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團隊分工明細,「機器人」負責算帳,涉案資金上千萬,一些不法分子——
把「搶紅包」變賭博 將微信群變「賭場」
近年來,「微信搶紅包」因其娛樂性和互動性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歡迎。但這大眾眼中用於消遣娛樂的遊戲到了不法分子手裡,就變了味道。他們利用微信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形式隱蔽等特點,將搶紅包這種大眾遊戲演變成了賭博的方式,把微信群變成了一種賭博場,吸引了比線下賭博更多的賭徒參與,其涉案金額往往高達上千萬,社會危害性很大。
微信群「鬥牛」,80天獲利300多萬
在微信群搶紅包已成了不少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但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斂財機會。今年4月至7月,董某等人就利用微信紅包結合現實中的賭博方式,組織上百人,開設了一場24小時不間斷的「賭局盛宴」。
犯罪嫌疑人董某、周某、吳某等人在武進洛陽、禮嘉等地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利用微信組建「王者歸來」等多個微信群,供玩家賭博而抽頭漁利。據了解,該賭博群有七名股東,並以每天500元一天的高薪先後招聘了多名涉案人員,分別擔任賭場管理人員、財務、兌獎員、發包手、點託包手、操作機器人軟體等職務。其中,「點託包手」負責用多個微信號在群裡假裝賭客,營造氣氛,鼓動其他賭客參與賭博,「發包手」專門負責在賭博群裡發紅包,「兌獎員」則是在賭客拿到特殊點數時,進行獎勵積分。
據犯罪嫌疑人交代,每場賭局開始時,賭客們先用現金兌換成積分,向專門的微信號「上分」押注,隨后庄家發出紅包讓大家搶,用搶到紅包金額的最後三位數字來計算,以鬥牛的形式進行翻倍,點數最小的人就輸了,要再出紅包,以此循環。每把賭局有將近100人參與,3~4分鐘就能賭一把,而微信群則是24小時不間斷進行賭博,幾乎每天都有二三十萬的輸贏,短短80多天的時間,賭資金額就高達2000多萬元,董某等人抽頭漁利數額累計300萬元以上。
近日,武進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賭博罪對董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微信群 「掃雷」,2月獲利近40萬
利用微信群組織賭博,兩個月獲利近40萬元。近日,新北區檢察院以涉嫌賭博罪對犯罪嫌疑人尹飛等6人提起公訴。
「掃雷」原是一款著名的益智類單機遊戲,玩家需要找出所有非雷的格子,同時避免踩雷,踩到一個雷即全盤皆輸。今年初,尹飛、顧秦據此組建了「30-100飛飛友誼群」微信紅包掃雷群,但不同之處在於這個群裡的每一個雷都代表要輸的錢。
尹飛、顧秦訂立的「新掃雷」規則是:參賭人員發紅包,金額從30~100元不等,每次從「0~9」中選擇一個數字作為「雷」,由所有的參賭人員搶紅包,凡搶到紅包金額的最後一位數字與「雷」數相同,即「踩雷」,要向發紅包的人賠償其所發金額的1.1倍。如果參賭人員搶到特殊數字的紅包,則會有專門的「福利」,以此吸引賭博人員參與賭博。
不久,兩人作為「群主」,又找來了4位幫手。王玉琴、葉梅為「免死」,專門負責搶紅包,即使「踩雷」也不用賠錢;李芬為「福利」,負責發放獎勵;吳林風為「管家」,負責拉人進群,維護群內秩序,代發獎勵。「免死」搶來的紅包全部交給尹飛、顧秦,二人則支付其餘4人每日100~400元不等的工資。
從建群至案發的兩個月期間,「免死」王玉琴和葉梅共搶到紅包68萬餘元,「福利」李芬發放獎勵29萬餘元,這個微信賭博群獲利近40萬元。這些錢除支付工資、日常開銷外,由尹飛、顧秦五五分成。
30~100元的數額並不大,而且紅包發出去了還可以再搶,這麼多人一起搶哪有那麼容易「踩雷」?尹飛等人就是利用了參與者的貪慾和僥倖心理,讓他們以為只是參加了一個刺激的小遊戲。直到有一個賭博參與人員輸了幾萬元,察覺該群內部有貓膩前去公安機關報案,此事才東窗事發。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微信賭場」裡, 水往往比「實體賭場」更深
參賭幾十人,賭託倒有七八個用作弊軟體,莊家永遠是贏家
近期,武進區檢察院連續審查了三起利用微信「搶紅包」形式的賭博案件,呈現出高發態勢。相關案件1的承辦檢察官韓嵩介紹,類似的這種微信紅包群賭博的模式都有很多「套路」,而且這些套路往往比「實體賭場」裡更複雜。
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目前許多微信賭博的團夥一般都由兄弟、老鄉等關係人員作為主要股東構成,下設「財務」「賭託」「發包手」等角色,併購買「機器人」計分軟體,統計分數,計算輸贏。按照不同遊戲規則,通過搶到紅包的金額計算賠率,一局短則幾分鐘,輸贏可高達數萬元。
賭博沒有永遠的贏家,作為「莊家」,有時也會賠本倒貼。為此,組織者們會想方設法刺激賭客押注,同時安排相對應的「賭託」,增加「莊家」贏錢的機率。「這些『賭託』並不會真的按照遊戲規則來賠錢,往往都有固定工資和抽頭漁利,這樣就保證了莊家的盈利。」 韓嵩介紹,一般40個人參賭,群裡的「賭託」就有七八個人。
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形式隱蔽
辦案人員發現,參與微信紅包群賭博的人員,往往都是相互拉人入群的,成員遍布全國各地。韓嵩說,因為網絡這個虛擬空間,拉人是比較快的方式。一個群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參賭人數達到一定標準就可以開始,很多都是24小時不間斷進行。
「有時這個群解散了,再重新組回來,參賭人員並不一定和之前相同,群主和管理人員的身份也很難確定,取證有一定困難。」韓嵩介紹,就是因為隱蔽性強、取證困難給他們辦案定罪造成了很大阻礙。
利用作弊軟體,莊家永遠是贏家
韓嵩介紹,目前「紅包神器」這種搶紅包作弊軟體在微信中也很盛行,網上不少商家在出售。一些軟體不但可以設置搶包名次,還可以設置紅包小數點後面兩位數,許多莊家就是利用這類軟體來欺騙玩家,通過「押小贏錢」先讓玩家嘗到甜頭,再利用「押大輸錢」來保證自己穩賺不賠。
辦案人員在進一步的調查中還發現,類似組織分工明確的微信賭博群很多還採用所謂的「機器人」進行下注、結算,而這種軟體通過網絡很容易就能買到,所需費用一年也才幾千塊錢。此外,有的機器人軟體還帶有虛假投注來達到炒作人氣的功能。
搶紅包「姿勢」不對, 會墜入賭博陷阱
很多不法分子都是借著微信搶紅包的外衣組織賭博,那麼,已經離不開微信的你我怎麼樣防止落入這種賭博陷阱呢?
韓嵩介紹,這些賭博的微信群跟平時親朋好友間的搶紅包群有很大區別。首先群內好友人數一般較多,且大部分為陌生人,來自全國各個地區。其次,搶紅包時會提前設有一些遊戲規則和賠率,有些和線下傳統賭博極其相似,如本文案例中提到的「微信鬥牛」。此外還有一個顯著特點,群內往往長時間不間斷地發紅包,群成員之間除了圍繞紅包以外,沒有其他交流。如果被拉入有這些特徵的微信群,那很有可能就碰到了微信紅包賭博群。
在此,韓嵩提醒大家, 如果發現自己被拉進微信賭博群,應該及時截取微信中涉及賭博的聊天內容作為證據,向當地公安機關舉報。「目前微信平臺也已開展了技術防範手段,微信用戶一旦發現微信中有賭博行為,可直接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