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女教師8年寫200多萬字隨筆:教室是我的世界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教室後邊這張特殊的課桌,就是程倩的辦公桌。 楊大勇 攝

  中新網鄭州3月28日電(記者 楊大勇)「教室是我的世界」「你以為我在犧牲?不,當我走進教室,我覺得很幸福」「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這是鄭州市鄭東新區外國語學校程倩內心的真實寫照,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入職8年來,每天清晨6點30分,她準時走進教室和她的學生一起朗讀,從不間斷;每天堅持寫作,8年積累二百多萬字的教育隨筆;把辦公桌搬到教室,與孩子們分擔艱苦的學習過程,與孩子們共同成長。

  近日,記者在採訪程倩時,正值課間操時間。程倩指著一群剛從操場跑出的孩子說,跑在最前面的就是她班的孩子,每次課間操結束,她班的孩子會衝在最前面,回到教室學習。在她的帶動下,孩子們學會了利用碎片化時間,懂得了自律,懂得了自我教育。

  在學生眼裡,程倩是個既嚴厲又很親切的老師,所以同學們對程老師即敬佩,又有點小害怕,但更多的還是信任和依賴。「程管」、「老程」、「程姐」都是學生們對程倩的暱稱,「這樣的暱稱是我當八年班主任歷屆學生稱呼的大集合。」程倩表示,學生喜歡怎麼稱呼都可以,只要學生喜歡,無論哪種稱呼,都表示對她的信任,尊重孩子的選擇。

  同學們對程老師的信任,源於程老師對孩子的尊重,善於和孩子溝通,尤其是以書信的方式和孩子們溝通。程老師介紹,她是2020屆七年級七班的班主任,也是該班的語文老師。「鋼七連」是她給班級起的暱稱。與這屆學生未曾謀面,她就提前寫好一封信,貼在教室的門口,以親切至誠的語言第一次向孩子們敞開心扉,迎接孩子們的到來,「程管」這個暱稱,這一屆學生就是從這封信開始叫起來的。

程倩(右四)總是能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她們不僅是師生,更是朋友。 楊大勇 攝

  2017年秋季新生開學不久,程倩出差5天,在這五天中,她給「鋼七連」的孩子們每天寫一封信,讓同事貼在教室裡,每天學生都爭著看老師寫的信。程倩坦言,這五天,孩子們做得很好,她所擔心的事,就通過這五封信都解決了。

  程倩喜歡寫作,喜愛讀書。所以她也要求班裡的孩子養成多讀書、多練筆的習慣。8年前,剛入職的程倩就當上班主任,從此她所在的班級,每天清晨,是她點亮了該校教室的第一盞燈,6點30分,教室裡就傳出她和孩子們郎朗的讀書聲。漸漸地,該校其它教室的燈亮得早了、亮得多了。

  程倩表示,從入職到現在,從點亮教室的第一盞燈,8年的堅持,現在已不清楚是哪個班點亮第一盞燈,但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喚醒了學校的讀書氛圍和進取精神。

  「每天堅持早起,每天堅持寫作,讓我收穫很多」程倩說,幾年下來,積累了二百多萬字的教育故事、教育隨筆。感謝寫作,讓自己認識了不曾認識的自我,讓自己知道還能堅持得這麼好。

  每天堅持陪伴學生,每天堅持和學生一起讀書,每天堅持寫東西,這些已經成為程倩的習慣。有人曾說她太辛苦,而程倩則表示:「教室是我的世界。」

  在「鋼七連」的教室裡,有一張特殊的課桌,課桌上乾淨整潔,有鮮花、文化用品等,是什麼樣的學生坐在這裡?這是程老師的辦公的地方。程老師介紹,她把辦公桌搬到教室裡,在這裡能更多地陪伴孩子們,與孩子們分擔艱苦的學習過程,與孩子們共同成長。

  談及班級的管理,程老師表示,班級要建立一種文化,她所在的班級是以「綠色」為主題,希望孩子們像樹一樣成長。「向美」、「早起」是班級的核心文化,「向美」是最求卓越,對學生進行精神富養,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有多好,讓孩子對美好事物有追求、有嚮往。「早起」是堅持早起讀書。

  「在教育的世界裡,是離開學校後,讓自己更卓越,更成長。」程倩坦言,她會把企業文化帶到班級的管理中,時常借鑑企業的管理方法,不斷地去改變自己,不斷地自我成長。當你把自己改變後,你已經改變了一個小世界。不管是怎樣的管理,需要堅持,需要引導,需要老師去做,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

  因為早起,使她自律;因為寫作,使她自我認知;因為自我教育,使她成長;因為愛,她喚醒孩子的求知慾和向美的心。憑著對教育的熱愛和付出,程倩獲得諸多榮譽:鄭州市優質課一等獎;2014、2015、2016鄭東新區班主任風採大賽一等獎;鄭東新區教育教學先進個人、鄭東新區優秀班主任;鄭州市教育教學創新個人……

  有人曾說程倩老師為學生付出太多,而程倩則說:「你以為我在犧牲?當我走進教室,我覺得很富有。老師就個苦行僧,老師做不到,怎麼要求學生做到呢?」

相關焦點

  • 【尋訪重慶最美女教師】她堅持25年寫教育隨筆 記錄孩子的童真童趣
    畢業孩子回校看望喻老師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5月22日10時30分訊(見習記者 晏豔輝)她始終保持一顆童心,創意無限;她要做教育的有心人,25年堅持寫教育隨筆難忘的開學第一抱……」這是喻登紅的隨筆《開學第一抱》中記錄的場景。    25年來,師生間這樣的小趣事,喻登紅總是記錄下來。孩子們的調皮、孩子們的童心、孩子們的成長……都留在了她的教育隨筆裡。    喻登紅不僅自己寫隨筆,還把孩子們的單元作文修改出書,鼓勵家長為孩子的書籍編寫序言。「我們班的孩子個個都是小作家!」她滿是自豪地說。
  • 宿管阿姨被高校邀請開寫作課 6年寫200萬字小說
    宿管阿姨被高校邀請開寫作課 6年寫200萬字小說 2019-11-11 09:25:20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張夕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宿管阿姨常年堅持寫作,是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的會員,曾6年寫6部小說,共計200多萬字。宿管阿姨圓教師夢湯杏芳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一位宿管阿姨。提起湯杏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們並不陌生。近日,她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寫作課教師。「寫作與天賦有沒有關係?
  • 獻給鄭州的文化隨筆!張廣智新作《鄭州 鄭州》出版
    該書作者張廣智說,這本書是他獻給鄭州的文化隨筆、學術散文,不但是為自己而寫,也是為鄭州人而寫,為鄭州以外的朋友們而寫,期待大家通過該書,能更好的認識鄭州、熱愛鄭州。通讀此書,讀者能夠充分感受到作者對於鄭州的深厚感情和真摯情感,既是對鄭州這一第二故鄉的熱愛,也是對中原文明文化的熱愛。本書的出版,不但對傳播中原文明具有一定作用,同時也給讀者提供了一個了解鄭州、認識河南的窗口。本書作者張廣智,1957年生於河南省柘城縣,1982年1月畢業於河南大學。
  • 寧鄉七旬老人3年用毛筆抄書300多萬字 一筆好字改變人生
    可在寧鄉就有這麼一位老人,從2017年開始,歷時3年完成了手抄《紅樓夢》全本和《三國演義》112回。 一筆好字改變了他的人生 1944年,黃正文出生於寧鄉金洲鎮唐家灣村,外公是一個落第秀才,寫得一手好字,母親唐喜梅上過幾年私塾,在外公影響下,黃正文的字也寫得很不錯。
  • 2020年「鄭州最美教師」發布
    9月8日下午,2020年鄭州最美教師發布儀式在鄭州教育電視臺舉行,我市16位教師有了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鄭州最美教師。鄭州市教育局領導王中立、葛飛、曾昭傳、王巨濤等出席發布儀式並為最美教師頒獎。工作5年,她獲得鄭州市優質課一等獎,並在全國做觀摩課;工作10年後,她成為河南省名師、第三屆和第四屆「鄭州市名師」;工作20年先後,她被評為「中原名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多項榮譽稱號,她是鄭州市教工幼兒園教師王向青。回顧自己的教育路,王向青說,每一步走得艱難而厚重,在與同伴同行、與專家對話、與思想交融中我遇見艱難蛻變的自己,我愈發思考教育的意義。
  • 因辭職信寫「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走紅的女教師,如今怎樣了
    每一年都會有網絡詞彙湧現,在2015年,就有這麼一句網絡熱語&34;。這句話的來源是2015年4月14號一封辭職信。這封辭職信是由河南中學女教師顧少強寫的,她放棄了穩定的教師崗位,毅然提交了這封只有十個字的辭職信。
  • 「超級牛爸」7年寫130多萬字育兒日記 微信日寫千字
    南京一位「超級牛爸」,在兒子出生的7年裡,寫下1237篇日記記錄孩子的成長,基本上每兩天一篇,超過130多萬字。他就是家住南京清涼門大街的市民賀先生,他兒子的小名叫「牛牛」,他和妻子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被熱心網友贊為「超牛」。
  • 女教師備課本走紅,想想我們這那些年寫的字!
    女教師備課本走紅是怎麼回事?具體什麼情況?一節課40分鐘,對於學生們來說,是很短暫的,但老師卻要花很長時間來準備,最近2天,小學老師的備課本刷爆了朋友圈。她在備課本上書寫的文字工整雋秀,教學內容設計精心,並對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分析。由此,她成了這幾天曝光率最高的人民教師。
  • 中山教師陳姍姍:每天早上5點起床,堅持寫教育隨筆
    &nbsp&nbsp&nbsp&nbsp陳姍姍一直保持著一個習慣,早上5點起床,在安靜的清晨坐下,寫些文字:或者是師生間發生的趣事,或者是教學反思,或者是讀書心得……到7點上班前,一篇2000字的文稿已經存在電腦。「有時候學生看我的文件夾,每一天幾點新建了文檔,都擺在那裡,對他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陳姍姍說。
  • 寫我的家鄉作文200字
    寫我的家鄉作文200字【一】  我的家鄉,那裡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地方。不信?
  • 完美教室 幸福教育 -----《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讀後感
    不禁思考:教室是什麼?它是怎樣長大的?帶著疑惑,我慢慢走進了這個神奇的領地,我的疑惑也一一有了答案。我發現書中描述的每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都是以學生的性格氣質取名,別具一格的班名、班徽、班級制度、願景,巧妙的構成了獨特的教室文化。
  • 張國民:教學隨筆——我教學生寫詩歌
    教學隨筆——我教學生寫詩歌文/張國民新教材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詩歌單元,為我們提供了一首詞、四首現代詩歌。引言讓我萌發了一個大膽想法——讓我的學生嘗試著寫寫詩歌,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未講詩歌之前我就給我的學生提前布置下任務——認真聆聽,細心體會,仔細琢磨課本為我們提供的詩歌,學習結束後試著仿作一首。同時我也宣布,我會將此次教同學們寫詩的經歷,寫一篇教學隨筆,希望同學們的作品能出現在我的文章中。
  • 大家說語文劉恩樵:我的語文教學理想
    四是我想讓學生大致先知道一點他的語文老師的一些想法。我的演講提綱是:我的語文理想是怎樣的1、我是同學們的語文教師,可以叫我「劉老師」,也可以叫我「老劉」。 2、我同學們中的一員,我也把名字寫在你們的名字中間(在黑板上,把名字寫在同學們中間)。
  • 「隨筆」教師節感言
    今天早晨剛睡醒,一起床就發現有兩條未讀微信提示,一條是昔日的老同學,一條是袁老師的,正準備打開手機查看消息,妻子批評我說「你一天就知道拿個手機看來看去,要不就是坐在電腦桌旁寫寫畫畫,也沒見弄出個什麼成績,一天哈混呢」。
  • 北京一老師8年寫100萬字班級記錄 學生親切稱呼"班主任媽媽"
    2010年10月,北京府學胡同小學的李鴻捷老師開設了名為「上善若水330」的博客,記錄班級日記和學生們的成長大事件。  8年多的時間裡,她教過四屆學生,從博客到微信公眾號,共書寫了100多萬字的班級日記,記錄著孩子們成長的點點滴滴。
  • 隨筆型教學論文的寫作特點
    教學論文眼下,教育隨筆的寫作非常繁榮,應該說,這是一種很好的現象。隨筆簡短、隨意、取材方便、形式活潑,寫起來又不必佔用大量的時間,十分適合處在第一線的教師寫作。
  • 「全國教師讀書隨筆大賽」影響了誰
    本刊編輯部  2006年3月20日,中國教育報·讀書周刊部發出首屆「全國教師讀書隨筆大賽」徵稿啟事,從那時起,讀書周刊隨筆大賽的熱線電話就時時響起,來自全國各地教師的諮詢電話向我們表達了對教師讀書和書寫讀書隨筆的極大熱情。
  • 我為什麼要寫英語隨筆?
    對我來說,寫英語隨筆文章就是走出舒適區,是我對自己發起的一個挑戰。 雖然我英語還不錯,也堅持每天學習,但在英語寫作時同樣會遇到很多問題。有時不知該如何用地道英語表達一個概念,有時不確定搭配是否正確,有時則完全沒有思路。  但當我通過努力解決這些問題後,心裡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
  • 6年寫6部小說!宿管阿姨被高校邀請開寫作課
    記者了解到,雖然只有小學文憑,但宿管阿姨常年堅持寫作,是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的會員,曾6年寫6部小說,共計200多萬字。宿管阿姨圓教師夢湯杏芳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一位宿管阿姨。提起湯杏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學生們並不陌生。近日,她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寫作課教師。「寫作與天賦有沒有關係?有了天賦,寫作時會覺得容易一些。
  • 美國女教師痴迷《哈利·波特》 打造魔法學校主題教室
    美國女教師痴迷《哈利·波特》 打造魔法學校主題教室 女教師Stephanie站在自己布置的哈利·波特主題教室內。(網頁截圖)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Buzzfeed網站8月28日報導,美國俄克拉荷馬市的一位名為Stephanie Stephens的女教師是一個資深哈利·波特迷,為了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她把自己的閱讀課教室布置成了哈利·波特主題的魔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