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公布 Tiger Lake SoC:Willow Cove架構,性能提升超越一代
I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 今晚,英特爾正式公布了 Tiger Lake SoC,採用了 Willow Cove 架構,官方稱將提供超越代間 CPU 性能的提高。IT之家了解到,Willow Cove 是英特爾的下一代 CPU 微架構基於最新的處理器技術和 10nm 的 SuperFin 技術,相比上一代的 Sunny Cove 架構,極大地提升了頻率以及功率效率,還將重新設計的緩存架構引入到更大的非相容 1.25MB MLC 中,並通過英特爾控制流強制技術(Control Flow Enforcement Technology)增強了安全性。
-
未命名的英特爾 Rocket Lake 處理器基準測試洩露,略弱 R3 3300X
IT之家12月8日消息 知名爆料者 @TUM_APISAK 昨日挖出了一枚英特爾 Rocket Lake 處理器的 SiSoftware 基準測試成績,但這款處理器命名未知,僅顯示為 8 核 16 線程設計,1.80GHz 主頻,睿頻 4.4GHz,512KB 二級緩存、16MB
-
今年聖誕節,你就可以用上10nm英特爾Tiger Lake晶片了!
Raja Koduri介紹,在本周舉行的2020年英特爾架構日上,英特爾展示了多項重要進展,這其中包括提供涵蓋標量、矢量、矩陣和空間的多樣化架構組合,以先進的製程技術進行設計,以極具顛覆性的內存層次結構提供支持,採用先進的封裝集成至系統,藉助光速互連實現大規模部署,通過單一的軟體抽象實現統一,以及開發安全功能。
-
神秘的英特爾Rocket Lake八核CPU未能打敗銳龍R3-3300X
@TUM_APISAK 剛剛分享了傳說中的英特爾 Rocket Lake 八核 CPU 的基準測試成績,鑑於目前已知最高端配置也是八核,這款 11 代處理器很可能屬於高端旗艦型號。與較 Skylake 時代只有小幅改進的 Cypress Cove 等架構相比,英特爾沒有完整披露 Rocket Lake 的規格,僅誇耀每周期指令(IPC)性能的提升達到了兩位數。
-
基於英特爾架構的Giga Spaces Insight Edge Platform
這項測試比較了基於以下兩種配置的InsightEdgePlatform的查詢和加載時間: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和英特爾®傲騰™固態盤;英特爾®至強®處理器E5-2660v4和英特爾®固態盤DCP3700系列。結果顯示,與上一代架構相比,採用新一代英特爾®架構時,該平臺具有更快的查詢和加載速度。新一代的英特爾®架構還為GigaSpaces用戶帶來了其他益處。
-
英特爾11代Rocket Lake處理器曝光:i9/i7最高8核,i3以下全馬甲
英特爾的Rocket Lake 11代桌面處理器本來預計在明年三月份發布,但英特爾將這個時間提前到了一月份。而就在最近,11代處理器的26款產品全部被曝光,上至i9,下至賽揚。其中帶K字母的為可超頻版、無字母後綴的標準版、T字母的節能版,熱設計功耗分別為125W、65W(i9/i7/i5/i3)或者58W(奔騰/賽揚)、35W。上述這幾款都是8核心16線程、和十代一樣的16MB三級緩存,核芯顯卡升級為全新的Xe架構,最多32單元。
-
為什麼Rocket Lake-S在Geekbench 5中提升極大?
如果Intel一切順利,能按照此前正確的Tick-Tock節奏來推進路線圖更新產品,那麼Intel會將在2016年量產10nm製程工藝的Cannon Lake(微架構繼承Skylake,工藝製程換代),在2017年則進行下一輪微架構升級,將Ice Lake(Sunny Cove)推向市場,在高性能處理器市場繼續維持對AMD及ARM的壓制。
-
英特爾Tiger Lake正式發布,英眾科技19款新品同步推出
2、全新架構,性能革新重新設計的Willow Cove微架構系統,性能在原來基礎上全面提升,顛覆以往的認知,開啟全新的科技感受。得益於Intel六大技術支柱的創新,這19款產品將帶來全新使用體驗,不僅向我們展示了處理器性能提升、核顯性能等多方面的技術先進優勢,在性價比方面也十分值得期待,進行科技升級,使其能穩定發Tiger lake的強大功能,為筆記本的革新注入全新動能。
-
32核打贏AMD64核 英特爾Ice Lake為HPC提供強勁性能
英特爾在2020年超級計算大會上主要亮點:更高的內存帶寬、全新的核心架構、更多的處理器核數以及更快速的輸入/輸出:即將推出的第三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代號「Ice Lake」)將為高性能計算工作負載提供更高性能。
-
英特爾十代酷睿Ice Lake處理器來了
支持英特爾Wi-Fi 6(Gig+)以及最高4個雷電3接口,內存支持LP4/x-3733以及DDR4-3200兩種規格。 今天,英特爾正式揭曉了十代酷睿Ice Lake處理器。第十代酷睿Ice Lake處理器總共包括11款,其中U系列有6款,Y系列有5款,具體型號如下圖所示:
-
「重新定義10nm」:性能提升約20%,英特爾架構日更新四大技術
儘管英特爾開發 7nm 晶片的進程受挫,但這次發布的基於 10nm 的 SuperFin 技術將晶片性能提升了約 20%,再加上 Willow Cove 微架構、用於移動客戶端的 Tiger Lake SoC 架構細節、以及可實現全擴展的 Xe 圖形架構等內容的發布,展示了英特爾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在消費類、高性能計算以及遊戲應用市場等領域的巨大技術優勢
-
外媒:英特爾將於一月初發布 11 代桌面處理器 Rocket Lake-S
值得一提的是,CES2021 將於 1 月 11 日 舉行,但外媒仍不確定英特爾 11 代桌面處理器是否會在 CES 上亮相。▲ 圖為 10 代酷睿IT之家曾報導, Rocket Lake-S 系列處理器已經被爆料的幾乎只等價格,例如最頂級的 i9-11900K 處理器將為 8 核 16 線程設計,單核可達 5.30 GHz,多核 也有 4.80 GHz(基本頻率為 3.50 GHz)。
-
什麼是微內核架構設計?
阿里妹導讀:作為一名Java程式設計師,相信同學們都聽說過微內核架構設計,也有自己的理解。那麼微內核是如何被提出來的?微內核在作業系統內核的設計中又有什麼作用?本文從插件化(Plug-in)架構的角度來詮釋微內核架構設計,通過微內核架構和微服務架構的對比,分享其對微服務設計的參考意義。
-
英特爾Rocket Lake跑分曝光:單核成績比前代高21% 多核高9%
最新的 Rocket Lake-S 桌面 CPU 跑分已經曝光,性能上和基於 7nm Zen3 核心架構的 AMD Ryzen 7 5800X 比較接近。該測試平臺是搭載惠普886C 主板的 HP OMEN 30L Desktop GT13-0xxx,這是一款惠普專用的主板,採用 LGA 1200 插槽,支持英特爾即將到來的第 11 代酷睿處理器。
-
國產芯再突破,阿里旗下的中天微採用全新架構,抗衡ARM、高通!
可見目前架構是很多處理器逃避不了的問題,因為在PC電腦時代,英特爾與AMD雖然都是基於x86架構,而在移動處理器中,之前幾乎所有主流晶片都是基於ARM架構,即無論是聯發科的MTK、三星、華為,還是高通,都採用了ARM官方的標準微架構「Cortex-A」,也就是所謂ARM的公版設計。
-
英特爾Comet Lake曝光傳遞出什麼信息
在4月23日英特爾正式發布Coffee Lake-HR架構第九代酷睿處理器之後,不少媒體都曝光了英特爾後續處理器路線圖。原本英特爾將在今年聖誕節期間推進10nm Ice Lake處理器落地,但似乎計劃又有一些改變。名為Comet Lake的14nm製程架構出現在路線圖上。
-
遊戲顯卡、首款獨顯、下一代處理器英特爾架構日重點全覽
當地時間8月13日,也就是英特爾2020年「架構日」(Architecture Day)上,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攜手多位英特爾院士和架構師,宣布了公司在「技術創新的六大支柱戰略」上的一些最新進展,包括首款獨顯、架構創新及CPU改進等等。
-
英特爾11代桌面級i9曝光:架構全面升級
曝光信息顯示,i9-11900K採用8核16線程心設計,主頻達到了3.5GHz。與上一代i9-10900K相比,i9-11900K減少了兩個核心和4個線程,主頻也從3.7GHz降低到3.5GHz。i9-10900K睿頻可達5.3GHz,i9-11900K暫無睿頻信息。
-
華為公布搭載英特爾Cascade Lake Refresh處理器的伺服器
英特爾已推出Cascade Lake Refresh處理器,與早期的Cascade Lake相比,性能提升最高可達36%,是 Cascade Lake系列處理器家族的全新成員。作為英特爾的戰略合作夥伴,華為數月前就啟動FusionServer Pro系列伺服器產品進行適配,已完成主流產品的測試和上市,包括機架伺服器1288H V5、2288H V5、2298 V5、5288 V5,高密伺服器X6000 V5和刀片伺服器E9000等。
-
英特爾加速實現 XPU 願景:發布 oneAPI Gold 版本和英特爾伺服器 GPU
英特爾公司今日宣布多項重要的技術進展,這也是英特爾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通過統一的軟體體驗打造跨架構解決方案的又一裡程碑。其中,英特爾 ® oneAPI Gold 工具包將於今年 12 月正式交付;英特爾軟體棧推出新功能,作為公司軟硬體聯合設計方法的一部分。同時,英特爾正式發布其首款數據中心獨立圖形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