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人接觸有害物 僅七市可治職業病

2020-12-12 搜狐網
千萬人接觸有害物 僅七市可治職業病
2002年8月10日11:57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   千萬人接觸有害物 僅七市可治職業病

  我省職業病防治工作明顯落後於經濟發展,省衛生廳指出須加快隊伍建設

  本報訊 (記者曾文瓊 通訊員易學鋒)1000萬工人接觸有害物,職業病僅7地市可治。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省職業病防治工作會議上獲悉,目前,我省個別地方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仍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造成職業病危害不能及時控制。廣東省衛生廳馮鎏祥副廳長指出,我省職業病防治面臨新的挑戰,要加快職業衛生技術保障體系的建設,嚴格規範技術服務,確保職業病診斷與鑑定工作的公正公平。職業病每年發病800例

  據統計,我省目前國有集體工業企業有54744家,職工442 .08萬人,接觸有毒有害物質職工125萬人;鄉鎮工業企業40多萬家,職工總數約500萬人,接觸有毒有害物質職工約300萬人。此外,尚有分布在廣大鄉鎮、農村的私營企業50多萬家,職工1000多萬人。全省接觸職業危害物質人數約1000萬人,每年職業病發病平均800多例。僅七地市可治職業病

  據了解,我省職防隊伍建設明顯落後於經濟發展。目前,全省22個地級市中,只有7個市建立了獨立的職業病防治機構,其它市、縣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衛生防疫站內,條件好的設有職業衛生科室,許多地方沒有職業衛生科室而僅指定1—2個專人負責,鄉鎮一級幾乎沒有專業人員,這與我省共有各類企業近100萬家,接觸職業危害勞動者約1000萬人的情況極不相稱。職防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目前,我省個別地方一些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仍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不能對企業的職業危害情況作出正確判斷和評價,造成職業病危害不能及時控制。如某市城區防疫站在對該市一電器廠進行職業性健康體檢,由於對接觸鉛作業的工人沒有按職業性健康檢查內容開展尿鉛或血鉛檢查,以致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病人,從而間接導致了該廠發生127名工人職業性慢性鉛中毒(或鉛吸收)的嚴重中毒事故。此外,部分醫療機構超範圍服務,也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又訊 到底是不是職業病,以前只有國家的診斷鑑定才是最終的結果,而自《職業病防治法》實施後,省級鑑定即可為最終鑑定。記者昨天從廣東省職業病防治會上了解到,5月1日正式實施的《職業病防治法》使職業病診斷鑑定工作和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已有了新的變化(見右表)。職業病鑑定程序五大變化

  分市、省、國家職業病診斷鑑定,國家診斷鑑定為最終診斷鑑定

  只有診斷(不分級),首次鑑定(由地級市衛生行政部門完成),再鑑定(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完成),省級鑑定為最終鑑定。 對受理和下鑑定的時間沒有規定診斷與鑑定不分,統稱為診斷鑑定

  診斷由某個具備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獨立承擔,由該機構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醫生集體診斷;鑑定則由市級和省級的職業病診斷鑑定委員會完成,所有專家均從廣東省職業病診斷鑑定專家庫抽取。

  省級以下的診斷鑑定—省級診斷鑑定—國家診斷鑑定

  對診斷結果有異議的當事人,首先應向地級市衛生局申請鑑定,對地級鑑定不滿則可向省衛生廳申請再鑑定,即:「診斷—鑑定—再鑑定」。

  必須在收到申請材料10日之內完成審核,在受理後60天內組織鑑定,鑑定書必須在20天內送達申請人手中,否則申請人可以以不作為到法院起訴。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監管職業病的部門和企業注意了:職業性有害因素、職業病有害因素有區別麼?Who cares!
    職業性有害因素、職業病有害因素有區別麼?區別在哪裡?我曾經給別人說過職業性有害因素應該指和職業有關的所有危害因素,比如引起傷害、死亡、職業病或工作有關疾病的因素;職業病危害因素只指能夠引起法定職業病的危害因素。
  • 最新《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2020年4月實施
    A.1.2 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是用人單位評價工作場所衛生狀況、勞動者接觸化學有害因素程度以及防護措施效果的重要技術依據,是實施職業健康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及風險交流的重要工具,也可作為設定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報警值的參考值。
  • 石化總廠從嚴從細預防職業病
    勝利油田石化總廠嚴格落實《職業病防治法》,變治為防,將關愛員工健康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內容之一,健全規範職業病防治體系,從嚴管理、從嚴防範、從嚴落實,築牢現場防護、個體防護、體檢防護三道安全健康「防護屏」,促使員工遠離職業病。「硫化氫檢測數據合格。」這是硫磺回收聯合裝置泵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
  • 職業病的特點與認定條件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 重磅,新標準GBZ 2.1化學有害因素接觸限值 解讀出臺!
    該文為GBZ 2.1-2019《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制定人李濤(主要制定人,第一署名)所撰寫。大家趕緊仔細學習看看。無相應檢測方法標準時,可參考國內外公認的檢測方法,但應納入質量控制程序。八、增加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接觸控制原則及要求1.控制優先原則:基於消除替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及個體防護的優先原則並綜合考慮職業病危害種類以及為減少風險而需要付出的成本。
  • 不懂職業病診斷的人討論職業病診斷,一派胡言
    不然出門也有被撞到或高空墜物找到的可能性,還要不要出門了?@火龍-宰雲肖 不用擔心這個,市場化不可逆的趨勢,做好技術,職業衛生仍然是可為的。獨行天涯:大家辛苦了獨行天涯:好幾百條未讀信息SUPERMAN:關於苯,可參考這個↓獨行天涯:加油站出現職業病有沒有可能是假陽性?診斷很難區分職業接觸和非職業接觸?
  • 加強自我保護預防職業病
    職業病防治是工傷預防的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健康知識的普及,職業病的影響及危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眾所周知,職業病是嚴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疾病,它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因而做好預防工作尤為重要。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引起的疾病。現行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規定的職業病共10類132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
  • 「過勞肥」算不算職業病?
    但在賠償範圍和賠償標準上也沒有統一口徑,甚至同一個省或市的各級法院裁判標準也不盡相同,有同案不同判之風險,這直接影響到勞動者可享受的賠償金額,也容易使用人單位無所適從。如何理解與適用上述衝突,這個問題在法學理論界和審判實踐中均有不同的理解和做法,有人認為可以獲得雙重賠償,有人認為不可以,即使認為可獲得雙重賠償,但在賠償範圍和賠償標準上都沒有統一口徑,甚至同一個省或市的各級法院裁判標準也不盡相同,有同案不同判之風險,這直接影響到勞動者可享受的賠償金額,也容易使用人單位無所適從,由此可見,這個問題需要引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共同關注。
  • 融雪劑對人有害千萬別接觸?鹽業公司闢謠:相當於鹽
    融雪劑對人有傷害?鹽業公司闢謠:相當於鹽「融雪劑對人有傷害?」 真相是這樣!請家長告訴孩子玩雪時可千萬別把雪弄到眼睛裡。接力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有寶寶的一定要注意!」1月4日,合肥迎來一場大雪。在全市開展掃雪除冰之時,這樣一條消息在朋友圈裡也傳播了出去。「融雪劑對人是否有傷害?」1月4日,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採訪了合肥市城管局環衛處處長程濤。「我們從沒有收到過因為使用融雪劑,而對市民贊成傷害的事例。」
  • 《特區報》特別報導 | 市職業病防治院舉辦市民開放日活動
    職業危害評價科周偉主任介紹說,根據科室近年來開展的工作和研究結果顯示,全市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15313家,職工數逾311萬人,其中職業病危害接觸人數逾39萬人,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苯、正己烷、三氯乙烯、噪聲、手傳振動、
  • 職業病成為中國工人面臨的最大威脅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12日報導:職業病危害已經超過安全生產事故,成為威脅工人健康和生命的頭號敵人,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保護部監督二處處長湯淳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湯淳說,現在全國約有2億勞動者在工作中接觸有害物質,而存在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的企業也達到了1600萬家。
  • 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病防治十三五規劃
    新發布的規劃要求當地政府和企業加強職業病防護措施,職業病患者將得到更多的福利補償。國務院1月4日發布的《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16-2020年)》將提高在惡劣條件中工作人員的福利保障,以職業性塵肺病、放射物接觸和化學中毒為重點。
  • 本期是《職業病防治法》解讀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根據《2020年青島市工會普法工作要點》,按照省總工會、市普法辦、市總工會普法工作安排,市總工會定於近期繼續組織開展線上系列普法宣傳活動。六、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7種):如中暑、手臂振動病、凍傷等。七、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如放射性腫瘤、放射性甲狀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等。八、職業性傳染病(5種):如炭疽、森林腦炎、愛滋病(限於醫療衛生人員及人民警察)等。
  • 職業病診斷鑑定流程
    職業病診斷機構,為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結合本行政區域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定設置規劃,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診斷與鑑定管理辦法》和國家職業病診斷標準,依據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作出診斷結論。勞動者應當填寫《職業病診斷就診登記表》。
  • 衛生專業知識—預防醫學備考:名詞解釋之職業病防治
    衛生專業知識—預防醫學備考:名詞解釋之職業病防治 法定職業病:法定職業病特指國家政府立法明文規定的職業病。矽塵作業:通常將勞動者接觸的含10%以上游離二氧化矽的粉塵作業稱為矽塵企作業。
  • 專家:職業病相當於慢性中毒 單位是第一責任人
    據李曉軍介紹,目前黑龍江省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礦企業兩千餘家,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人數超過百餘萬人,現有接觸粉塵作業的勞動者約40餘萬人,塵肺病現患約2.78萬人,約2/3集中在煤礦行業。李曉軍透露,目前黑龍江省的塵肺病發病及職業病現患數據國內前幾位。
  • 國家衛健委:超2億勞動者走在職業病「危險邊緣」
    我國是世界上勞動人口最多的國家,2018年就業人口達到7.76億人。國家衛健委早前表示,根據抽樣調查結果,約有1200萬家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超過2億勞動者接觸各類職業病危害。需要強調的是,工傷和職業病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容小覷。
  • 市售樟腦丸多含「對二氯苯」 過量接觸對人體有害
    可是,到超市一看,多數樟腦丸袋子上都標有「對二氯苯含量99%」,在網上一查發現「對二氯苯」竟是一種可致癌物。他疑惑了:這能買回家用嗎?現象:市售樟腦丸多含「對二氯苯」調查:接觸過量「對二氯苯」對人體有害「對二氯苯」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成分?記者通過查詢得知,「對二氯苯」對眼睛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致肝、腎損害。人在接觸高濃度的「對二氯苯」時,可表現虛弱、眩暈、嘔吐。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確認,「對二氯苯」對動物致癌,對人類可疑致癌。
  • 指尖針刺血液測試:可迅速估測小鼠接觸的有害輻射量
    根據研究報導,一種新的指尖針刺檢測,僅使用一滴血就能快速估測小鼠受到了多少有害輻射。這種測試可在接觸輻射後數小時到1周內查出輻射劑量;可能滿足一種快速可行的用於估測人們在高風險輻射事件後接觸輻射劑量的測試需要。
  • 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
    2022年,濱城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縣(市、區)至少有50%以上鄉鎮辦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25年底全市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二)分類標準。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和專業垃圾(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園林垃圾等)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