臺下把巴掌都拍紅了。女兒奪冠,媽媽毫不奇怪:「其他女孩矮胖難看,我女兒纖細優雅。」
這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成就。但對14歲的安娜·卡蘿琳娜·萊斯頓來說,這意味著她向超級模特的夢想邁出了第一步。
經過7年奮鬥,先後遠赴香港和日本,為著名設計師阿瑪尼和迪奧工作,安娜「實現」了夢想。2006年11月14日,她成為巴西所有雜誌和報紙的封面人物,並引來全球新聞爭相報導。然而,這並非因為她的模特生涯是多麼出色,而是因為她的死亡和令人震驚的死因——厭食症。
2006年,時尚界追求纖瘦骨感盛極一時,安娜之死可謂登峰造極。安娜不是去年因為厭食症而死的惟一模特。去年8月,在烏拉圭時裝表演會上,22歲的模特路易塞爾因厭食症引發心力衰竭猝死。
雖然厭食症不是模特圈的專有物,但安娜之死還是讓時尚行業捲入旋渦中心,T型臺上以瘦為美已被視為「不正之風」。
安娜的短暫一生起始於1985年5月29日,容迪亞伊鎮一家私人醫院。她出生在一個安逸舒適的中產家庭,父親在一家德國跨國公司工作,母親米麗婭姆是賣珠寶的。他們一家住在小鎮近郊的一棟小型典雅的別墅中,生活算不上特別富有,但也不缺錢花。
很小的時候,安娜就想當一名模特,想讓家裡過得更好一點是個重要原因。現在不清楚為何安娜會有這種責任感。在她9歲時,父親被診斷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失業也變得不可避免。但即使在這之前,小安娜就表現出強烈的愛美之心,她常常從衣櫥裡拿出母親的高跟鞋,擺弄舞姿,讓人拍照。終於,1999年的某天,在乘校巴回家的路上,安娜看到了容迪亞伊選美比賽的宣傳活動,她跳下車,報名參賽。
幾周後,安娜和母親一同前往裡約熱內盧,痛快地玩了次奢華旅遊——所有的費用全部來自選美比賽的獎金。回到家後,一名時尚代理人找上門,說可以把安娜介紹給福特公司——巴西一家頂級模特公司,收費100英鎊,安娜一家同意了。
安娜一夜間開始了自己的模特生涯。很快,她就盯上了一個大目標——成為像巴西同胞吉斯萊一樣的超級名模。朋友們認為,要成為一個耀眼的名模,她174釐米的身高太矮了。但安娜自有辦法,她把宣傳照上的高度改了,聲稱自己有177釐米。看起來,她的小伎倆得逞了。2003年7月,在福特公司成功待了4年後,安娜籤約巴西另外一家頂級公司——Elite,完成了從追夢少女到真正模特的飛躍。
(責任編輯: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