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3日綜合報導,雙英辯論25日登場,馬英九辦公室把準備細節列為最高機密,馬英九近日還邀集財經學者腦力激蕩。面對對手在技巧與攻防靈活度優勢,馬英九要打誠信與平實牌,用基層語言感動人心。
不同於大選辯論,馬英九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周日將就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進行「政策辯論」,替朝野對話打開一扇窗。
雙英辯論自4月上旬敲定時程後,雙方陣營從剛開始的叫陣,到愈接近辯論日,反而呈現「風雨前的寧靜」,對準備細節與策略戰術均三緘其口,各有盤算。
馬英九用基層語言感動人心
面對這場辯論,馬英九辦公室定位為「政策溝通的延伸」。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羅智強說,「我們對兩岸經濟協議的堅持與主張,並非從現在才開始,也不會因辯論就結束。」
對議題內容與數據的掌握度,馬英九陣營信心滿滿。馬英九近期也藉著各種下鄉座談的場合實地操演,不管從國際局勢面、臺灣經濟面,還是兩岸互動面切入,都有完整的論述。
不過,黨政人士透露,行事謹慎的馬英九在15日與18日分別邀集多名財經專家學者,進行「腦力激蕩」,嘗試擦出新火花。
核心幕僚團隊陣容,馬英九有蕭萬長、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分別從經濟、政治角度獻策,主張要坦率與民眾「利弊並陳」,不能避談「弊」。
在議題設定上,最主要的操盤手是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高朗,羅智強、馬英九秘書王鬱琦等出身演辯社的幕僚群則協助補強技巧。羅智強與國民黨發言人蘇俊賓並站在第一線,對陣前先與對方過招。
對於辯論場上是否使用閩南語、客語,馬英九辦公室不排除可能性。羅智強說,「馬英九會儘量貼近基層民眾感受與語言,讓民眾能在辯論平臺上充分了解兩岸經濟協議的內容。」
對陣前分析雙方優劣勢,羅智強表示,馬英九不一定在技巧上、辯論策略上與所謂的包裝上能佔什麼樣的優勢,但在內容的平實上與掌握度上,這是我們比較強調的地方」。
羅智強說,馬英九會堅持過去到現在延續的理念主張,雖然彈性比對手小,但在誠信度與一致性上,卻能耐得住檢驗;「反觀民進黨會提出相互矛盾的看法來適應策略性的需求,所以他們一致性與穩定度易遭外界質疑」。
對馬英九辦公室而言,馬英九要展現自身高度,告訴民眾籤訂兩岸經濟協議是臺灣非做不可的事情,而這個決定是基於臺灣最大的利益。誠如羅智強所言,「我們必須點出這一點,不能容許民進黨以個別政黨的政治利益,做出違背臺灣利益的論證」。
藍營若能論理清楚,讓大多數民眾藉由媒體強力報導這場辯論,而有更了解兩岸經濟協議的機會,對馬英九來說,這將是朝野政策辯論最大的效益。
蔡英文平常心應戰
馬英九與蔡英文25日將進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辯論。投入競選連任黨主席的蔡英文原規劃多場下鄉拜票行程,但為迎戰25日雙英辯論,下鄉行程減少,勤做功課。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以平常心應戰,對於辯論的策略、內容與戰術運用,蔡英文一手操刀,幕僚只是提供資料與數據。擔任過「陸委會主委」、「國安會」諮詢委員與「行政院副院長」,ECFA辯論對蔡英文而言不是難事,也沒有特別模擬辯論或沙盤推演。
不過,民進黨仍組成ECFA辯論小組,黨副秘書長洪耀福負責行政事務的聯繫,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劉建忻負責撰寫蔡英文的發言稿與準備資料,黨發言人蔡其昌經過美國奧勒岡辯論訓練,是黨內辯論高手,也是蔡英文的軍師。
此外,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卸任政務官包括前「經建會主委」陳博志、前駐美代表吳釗燮、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等人也是蔡英文徵詢的核心智囊群。
記者也發現,蔡英文的頭髮變短了,對於是否要以新造型面對辯論,蔡英文解釋,只是把頭髮剪短,方便整理,不會特意變更造型,否則新聞會失焦。
蔡其昌表示,蔡英文會通過辯論讓臺灣百姓了解什麼是ECFA,也會提出如何讓臺灣與世界接軌。
民進黨評估,蔡英文的優勢是本身的專業背景與能力,只要通過辯論呈現問題,讓小老百姓知道籤署ECFA後可能的影響,不須強調辯論技巧,重點是誠懇面對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