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清北2019自招各省名額!北京僅排12?

2020-12-17 中學教師談教育

馬上高考了,很多高三學子也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上次寫了一篇文章,講述了清華大學在各地的招生名額,由於本地保護政策的存在,各地大學都會對本省作出招生傾斜。清北北大在北京各招300人左右,也已經算做得不錯了,但依然引起了網友的憤怒,今天小編就呈上2019清華北大在全國各省的自招招生名額,北京僅排12名,各位網友是不是一下子就輕鬆了呢?

很公平

實話實話,清華北大每年總共大概招收7000人左右,招的600多北京本地生大概佔十分之一,北京學生考清北的難度確實比其他各省低了很多,因為北京總共6萬考生有600人能考上,大概佔百分之一,而很多高考大省幾十萬考生,才上兩三百人,可以說是千裡挑一,甚至萬裡挑一的水平。

清華大學

但相比復旦上交對上海的傾斜,浙大對浙江的傾斜,山川吉對本省的區別,清華北大已經算很夠意思了,畢竟這是中央撥款的學校,應該是全國人的大學,應該招收最優秀的學生!

北京大學

但是自主招生大家都知道,可以降分錄取,一定要非常優秀的學生才能進入清華北大的法眼,這樣來看,全國各省都公平競爭了,那麼在自主招生方面,哪些省份比想像厲害,哪些省份又是水分巨大呢,相信從表格數據還是能說明一些問題,好了,話不多說,直接上數據:

清北自主招生各省名額

從數據發現,清華北大自主招生人數前十的省份分別為湖南、浙江、四川、湖北、河北、江蘇、陝西、山東、廣東、重慶。各位朋友可能已經發現了,北京這次並沒有得到優惠,即使以教學質量高著稱的北京排到了全國第12位。而湖南、浙江、湖北、河北傳統高考強省進入前五沒有任何疑問,但我們也發現,四川也進入了第三,因為大家吐槽四川考最簡單三卷佔了便宜,覺得四川是很落後的西部省份,其實也是高考大省,教育質量並不低。反而大家覺得很牛逼的江蘇、山東、河南、廣東排名靠後,在統一的自製招生標準下,我想這也很能反映一個省的水平高低了!再來分析清華北大在各省每個中學的錄取人數,看看哪些才是真正的超級中學吧!

北京大學在各學校錄取人數
清華大學在各學校錄取人數

從這份表格我們發現,真正每個省份也就只有三五所超級高中能夠貢獻人數,其中表現比較突出的有人大附中、衡水中學、杭州二中、華師附一中、深圳中學、成都七中、禮雅中學、長郡中學。這些都是教學水平非常高的高中,一度在國內排行榜上前十的高中,不僅學生素質高,而且師資力量非常強大,人大附中自然不必多說,前段時間深圳中學的招聘要求和待遇相信也驚呆了各位網友。幾乎清一色的北大清華畢業生進入超級中學,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中國教育的希望!

自主招生

總結:總體而言,清華北大自主招生相對比較公平,為了自身的發展,也會在全國各地優中選優,每個省的人數也大概反應了各省的教育水平,希望那些吐槽高考名額對自己省份不公平的考生,能夠看清現實,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許你很努力,但是外面的人說不定比你更努力,因為大家都希望用知識來改變命運。借用一位老師的調侃:對於沒有家庭背景的孩子,讀書是你們逆襲的唯一機會,主要學不死,就往死裡學!

自主招生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兒了,對於清華北大的自主招生名額,你覺得分布合理公平嗎?留言區見!

相關焦點

  • 別再給考清北的學生製造焦慮了
    從招生名額上說,2019年自招和領軍博雅共錄取2098人,今年強基計劃招生計劃數有1300+人,剩下的800人應該一部分在破格入圍強基計劃的考生當中,另一部分在高考統招裡。年均位列清北投檔線前10,其中海南是因為高考總分為900分,雲南、浙江在2019年時投檔線就已經超過了700分。
  • 清北在北京招生人數增至800人,河南考生很受傷,紛紛表示不公平
    既然是全國最好的兩所大學,那麼招生標準肯定很嚴格,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考進的,大概每年的各省前一兩百名才有機會進入這兩所高校,超低的入學率也讓大部分考生都望而卻步,遠不可及。但是能考上清華北大,那真的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清北增加在京招生人數,總數達到800人,河南考生只有羨慕的份!清北在北京招生人數增至800人,河南考生很受傷,紛紛表示不公平。
  • 成績一般,又想自招上清北?清華學霸推薦你學信息學競賽!
    為此,近日,內參君特邀愛培優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宣潤老師分享信息學競賽知識和經驗,幫助廣大同學及家長打破認知藩籬,通過信息學競賽自招進清北。省隊名額分為ABCD四個類別。A類名額一共5個,將分配給省選中成績的頭幾名,A類名額在國賽中比B類名額有一定的優先權(若國賽分數相同,排名時A類排在B類前面)。
  • 首年強基計劃,清北各省錄取榜,進入名校的「備選券」
    ,同時強基計劃的入圍分數線也是依比例劃定,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遵從一定入圍比例(一般為1:3/1:4/1:5),再確定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劃定相似,各省入圍考生中最末位的考生分數即為該省強基入圍分線。
  • 2018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各省排行及全國百強高中排名
    ③比例那一欄,由清北復交總計人次除以高考人數所得,因為高考人數單位是百人,所以所得比例已放大100倍,避免數字太小。比如貴州省的清北復交人次佔高考人數真實比例為1.05%的百分之一,即近乎萬分之一,以「萬裡挑一」來形容毫不為過。④比例那一欄後面括號的數字為清北復交初審通過人次在各省的比例排名。
  • 2020清北強基計劃各省招生名額排行
    2020清北強基計劃各省招生名額排行
  • 高考中的不公平因素:各省難度不同,自招和點招存暗箱操作空間
    高考是我國最重要的考試和人才選拔制度,總體來說,中國的高考是非常公平、公正且高效的。但各省錄取大學錄取人數卻存在著非常大的偏差。其中山東、河南、江蘇的高考是地獄級的難度,而北京、上海、天津的高考難度較低。以清華大學在各省招生人數為例,2017 年計劃在北京招 296 人,而同期河南省招生人數為198人。關鍵的信息是當年北京有考生6萬多人,河南有100多萬人。如果進行一下數學換算北京每萬名高考報名學生,有 47 人入讀清華。
  • 上海市12所特色普高:注重辦學特色,享有自招名額!
    2020年上海市共有250所高中參與中考招生,其中市重56所,市重分校14所,特色普高12所,區重75所,普高93所。自招作為優質生源重要升學通道,除了市重高中外,12所特色高中同樣有自主招生權,享自招名額。
  • 高考狀元去清北只是當墊底!!!?|一文看懂清北的招生策略
    從娃出生到娃上幼兒園,我對他的期待從「以後上清北」變成了「成績夠念個本科也行啊」,不知他上小學,這要求會不會變成「完成作業就行啊「。看了這篇「清北招生指南」,我徹底放心了,我的孩子是不是那個「改變世界的人」,早就註定了啊。
  • 近3年清北各省市理科錄取分數線分析
    因高考人數增加、題目難度整體降低、新高考改革推進實施等因素,今年多數省市一批分數線相較2019年相比有所提升,清北分數線亦是如此,但基本上和2018年相比變化不大。今年剛剛進行新高考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分類別參考過多,此處不進行細緻分。除海南之外,整體上看分數較去年也是有所提升的。(全國3卷與北大相差無幾)700分上不了清北已不是傳說近三年,每年有多少個省市清北分數線均過700分?
  • 名額減少、優惠分值縮水……
    2019年,全國有90所高校可開展自主招生,目前已有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10所在京高校公布自招簡章。 變化1:自招名額銳減 早在去年年底,教育部就發文要求,高校要在上一年錄取人數基礎上適度壓縮自主招生名額。
  • 煙臺四中北大班培養清北優尖生成為新常態
    四中北大班,4年來優尖生的培養,為大學輸送了優質生源,也獲得了回報:今年四中獲得了北大橄欖枝――「北京大學2020年優秀中學生暑期學堂」四個名額,該名額的準入門檻是2021年高考的中學生且綜合素質優秀,學科特長突出,這為下一屆優秀學生進軍清北「強基計劃」打下了的良好基礎,提供了堅實助力。
  • 物理各省名額確定,廣東總名額在國內倒數第一
    今天,2020年中學生物理聯賽,各省冬令營(國賽)名額確定通過表中看出,湖南和浙江各有41人和36人,位居前2位,這跟獎勵規則有關,河北和上海則同以20個名額緊隨其後。因為2018年,廣東物理'競賽還很輝煌,物理競賽中國國家隊5人名單,有2人來自廣東其中楊天驊也出現在今年深圳中學32名清北錄取學生名單中。
  • 1991年高考各省排名!清華名額分配真實原因!
    在之前的文章中,中學教師曾討論了考取清華大學的難度,因為有本地保護政策,除了北京名額稍微多一點之外,每個省名額很少。即使這樣,每個省分配的名額都還是差距較大,那清華大學的這個名額分配究竟是怎麼確定的呢?
  • 2019年各省個人所得稅收入,浙江排省份第二名
    2019年各省個人所得稅收入,浙江排省份第二名廣東2019年個人所得稅排全國第一名,接下來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蘇、福建、山東等省。值得注意的是浙江,gdp比江蘇和山東低,但個稅卻比它們多,可見其經濟質量非常紮實的。
  • 清北強基計劃招生人數公布,海南最少僅9人,這省卻超100人
    清華北大強基計劃在河南錄取總人數為44人,其中理科36人,文科8人,清華32人,北大12人。這與河南1071萬高考人數相比,給的招生名額明顯太少,而且河南在今年高考中,高分突出,但是上清華北大的人數與其他省份相比,也偏低。與河南同病相連的是河北省,清華北大強基計劃在河北的招生總人數更少,為38人,其中理科30人,文科8人,清華20人,北大20人(含2名醫學生)。
  • 清北畢業生子女憑什麼上不了清北?
    據統計,2019年,北大本科生留京率已經從2013年的71.79%跌到16.07%,而清華本科生的留京率從30.7%跌到了18.2%。關於清北本科生為何「逃離北京」,相關的討論已經很多了,我們今天只談一個具體問題,清北(乃至全國所有名校)畢業生,為何在北京面臨普遍的教育焦慮。
  • 高考去不了清華北大,還有清北夢怎麼辦?看保研去清北最多的大學
    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可以說是所有國內高考學子夢寐以求的學府,但是每個省基本也就前幾十名有資格去清北,每年1000萬考生,卻只有幾千人錄取,錄取比例不到千分之一。但是本科去不了清北,在研究生階段依然可以努力,爭取到保研或者考研去清北的機會。
  • 不是八校勝八校,自招填報不錯過!
    先看含金量最高的北清復交自招人數(初審):清北復交初審錄取10人,僅次於四校,整個上海排第5。年各方面的成績耀眼十分,各類榜單上常常能見到它的身影:2019屆奉賢學子清北錄取情況:再看復交綜評的錄取人數: