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曾經是地球上的霸主,如今早已滅絕,只留下些骨架化石證明其存在過的痕跡。和恐龍相比,人類是多麼渺小呀!但今人卻能夠憑藉智慧和科技還原那些恐龍的原貌,還有很多工藝家用手上功夫雕刻出許多栩栩如生的恐龍雕塑,今天我們就來穿越時空,欣賞一下那些讓人驚嘆的恐龍雕塑。
霸王龍
霸王龍是距今約6850萬年到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最大型、最兇猛的肉食性動物。它雖然體型巨大,但卻身手靈活,憑藉著非常鋒利的牙齒,它能夠瞬間撕裂獵物。這座霸王龍雕像,張著血盆大口,每顆牙齒都雕刻得鋒利異常,整體呈現出奔跑的動作姿態,一副即將撲到獵物的樣子,顯的氣勢十足,霸道兇猛。
巨超龍
巨超龍的骨頭化石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吉姆詹森教授在科羅拉多州發現的,「巨超龍」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恐龍之一。這座巨超龍雕塑高15米、長22米,整體非常巨大,雕塑呈現出蹲踞的動作形態,再加上黑褐色的表面,顯得這個恐龍敦厚可親,非常符合巨超龍植食性恐龍的特點。
永川龍
永川龍是生活於晚侏羅世的一種大型食肉恐龍。在我國重慶發現的化石骨架還原後,可以知道這種恐龍全長約11米,站立時高2.85米。這座永川龍雕塑幾乎是按1:1的比例完美複製了永川龍的形態,雕像身長8米、高4米,將永川龍略呈三角形的高大頭部和嘴裡如同匕首般鋒利牙齒雕刻得生動形象,盡顯永川龍的兇悍威猛。
甲龍
甲龍是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一種植食性恐龍,他有著重裝甲般的身軀以及巨型的尾巴棒槌,可以用來防禦肉食性恐龍的攻擊。這座甲龍雕塑厚實的外形設計,背部雕刻著重裝甲般的凸起,讓這條甲龍整體呈現出防禦的姿態,非常栩栩如生。
三角龍
三角龍,龍如其名,頭上長著三根角狀物,很像犀牛的角,還有非常大的頭盾,可以起到防禦作用。它是草食性恐龍的一種,發現於北美洲的晚白堊紀晚馬斯垂克階地層。這座雕塑將三角龍的顯著特徵都雕刻得非常生動,緩慢爬行的動作形態和身軀的細節表現,體現了動態平衡的美感。
雙脊龍
雙脊龍是生活於早侏羅紀的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因為他頭顱頂部具有聳起的兩個高脊,因而被稱為雙脊龍。這座雙脊龍雕塑也很好的表現了這一點。在《侏羅紀公園》電影中,雙脊龍的頸部擁有可收縮的皺摺,能射出致盲毒液,威力無比,而這座雙脊龍雕塑頸部也有非常明顯的皺摺,說不定也能噴出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