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育女是條坎坷的荊棘之路,無論我們多少次想過退縮或自暴自棄,到頭來,我們仍然重拾起勇氣,砥礪力行,因為我們知道,孩子的未來需要我們指引,孩子的進步需要我們作為父母的支持。
在這條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JoJo媽把大家遇到的問題總結一下,不外乎以下十大問題。經過仔細研究各個問題產生的根源,JoJo媽也簡要談一下自己的見解和解決辦法,希望對在育兒路上有困惑的父母有所幫助,建議收藏。
第一個問題是孩子總愛打擾父母。
很多父母反饋說只要在家就沒有一刻安寧,一會兒孩子說餓了要吃東西,一會兒孩子寫作業沒筆了,一會兒孩子作業不會做等等。只要孩子在家,「媽媽,媽媽,媽媽」的喊叫聲就沒有停止過。
其實,孩子總愛打擾父母,究其根源是因為孩子對父母依賴過多或者父母給予孩子的關注不夠,缺乏安全感。父母要自檢自家孩子是什麼狀況,然後針對性地解決,如果因為依賴過多,那父母就要慢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因為缺乏安全感,那父母就多與孩子相處,增加對孩子的關注,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第二個問題是孩子愛撒謊。
孩子愛撒謊可以說是觸及了做人的底線,父母必須給予矯正。究其根源,是因為孩子以前犯錯的時候,父母的反應過度。孩子已經很誠心認錯了,父母仍然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嚴厲批評和苛責,孩子為了避免懲罰和苛責,自然就選擇撒謊,把過錯推到別人身上。所以,想要孩子改掉愛撒謊的毛病,父母首先學會寬容對待孩子,只要孩子認錯態度良好,就不要緊抓不放。
第三個問題是孩子不自信。
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總是很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或是徵求別人的意見,這就是不自信的表現。往往孩子不自信,是因為孩子的獨立性弱,父母給孩子的建議和幫助太多,導致孩子動手能力弱,自我意識弱。而且父母過多批評,鼓勵和支持不足,也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動手能力是關鍵。父母多讓孩子自己動手,自己吃飯,自己整理房間,自己洗衣服,甚至自己做飯,孩子在做的過程中,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都有質的提升,繼而擁有自信。此外,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多讓孩子自己拿主意,儘可能引導孩子,而不是給出具體的建議,對孩子多點鼓勵和支持。
第四個問題是孩子有暴力傾向。
孩子愛咬人,愛打人,在處理與同伴的關係和爭執時,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這是典型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父母在處理矛盾和爭執時是怎麼解決問題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漸漸也學會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孩子一出生的時候是張白紙,父母在上邊畫了什麼畫,孩子接收到什麼樣的信息,他也就長成了什麼樣的人。所以,如果想要改正孩子暴力傾向,那首先父母的以身作則,多多學習處理人際關係的高情商戰略。
孩子的成長與父母有分不開的關係,如果孩子嫉妒心很強,那肯定是父母喜歡拿孩子與別人做比較;如果孩子不顧別人的感受,那肯定是父母喜歡命令,從不考慮孩子的感受。父母種了什麼因,就可能收穫什麼果,所以,如果父母想矯正孩子的這些問題,那父母的多多反思自己,多學習一些育兒知識,育兒路上會更順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