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譜儀是分析化學領域中極其重要的一種分析方法,但是很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如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數據不穩定、空白值較高、漂移很大等問題。
今天給大家分享原子吸收光譜儀在使用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二百個問題及解決方案,這可是廣大原子吸收光譜儀用戶的親身體會和經驗積累,相當寶貴掌握這些,您就成為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老司機啦!
一、用AAS測定巖石中鋰,標準曲線的線性不好是什麼原因如何解決?
可能的原因:
鋰是易電離的元素,最好要加2%的KCl;你如果加了Sr的話可能要在鋰波長處產生分子吸收。
二、原子吸收光譜儀測硫酸鋅中的鉛,數據不穩定,原因何#在?HG2934-2000 酸溶解後,過濾,上機。
數據不穩定的原因太多了:
1、樣品是否均勻?
2、過濾是否有吸附呢?
3、你的樣品黏度較大,如果用的是火焰法,毛細進樣管的高度有較大的影響。
4、你的標準曲線做得怎麼樣?
5、如果是微量痕量鉛,環境因素也是誤差來源之一:城市空氣粉塵中鉛含量較高(尾氣汙染等)。
三、石墨爐測鉛時,空白(4硝酸+1高氯酸GR)值總是較高,與灰化法的結果不大一致。樣品為植物樣。
1. 所用的水為用石英亞沸水蒸餾器蒸餾得到的,先打一下空白,一般不會超過0.0015,然後採用的為硝酸(工藝超純)和高氯酸(優極純)消化,最後溶解用的1摩爾每升的鹽酸或硝酸(結果差不多,只是鹽酸穩定性要好一點),定容體積為50mL的話空白值一般為0.03左右。不過鉛比較難做,基體幹擾很大。
2. 空白問題來自多方面,上面說的水與試劑外,你用的氬氣純度多少,是高純的嗎?也可用高純氮氣,但要注意分子帶背景
3. 主要來自由你所用的硝酸和高氯酸不純所致。你可以先測空管,然後測你所用的水,再測含酸的水空白,這樣你就可以知道了
4. 我也經常遇到這個問題,有可能是試液的酸度過大會影響測定,特別是使用高氯酸,影響更大,酸度大對石墨爐損害也比較大。對於石墨爐測定鉛,溼法消化最好使用微波消化,使用硝酸和雙氧水,這樣空白中酸度比較容易控制,空白也比較低。
5. 實際Pb含量有出入,廠家就沒有測準;你的儀器可能沒有調製最佳。
四、請教磷酸中的矽怎麼做?
用分光光度法,磷鉬藍光度法試試。
五、測試Cr時,發現儀器漂動很大,標曲都作不好,是什麼原因呢?燃氣,助燃氣比例也試著調動過,不論怎樣,都發現儀器不穩,但是做別的元素則情況良好,請問這是為什麼?
燃燒器的高度調整了嗎?作鉻時因為氣流很大,所以穩定區域一般較其他的元素要高,燃燒器要稍微提高一打。
六、請問原子吸收是否適合測定常量組分(百分之幾十的),有什麼缺點,如何儘量避免?還想請問一下,測定鈦需要使用氧化亞氮乙炔火焰,但如果測定10g/L濃度水平的鈦能否使用空氣乙炔?這麼高濃度的標樣是否有的賣?
1. 高濃度的標樣沒有賣的話,可以自己配製。
2 「10g/L濃度水平的鈦能否使用空氣乙炔?」可以自己做一下啊,不是很方便嗎。
3 「請問原子吸收是否適合測定常量組分(百分之幾十的),有什麼缺點,如何儘量避免?」
這要看你是什麼樣品?測定什麼東西?還有你的實驗室儀器配置等,綜合考慮
2. 原子吸收理論上來講測量範圍很廣,可以測微量ppm和超微量ppb,也可以用於基體組分含量的測定(常量級),甚至可以分析含量高達70%的組分,測定的元素也很多種,但還是要考慮各種幹擾的存在。
3. 假如就用AAS法測定,注意:
1 樣品一定要均勻。
2 0.2—0.5克樣加溶劑溶解,定容到100毫升,以後可以10倍一直往下稀釋。
3 可以降低你的儀器靈敏度來提高分析濃度。
七、請教鉭(小片狀)的溶解方法?要製備鉭鹽溶液,做基體改進劑用。試過濃硝酸和王水,都溶不了。
1. 先加入氫氟酸,然後滴加硝酸致溶解,再用5%硝酸稀釋定容!
2. 鉭(小片狀)的溶解方法用焦硫酸鉀高溫溶解,酒石酸提取。用氫氟酸終於溶了。
八、單位只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配合氫化物生成器測藥品中的砷含量。樣品用硝酸加高氯酸消化,消化過程中三價砷被氧化成五價砷,加樣回收率幾乎是零,後經加碘化鉀還原,將五價砷還原回三價砷,加樣回收率也僅80%左右,請教是否有好的方法提高加樣回收率?
1. 回收率低一個可能是消化過程中有損失,對你的分析操作我不知道,所以無法分析原因.也可能是碘化鉀還原的時間不夠(室溫下需要50分鐘,此時溶液可能變為金黃色),加熱能加快還原(多少度我記不清了,好像是90度幾分鐘即可),還有就是標樣與樣品的基體不一致,對你的分析來說,酸度可能是一個因素。
2. 用王水消化比較好。
九、請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在使用中最易出現毛病的是哪個部位?怎樣解決?
最易出現問題的:
1 進樣和霧化系統(包括燃燒器):進行清洗(超聲波+5%HNO3溶液)。
2 光源能量不夠:調整陰極燈至最佳位置,燃燒器的高度及前後位置。
3 氣體洩露: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消漏。
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法測定人發中的硒含量的實驗時,遇到以下問題:
1 光譜狹縫檔的寬度是依據什麼設定的?
2 用消化罐消化頭髮可以麼?
3 頭髮中的重金屬絡合物會對實驗產生怎樣的影響?
答: 1 光譜狹縫檔的寬度可以是0.5-1.0就可以了。
2 用消化罐消化頭髮可以
3 太複雜了,不要考慮太細了,有的問題化學家還沒搞清楚呢。
4 加一點一定要使用適合的基體改進劑。
十一、最近幾天批量做樣,自動進樣器注入幾十次後便出現液滴不能直接注入到石墨管底部,而是掛在進樣細管的外壁上,造成有時注不進去,有時沾到石墨管的側壁上。只能過一段時間就檢查一下進樣情況。請問各有好的解決辦法麼?試過往清洗瓶中加入硝酸,但還是不能解決。
1. 可能是你的樣品沒消解完全或者太髒了。
2. 我覺得你是否應該把PROBE的高度再略微調低一點,這樣的話在液滴滴下的一瞬間(但是還沒有完全脫離PROBE)可以接觸到石墨管底部,就不會有樣品殘留了。我不知道你的情況是否和我的相同,我以前發生過類似的情況,通過這樣處理後,問題就解決了。
十二、火焰法,樣品處理用到硫酸和次氯酸鈉噴頭上會積一層白乎乎的東西(溶於水),引起讀數不穩,火焰會有缺口,而據說進口的儀器沒這現象,知道噴頭結構不同,但是難道現在的設計不如過去的?還是由於其它缺陷引起的?
1. 使用相同的儀器,在使用EN1122方法的時候也使用了硫酸,導致燃燒頭經常會堵塞,積上一層碳而堵塞燃燒頭罅縫,火焰會出現缺口。可能的問題是使用的硫酸粘度較大導致的原因。現在採取的方法是增大燃燒頭罅縫的寬度,這樣會減少堵塞的出現。
理論上應該吸光度與罅縫寬度沒有關係。但過寬的罅縫將導致數據不穩。
2. 燃燒器上積碳是很正常的事,沒必要那麼緊張的,只需要定時地清理就行了,清理時最好不要用堅硬的東西刮除,因為這樣會損壞燃燒器。一般用一張名片插入狹縫擦拭,有條件的用超聲波清洗。
3. 注意溶液的黏度,適當稀釋。選用合適的酸
十三、吸光率波動很大,3ppm和Cu吸光率應該是0.35而儀器測出是0.12左右。
吸亮度變小的原因很多,要一個一個的查:
1 樣品的提升量是否變小?
2 光路是否調好?
3 燃燒器的高度,前後左右位置是否適當?
4 撞擊球的位置是否調好?
5 毛細管是否有堵塞?等。
波動大的話,還可以查查以下原因:
1 火焰是否平穩?
2 燈的質量如何?
3 廢液排放是否正常?
十四、原吸基線不穩,試了許多辦法,都不行。是火焰,靜態的。
1. 可能是燈的問題,預熱時間加長或換燈試試
2. 檢查一下電源,最好有淨化穩壓器.
3. 換個別的元素的燈看看,如果也這樣,可能是電源問題,也可能是檢測器問題。換個同樣元素的燈,可以檢查燈座的問題。
4. 靜態基線不穩的原因一般是燈發射有問題或是光路汙染的情況,除按照上面的方法考量外,還有清潔一下光路系統,當然指的是外光路。
十五、如樣品測量結果為負值,怎麼辦?
負數的出現本身說明儀器檢測限有問題,或者儀器處於一個不穩定的狀態。
十六、因樣品濃度可能太低,測量時讀數為負值,請問應怎麼解決?
1. 造成A值為負是因為樣品濃度太低,儀器根本檢測不到樣品的信號,儀器本身的噪聲所產生的。
改進方法為:
1,富集樣品後再做。
2,改變測量的方法。
3,更換噪聲小,檢出險低的儀器。
2. 剛點火測應靈敏度高,過段時間靈敏度下降並達平衡,所以負信號不會轉為正信號的。
出現負信號可能是對空白問題重視不夠,你用以調零的「純水」不夠純,而標樣中的水要純得多(也可能試劑的純度不一樣),你可以看一下,你的工作曲線的截距是負的。請對你的溶劑及水的純度檢查一下。
十七、請問在原子吸收條件設置時,是測得的吸光值越大越好嗎?在測水稻的鉻時,按國標推薦的是:
乾燥溫度110度、40秒;
灰化溫度1000度、30秒;
原子化溫度2800度、5秒,
而按儀器本身提供的在灰化溫度1200度;原子化溫度2500度時,以20微升進樣量0.9ug/l的標準溶液測出的吸光值應為0.1A。
我們設定的程序是:
110度40秒;
1200度30秒;
2500度2秒;
2800度3秒,
測出的值非常大。
空白吸光值0.418A;
1ppb0.558A;
3ppb0.727A;
5ppb1.013A;
7ppb1.110A;
10ppb1.307A;遠大於0.1A,
而且空白也遠大於0.1A。是不是我們沒有洗乾淨?還是其它原因?空燒過三次。是不是我們以前用重鉻酸鉀洗過,沒洗乾淨,但我們在測鉻前,還是用稀硝酸泡過夜。
1. 空白太高了,找找原因。
2. 問題就出在重鉻酸鉀上。
十八、茶葉的基體比較複雜,其鉛含量在3PPM左右,先只有火焰原子吸收,0.1PPM的吸收值在0.007左右,請問如何解決其複雜基體問題?
1. 用標加法做試試。
2. 基體匹配。
3. 參考食品國家標準,用MIBK萃取。
十九、化妝品幹法消解樣品時,灰化後為白色粉末,但是,加酸溶解的時候,仍然有很多白色沉澱,是不是說明消解不完全,需要繼續灰化?
部分化妝品如粉類含無機添加劑,灰分酸溶後有沉澱不影響重金屬檢測。對沉澱可以採取過濾(先過濾再洗沉澱定容、先定容再幹過濾均可)、離心等處理方式
二十、想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香味蠟燭中的含鉛量,請問式樣該如何處理?消解用什麼辦法?另外用原子吸收法測定可行麼?需要注意什麼?
當然可以!幹法消解應該可以。
二十一、用石墨爐(氘燈扣背景)原子吸收測植物樣品中的鉻?基體改進劑都用的什麼?是不是一定要用基體改進劑? 我的植物樣用不同濃度的鉻溶液培養的蔬菜,樣品量比較少。準備用硝酸和高氯酸進行消化測定其中鉻的含量
鉻是高熔點的金屬元素,不加改進劑也可以提高它的灰化溫度,鉻幾乎是不會損失的。同時提高灰化溫度又可以很好的克服植物樣品背景高的問題。你的植物如果是用鉻溶液培養出來的,我建議你取樣量大點,改用火焰做可能會比較好,畢竟能用火焰總強過石墨爐!
二十二、植物中的鉛,不知道要怎麼消解植株,研究所的給了我個方法,讓80度烘48小時,然後碾碎,溼法消解,今天試了下,葉子沒問題,莖就好難碾
1. 試試冷凍乾燥,然後再粉碎。
2. 那是因為徑的水分不易揮發,還未乾。最好先把莖破壞掉,再和葉子一起烘。
二十三、氣體流量的兩種表示方式:
kg/cm2和L/min,前者在日立的機子上常見,後者在PE的機子上常見,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1. 前者是壓力單位,後者是流量單位。不同的氣體同樣的壓力下,流量是不同的。
2. psi 磅/平方英寸 1psi=6894.8Pa=0.07031kg/平方釐米=0.06895bar=0.0703atm
工程大氣壓kg/cm2 1kg/cm2=14.22psi
1bar=1.0197kg/cm2=14.50psi
二十四、由於標準樣品一般都放在冰箱裡冷藏,使用的時候,溫度還是比較低的,然後吸取的時候,體積會不會準確呢?另外,經常做的時候是吸取1ml到100ml容量瓶稀釋。這樣稀釋100倍,不知道誤差有多大?
1. 標準可以放到室溫以後再吸!
2. 溫度的影響可以查一下樣品在不同的溫度情況下的體積變化情況,就像水那樣的表。稀釋一百倍的影響比較多:溫度對移液管和容量瓶影響、移液管和容量瓶本身的容許誤差(根據級別查對應的計量檢定證書或標準)、還有容量瓶標定的人為視線誤差。
3.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具體忘記了),需要提前將試液從冰箱中取出,待恢復到室溫方可取用。不過認為,這點誤差在日常常規分析中應該不大,能避免最好,不能(如急用)也只好將就了。
二十五、從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買的1000ppm/ml的20ml安瓿瓶裝的儲備液,每次也就用2ml用於配製標準工作液。但是剩下的10多ml的儲備液不知如何保存。安瓿瓶用封口膜密封似乎不好。想取出其中的10ml稀釋到100ml後保存,但是不是很確定需用的酸的濃度(標準物質證書上提供的幾種元素的基體分別是1%HNO3、5%HCl),不知是不是相應的元素只要用證書上所提供的相應濃度的基體稀釋即可。另外,基體濃度是(V/V),那麼1%的鹽酸是不是就是指用1體積的濃鹽酸(ρ 1.18g/ml)用100體積的水稀釋,抑或是1體積的鹽酸定容到100體積。
都是稀釋10倍後,放冰箱保存的,一般就用0.5--1.0%的硝酸稀釋。1體積的鹽酸定容到100體積。
二十六、在用石墨爐測樣時,自動進樣器的針感覺不是很穩定,只能用牙鏡觀看,本已調好位置,等在中途再看時,針在滴樣時沒有那麼看的清了,總有點掛在壁邊,不知這種現象正常不?又應如何處理呢?
這種現象是最普通的情況了,可以說是天天發生的事情,看你怎麼處理了,通常有兩種方法處理:
1 繼續調進樣針的位置。
2 進樣針換個乾淨的。
二十七、做食品或土壤中的Cd、Pb、Cu、Zn、Cr需要全量消解麼?用浸提法如何?
《用不同酸溶方法對三類土壤中Pb、Cr、Ni、Cd、Mn、Cu、Zn的溶出比較》
(一)除用HF以外,各種土類中Pb、Cr的溶出比都較低,分別低於65.8%和64.6%。因為Cr和Pb主要包藏在土壤礦物晶格中,且晶格穩定;例如Cr3+可能與矽酸鹽巖中四面體或八面體的氧原子配位,尤其八面體配位十分穩定。土壤中大部分Cu、Cd、Zn、Ni、Mn的礦物晶格能較低,易受酸分解破壞,所以溶出比較高。
(二)HClO4有極強的氧化能力,能有效地破壞土壤中的有機質及有機質分解產生的碳。其揮發溫度高,有利於破壞礦物晶格。因此,除了HNO3一H2S04一HClO4溶解法能導致部分Pb沉澱和可能使部分Cr揮發外,各土類中其它元素的溶出比大都略高於HNO3和HCl—HNO3法。
(三)就幾種溶樣方法而言,全分解法要使用HF,這樣才能破壞Si、SiO2等矽酸鹽礦物晶格。但HF易引入玻璃器皿溶蝕的空白,且有危險性;HNO3消解容易進濺,當必須僅用HNO3溶樣時(如測定Ag),應減少稱樣量或使用砂浴、水浴;HNO3一H2S04一HClO4消解土樣時最平靜,且蒸發溫度高,能有效地破壞有機物及多數微量元素的礦物晶格。在不要求測定Pb、Cr時建議使用HNO3一H2S04一HClO4法消解土樣,但要將H2S04和HClO4儘量趕盡,否則對Pb測定有影響;
(四)幾種土類中各元素的平均溶出比(%)及日本、美國和本次調查得到的我國土壤中各元素的幾何均值(ppm)列於表7。由表7可知,我國土壤中Pb、Cr的背景值明顯高於日本和美國,這除了確實存在一些差異外,還有由於採用的溶樣方法不同而引入的差異,因為日本和美國採用的溶樣方法不能將土壤中的Pb、Cr全部溶出。
二十八、用火焰法測定水中鉀時,其吸光度經常不能回復至自動調零時的狀態,有時可升至0.01,對結果影響很大,請幫忙查找一下原因。直接進二次蒸餾水,幾分鐘後吸光度也會升高。
1. 估計是儀器不穩定的緣故!
2. 你的氣沒問題吧
3. 玻璃容器和鹽酸可能有汙染。不知道有沒有加消電離劑?
4. 也可能是燈不穩定。這種情況好象沒碰到過,也有可能是用的蒸餾水在做樣品過程中髒汙了。
5. 這種情況光源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燈裡面有白點或黑點主要產生的原因是燈電流過大導致金屬蒸出,沉積在壁上的原因。一般這種情況不會對測定產生太大影響,只是對於燈的壽命會降低。
建議:採取用兩個瓶子分別裝入稀酸溶液和去離子水,在換試樣和標準時,先用稀酸溶液清洗,然後放入水中,這樣可以減少汙染。試樣和標準可以採取用稀酸稀釋,一保持一定酸度。儘量減少汙染。檢查一下儀器,看看儀器的長期穩定性如何。
二十九、作痕量金(ppb級的),介質是1%鹽酸和1%硫脲,乾燥階段的溫度應當是多少?(現在是開始是80結束是140)灰化的溫度是400,是否正確?結果的再現性不是太好
1. 乾燥溫度並不一定的,要自己摸索。換了根石墨管,清洗一下石墨錐都可能有較大的變化的,一般在110-140度。
2. 重複性除了跟合適的溫度程序有關外,還跟石墨管、進樣系統的情況關係很大。
三十、測銅的時候一切正常,空白吸光度為0.002,土壤標樣ESS-3也在範圍內,而測Zn時,空白吸光度為0.035,還是稀釋了10倍的結果,土壤標樣ESS-3在減去空白的濃度之後,結果高出3倍
1. 試劑有問題。
2. 你用的什麼方法消解的?若是敞口消解可能被汙染了,鋅特別容易被汙染的。
3. 也許氫氟酸沒有趕盡。
4. 估計是水不行了,而且就是水好的話加硝酸後空白會升高很多。可以用1%硝酸來配標準溶液,但是樣品定容用超純水,稀釋也是用超純水,這樣就可以了,做標準物質都是這樣做的,而且在標準範圍內。
未完待續。
歡迎閱讀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