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大多數人都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生活中,總有許多煩惱與糾葛,如果凡事都習慣以自己的觀念為標準,只知道「想當然」,卻不知道「換位思考」,如此,再好的關係也很難維持下去。
凡事總是「想當然」,就會傷感情。
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別人不理解自己,身邊的人太過難相處,這無非都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此心。
所謂換位思考,就是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別人。
人與人之間,只有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才能相處融合。
懂得換位思考,才會把矛盾減少,才會把感情增進。
彼此包容一點,互相理解一下,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
相處,要懂得換位思考,交往,要學會將心比心。
為人處世,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人緣會越來越好,感情會越來越深。
1
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一個人高級的教養。
換位思考,就是凡事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一想,這是做人的一種境界,一份善解人意的體貼,也是一種高級的善良。
梁曉聲曾說過:
「教養,不是一個人讀了多少書,而是根植在內心的修養與底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每一件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實就會有不同的見解。見解不同,結果自然也會不一樣。
嘗試著理解別人的想法。
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善待別人。 能感受別人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錯誤,是大度。
換位思考,感受別人的難處,理解別人的不幸,是關懷;體諒別人的不易,原諒別人的疏忽,是寬容。
寬容來自理解,理解來自換位思考。
與人相處,懂得將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讓人舒服,體現了一個人不可多得的教養。
在人際往來中,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細心體諒和理解他人的人,一定是個有教養的人。
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是一個人的頂級修養。
2
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是一個人最大的善良。
世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人與人之間終究是不同的,我們的原生家庭、走過的路、接受的教育、成長的環境、承擔的職責、遭遇的事情、所處的高度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認知和行為。
列夫·託爾斯泰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
每個人各有各的生活,也各有各的苦難。
人心各不同,想法也不一樣,不能奢望別人的想法都與你相同。
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常有著不同的理解。
但是,心和心卻是相似的,都希望被人理解,都渴望被人呵護,都需要愛的滋養。
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感受別人的難處,理解別人的不幸,體諒別人的不易,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善良。
學會換位思考,就是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換成別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你了解一個人的經歷,才能懂得ta的心理;當你了解一個人的價值觀,才能理解為什麼ta要那麼辦;學會換位思考,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尊重他人,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
學會將心比心,就是要學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恰如那句話所言:沒有經歷他人的痛苦,就不要隨便勸別人大度。
換位思考的實質,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心理學上,換位思考是共情能力強,有同理心的表現,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換位思考,就是時時刻刻關注他人的感受,以關照自己的態度關照別人。
3
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問題才會小,煩惱會更少。
人與人之間難免出現誤解,哪有那麼多的感同身受,但我們能努力做到換位思考,就能減少不必要的矛盾。
有人說:
「如果我們只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那麼我們永遠不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假如我們能換一個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場上去思考問題,結果一定大不一樣。
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能夠實現更有效的溝通,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從對方的角度看待和思考問題,往往能夠更加直接和有效地解決問題。
以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不輕易評價他人,將心比心,是對感情最好的態度。
拿破崙·希爾說:
「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很多事情,並不是你「自以為」的樣子,要懂得換位思考,以對方的角度看問題,就不會局限於自己的思維,就會有新的理解,就會有新的做法。
無論和什麼人相處,都要首先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這樣才能將摩擦減少,才能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換位思考,會讓大事化小,沒有煩惱。
4
換位思考,將心此心,是兩人相處舒服、久處不厭的感情潤滑。
換位思考,能減少矛盾,將心比心,能換來真情。
作為男人,不妨多關注一下愛人的情緒,給予一些理性而又不失溫情的關心,幫對方一起處理生活的瑣事,多一點換位思考,少一些理所當然。
作為女人,不妨學會將心比心,感受對方的難處,理解對方的艱辛,體諒對方的不易,多表達關心、出謀劃策,少一些牢騷與指責。
學會換位思考,是相處愉悅的捷徑,也是感情美滿必不可少的基石。
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莫非兩個字:舒服。
跟誰在一起舒服,才想多多交往;如果一個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朋友一定越來越少。
《論語》裡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管和誰在一起,都要懂得換位思考,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感情才能得以長久。
生活中,沒有誰比誰更舒坦,每個人都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與其相互埋怨,不如多一點疼愛、寬容、讚美和信任,給對方多一點包容和理解,這樣心與心才能更貼近,情與情也會更加濃厚。
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唯有懂得將心比心地相處,才能讓情誼更加牢固,唯有懂得換位思考,才能讓彼此的相處更加美好。
唯有懂得,體諒別人的難處,感受別人的苦處,才能懂得包容他人,才能更好地融洽相處。
5
人心都是相互的,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感情才會好,相處才會長久。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人心,永遠都是相互的,你敬別人一尺,他人還你一仗。你對別人苛責,他人必還你臉色。你為別人著想,別人才會替你考慮。你為別人考慮,別人也會替你著想,你對別人掏心,別人才會對你真心。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
「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別人愛我們。」
每份感情,都是相互的,每個身處感情中的人,都希望的得到對方的支持與認可。
能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人,更在意他人的感受,所以會用積極的態度主動向對方表情達意。因為他相信只有待人以誠,才能換得對方的真心誠意。
即使換不來對方同等的回應,哪怕是沒有回應,他也會在問心無愧心安理得中獲得一份灑脫與超然。也就是說,當你向他人「輸出」真誠時,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也獲得了內在的成長。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生命,是一種回聲,唯有懂得「換位做事、換位做人、換位思考」,才能換得真心。
為人處世,懂得換位思考,人緣才能越來越好;
而與人相處,學會將心比心,感情才會越來越深。
無論何時何地,懂得換位思考,就會多一份美好;懂得將心比心,就會多一份真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