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廠修建之前,沿線村寨都是單村供水,供水規模小、水質量、水量得不到保證,村民用水靠挑,缺水時節,還要到處找水、守水,非常困難。」普定縣穿洞街道靛山水廠徐開宇說。 普定縣地處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石漠化嚴重,有水難存,為讓農村群眾實現從喝水難到喝上水,再到喝上安全健康水,普定縣修建了一大批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但是由於項目以單村、單組供水為主,水源不保證,加上無人管理,出現供水水質不穩定、保證率低,水髒、停水、設施損壞無等問題突出。 為了解決這一痛點,普定縣在飲水安全「建管養用」一體化下功夫,2017年,普定縣整合水利項目建設資金1.81億元,將原有的400餘處工程整合為52處,其中10處是採取「一個鄉鎮(街道)一個穩定水源、一個水廠供給一個鄉鎮」建成的集中片區供水工程,42處為單村供水工程。 「靛山水庫建好後,採取統一供水,管網覆蓋穿洞街道全部村寨,以及化處、馬場、玉秀等鄉鎮(街道)部分村寨超過四萬人提供了安全穩定的自來水。」徐開宇說。 目前,普定52處供水工程覆蓋全縣13個鄉鎮(街道)162個行政村,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100%,全面解決9.65萬戶44.4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實現全縣城鄉供水一體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的建設上,普定嚴格按照城市供水標準設計施工,統一安裝長距離輸供水管,每個片區至少安裝上百公裡,管網鋪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並進行深埋處理。雖然建設成本多投入了3000多萬元,但管網的使用壽命從以前的幾年提升到50年以上,管網的漏損率大幅降低,供水成本大大減少。在規劃設計上,超前考慮到鄉村振興管網建設的需求,今後可在現有基礎上進行管網延伸,無需重新進行水廠改造和安裝新主管。 建好,同樣也要管好。普定縣出臺農村飲水安全運行管理辦法,全面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督責任和運行管理責任單位的管理責任,制定水費收取標準,普定縣水務局在2016年成立普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安全飲水工程的供水、維護、管理,推動農村安全飲水管理規範化、供水正常化。 「公司下屬水廠日供水規模達到3.72萬噸每日,為全縣6個鄉鎮70個行政村227個村民組144875人供水。」普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席昌雲介紹,公司以片區供水為主,實施網格化管理,建立智慧水務中心,水廠、泵站實現信息化,泵站抽水在線監控,不需要用人值班,減少了管理人員開支的同時,在源頭把控水質水質量。 「公司採取線上和線下兩種繳費方式,有效保證水費收取率,目前公司水費平均收取率達到95%以上,其中化處鎮達到98%以上。」席昌雲說。 數據顯示,通過公司化運行,普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總的水費收入是1100萬元,今年1至7月份已達到724萬元,全年目標是1300萬元。
「建管養用」一體化,普定縣有效破解農村飲水「水質差、分散化、效率低、不穩定」問題,走上了「以水養水」的良性發展軌道。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冉阿建
編輯 申瑜
編審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