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走上了考研的道路,可是,每年考研失敗的學生卻不計其數,甚至有些「不甘心」的學生,考了一次又一次,但是卻沒有一次成功的。
其中的原因,都是因為學生的考研方法出現了問題,再或者就是他們根本不適合考研。
要知道,考研並不是所有學生都適合的,有些學生適合考研,而有些學生就業才是最好的選擇。
前不久,身邊有一個大學學生向我詢問考研的問題,最開始的時候,她並沒有考研的想法,可是看著一個寢室的同學都選擇了考研,自己便也產生了考研的想法,可是在時間上卻有些倉促。
由於今年年初的特殊情況,他發現許多本科的畢業生都處於一個在家待業的狀態,還有一些人會選擇考編制等等,再加上現在就業難的問題,因此,他想藉此考研來提升一下自己的就業競爭力。
但是,他自身情況卻不太好,由於他所在的學習並不是一個重點大學,而且課程還有掛科的,不僅基礎差,還不想努力,一點規劃也沒有,兩眼一抹黑就想著考研,這樣是肯定不行的。
其實,符合這5類學生就不用想著去考研了,還不如選擇就業,找一個正經的公司好好磨練一下,積累一些經驗,讓自己在畢業時有一點優勢。
1)心理素質差、抗壓能力差的學生
考研的學生,心理素質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在此期間情緒波動較大,是非常不利於考研的成功。
尤其是一些心理承受壓力很差的人,可能會在考研的後半程直接選擇放棄,這是因為考研日期將近,自己內心的情緒無法排出,導致負面情緒的積累,最後崩潰。
2)自律能力差
有些學生本來是不想考研的,但是看著身邊的朋友都選擇考研,於是自己也想嘗試一下,但是對於貪玩,沒有自律能力的學生來說,考研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就算他嘴上說的考研,但是行動卻在荒廢時間,不如直接選擇就業去實習,還能提前積累工作經驗。
3)沒有主見,盲目報考的學生
有些學生自身缺乏主見,在考研的學校和專業上十分糾結,甚至有時還會冒出考公務員的想法,對於這種沒有主見,盲目報考的學生來說,考研其實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因為他連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情都沒有定下來,又怎麼可能考上研呢?
4)基礎差還不願意努力
大學生的知識基礎參差不齊,有的學生自身基礎差,而且還不願意努力學習,認為考研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不管考研難與不難,你自己都不願意去努力,又怎麼可能去考上研?
5)為了減輕就業壓力
還有一些學生,考研就是為了減輕就業的壓力,考不考上一無所有,只要可以晚幾年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這樣浪費的不僅是你自己的時間,也在浪費父母的金錢,因此還不如去選擇就業給自己增加一些工作經驗。
以上這5類學生真的不太適合考研,不如在大四開學之後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去積累經驗,給自身提高一些競爭力。
今日話題:對於考研,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